![]()
融媒體中心記者:衛綱龍丹 攝影報道
![]()
資料圖片
11月5日,桂北的大將鎮層林盡染,廣西農科院產業扶貧示范基地融安金桔實驗站內,沉甸甸的金黃果實掛滿枝頭。我們對話融安縣金桔研究所農藝師廖向明,探尋這顆“黃金果”從品種迭代到全產業鏈產值逼近百億的背后,科研力量如何破解產業難題、鋪就富民之路。
實驗室扎根田間破解產業痛點
“從滑皮金桔到脆蜜金柑,每一次品種升級都離不開科研攻堅。”廖向明手持脆蜜金柑樣本介紹,作為融安金桔的王牌品種,脆蜜金柑近年面臨果面油胞凸現的行業難題,直接影響果品口感和商品價值。針對果農反映強烈的這一痛點,今年融安縣農業農村局金桔研究所與華中農業大學張飛教授團隊和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陳傳武團隊開展技術協作,采用三種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單劑與復配保果試驗,系統分析不同處理對果面油胞的影響機理。
![]()
11月5日,在廣西農科院產業扶貧示范基地融安金桔實驗站,廖向明正在觀察金桔果面油泡的對照實驗生長情況。(衛綱 攝)
“我們把實驗室搬到果園,全年開展10多項田間試驗,涵蓋施肥配方、保花保果、病蟲害防控等全流程。”廖向明透露,通過深入果園觀察記錄,篩選最優技術方案,不僅有望攻克油胞難題,更使脆蜜金柑產量實現倍增。這種“產學研+田間試驗”的模式,讓科研數據真正轉化為種植實效——目前全縣23.1萬畝金桔種植基地中,80%以上采用了科研優化的標準化管護技術,2025年預計總產量達28.7萬噸。
技術賦能全鏈條激活產業動能
在實驗站旁的示范園里,數十名種植戶正觀摩“三避技術”應用效果。“通過避雨、避寒、避曬的覆膜技術,不僅能抵御桂北寒潮,還能提升果實甜度和品相。”技術骨干現場演示的水肥管理方案,正是科研團隊針對融安山地氣候量身定制的成果。
![]()
資料圖片
為推動技術落地,融安縣構建“專家講堂+田間課堂+示范觀摩”三維賦能體系。今年8月,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深入種植園開展現場指導,40余名企業代表與技術人員通過“移動課堂”掌握前沿技術;全縣培養的200余名技術骨干,常年穿梭于田間地頭,將病蟲害防治、科學施肥等關鍵技術送到農戶手中。“新技術讓我種植的500棵脆蜜金柑年增收超10萬元,產品還通過電商賣到了遼寧!”大將鎮才妙村種植戶羅春融的心聲,正是融安縣10萬余名從業者的共同寫照。
品牌升級拓市場百億產業富民
科研賦能下,融安金桔實現從“好果子”到“好品牌”的跨越。2025年,融安金桔品牌價值攀升至65.2億元,較上年增長6億元,躍居地理標志品牌價值百強榜第53位,成為廣西提升幅度最大的區域品牌。依托粵桂協作平臺,7396萬元合作資金推動產業升級,研發出金桔餅、果汁、茶等20余種深加工產品,年銷售額超2億元。
![]()
11月5日,在廣西農科院產業扶貧示范基地融安金桔實驗站,廖向明正在觀察金桔果面油泡的對照實驗生長情況。(衛綱 攝)
產業鏈的延伸讓“黃金果”成為脫貧致富的“金鑰匙”。2024年全縣新增金桔產業經營主體200余家,桔百財等合作社通過標準化分選包裝,單季產值突破20萬元;廣西融安螞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成功開拓海外市場,2024-2025年度出口量達98.45噸,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出口額預計增長5倍以上。值得關注的是,11月8日,融安金桔將連續第三年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在珠海舉辦推介會,通過無人機天幕秀、主題市集等創新形式,進一步拓展高端消費市場。
從實驗室的對照數據到田間地頭的豐收碩果,從品種迭代到全產業鏈升級,融安金桔以“半畝金桔助脫貧、一畝金桔奔小康、萬畝金桔促富裕”的生動實踐,成為全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廖向明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深化與高校合作,攻克更多技術瓶頸,讓這顆‘甜蜜果實’持續書寫富民答卷。”
★本條微信為“融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署名!
值班總編:滕以洪值班校對:尹 丹
責任編輯:李朝杏責任校對:潘 毅
責任監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領獎、咨詢
聯系電話: 6960029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