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畔稻浪翻滾,湘南油茶碧染層巒,十八洞村游人如織,羅霄山間黃桃垂枝……金秋時節,三湘大地遍野豐饒,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東有羅霄山,西連武陵山,湖南曾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如今的湖南山河錦繡、煥然一新,在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從昔日精準“輸血”助力脫貧攻堅,到如今系統“造血”服務鄉村振興,農業銀行湖南分行引金融“活水”澆灌三湘沃野,助力廣大鄉村勃發新的生機。
產業振興結碩果
夏末秋初,羅霄山深處。山上,果農何日順穿梭林間,摘果裝筐,分批送至黃桃加工廠;山下,游客歡聚節會,品桃蹦迪,笑聲在空中回蕩。
炎陵縣素有“優質黃桃之鄉”之稱。作為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該縣于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然而,炎陵地處山區,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單一,返貧風險依然存在。
“很多人對產業發展缺乏信心,不少年輕人動了外出打工的念頭。”回憶往昔,何日順頗為感慨。
2018年,在外打工的何日順選擇返鄉創業,種植黃桃。由于缺乏經驗,桃苗成活率較低,他一度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危機。恰逢農業銀行湖南株洲分行把“惠農大講堂”搬進桃林,邀請專家講授種植技術、宣傳金融惠農政策。他嘗試申請并成功獲批30萬元“黃桃貸”。
在何日順的悉心經營下,小小桃園發展成了集種植、觀光于一體的現代化果園。他還抓住電商直播風口,把手機變成了“新農具”,把物流車當成了“直通車”,吸引了一大批顧客。
生意越做越大,何日順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和種桃專家。在他的帶動下,村里很多人陸續種起了黃桃,農行為村里13戶脫貧戶發放“黃桃貸”共280萬元。如今,村里黃桃畝均收入超過1.5萬元。
五年來,在農業銀行3.8億元“黃桃貸”的支持下,炎陵縣形成了規模超35億元的黃桃產業鏈,冷鏈、民宿、電商等新業態也隨之發展起來。
產業興旺,才能持續增收。湖南積極打造糧食、蔬菜、油料、柑橘、竹木等優勢特色千億產業,規劃形成12個核心產區產業集群。
不單是黃桃,從衡陽油茶到安化黑茶,從湘潭湘蓮到龍山黃精,在脫貧地區,湖南分行對地方產業進行精準“畫像”,運用“一縣一品”信貸矩陣,將零散產業串聯成完整的產業鏈。“黃桃貸”“油茶貸”“黑茶貸”“湘蓮貸”“中藥材貸”……438億元特色產業貸款,如同一條條無形的線,將“小而散”的農業產業匯聚成鏈,帶動脫貧群眾有活干、有錢賺。
鄉村業態日日新
“這是保靖黃金茶,湯色清亮、口感鮮爽,有需要的朋友們抓緊時間上車了……”在湘西保靖夯吉村“呂洞山青年創客之家”,“80后”主播龍愛正在熱情地向網友推介“土特產”。
今年是龍愛返鄉創業做“三農”主播的第4個年頭,龍愛的家鄉夯吉村是保靖黃金茶的主產區之一,早在2016年就已整村脫貧。但一次回鄉探親時,他親眼見到滿山好茶因銷路不暢被低價拋售后,毅然決定創建團隊投身直播,幫助鄉親銷售“土特產”,為家鄉好茶闖出一條新路。
去年春茶上市前,龍愛急需資金擴建倉儲中心,想向銀行借款,卻苦于沒有抵押物。農業銀行湖南保靖支行依托“流水e貸”模型,快速獲取其各大電商平臺的流水賬目,提供授信340萬元,支持他擴建場地、引入分揀線。
隨著新場地與設備的投入使用,龍愛團隊的日均發件量從800單增至4000單,帶動周邊100個村莊、3000戶茶農實現訂單化生產,戶均年增收近2萬元。
“系統抓取電商流水,三分鐘授信,一秒鐘到賬。”湖南保靖支行相關負責人說,“龍愛是脫貧地區發展新業態的一個代表。通過技術手段,像龍愛這樣輕資產的經營主體,也能獲得與重資產企業相同的貸款支持。”
40多公里之外,花垣縣十八洞村,文旅新業態正在拔節生長。
品嘗苗家酸魚、體驗苗族刺繡、觀看舞龍舞獅表演……國慶假期,十八洞村內的吊腳樓間,游人絡繹不絕。
“讓游客‘更深入地游’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當地一家文化旅游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新上了研學業務,讓學生吃、住、學都在十八洞村。”
為了與旅游項目同步升級,十八洞村配套設施不斷完善。
2024年底,十八洞村被評為世界“最佳旅游鄉村”。為了幫村里接住流量,農業銀行湖南花垣支行向該企業新增1億元貸款,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資金支持,旅游大通道、游客中心、精準扶貧展覽館等設施陸續建成。與此同時,花垣支行還向村里60多戶脫貧戶發放“鄉村旅游貸”,幫助他們吃上“旅游飯”。
綠水青山帶笑顏
每年春天,在張家界慈利縣零溪鎮,林業站負責人都會帶著村民在坡地上種樹。2018年慈利縣整體脫貧前,這里有不少被砍伐后的山坡,現在正陸續栽下杉木、黃山欒樹和各類珍稀樹種。
“以往砍伐一棵樹售價不到200元,如今種植一棵樹,說不定能帶來上千元的收益。”林業站負責人邊揮鋤邊補充,“不只樹本身有價值,林子‘呼吸’的碳匯,也能賺錢。”
2023年10月,農業銀行湖南分行審批通過湖南首筆國儲林項目貸款,慈利縣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獲4.5億元融資。據悉,該貸款期限30年,項目一期造林15萬畝,20年后,蓄積量將達300萬立方米,碳匯收益預計2億元,將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金融“活水”滋養綠色發展,從張家界的群山一路向南,流淌至衡陽的丘陵。
在衡南縣,當地農行創新推出“油茶貸”,將貸款周期與油茶生長周期匹配,并給予利率優惠,鼓勵農民大力發展油茶產業。
油茶樹不僅是經濟林,更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在湖南分行50萬元“油茶貸”支持下,衡南縣朝陽村的村民老羅成功流轉了1000畝荒山,通過“公司+農戶”模式,帶動周邊近100戶村民參與種植,預計每畝可增收近300元。
“現在山綠了,空氣好了,油茶也快進入盛果期。”老羅指著漫山油茶說,“十年后,這里既是綠色油庫,也是綠色銀行。”
從國儲林到油茶林,山還是那座山,但變成了“金山銀山”。
截至今年8月末,農業銀行湖南分行農戶貸款余額733億元,覆蓋全省54.5萬戶農戶。
來源:農業銀行湖南分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