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泉州。
一對焦慮的父母,在網上為14歲的兒子小武,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家名為“四維成長基地”的機構。
創始人向明勝,自稱資深心理咨詢師,打著“拯救問題少年”的旗號,向無數陷入絕望的家庭兜售“希望”。
小武的父母,或許和屏幕前的你一樣,曾對孩子沉迷網絡、厭學叛逆感到無能為力。在無數次爭吵和眼淚后,他們選擇相信“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期盼著孩子能“脫胎換骨”。
于是,他們親手將小武送進了“四維成長基地”。
他們簽下協議,付了高昂的費用,滿心期待。他們以為送孩子去的是“成長營”,是“矯正機構”。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遞出的,是一張通往地獄的單程票。
門關上的那一刻,希望徹底變成了噩夢。
在接下來的28天里,小武遭遇的是毆打、罰跪、關小黑屋。所謂的“矯正”,是赤裸裸的暴力;所謂的“教育”,是慘無人道的虐待。
![]()
28天后,父母等來的不是一個“變好”的兒子,而是一個左髖部重傷二級、身心布滿傷痕的孩子。
2024年,向明勝及其三名教官被刑拘。2025年9月,真相在法庭上被徹底揭開。所謂的“正規社會組織”,不過是一個以暴力體罰為核心的非法牢籠。
但,然后呢?
法律會懲罰施暴者,可小武身體和心靈的創傷由誰彌補?而那個更尖銳的問題,我們始終無法回避:親手將孩子推入火坑的,難道不正是最愛他的父母嗎?
指責父母,是容易的。 我們可以輕易地說他們“無知”、“愚蠢”、“不負責任”。但冷靜下來,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更殘酷的現實:他們,或許曾是世界上最希望小武好起來的人。
他們的初衷,是愛,是擔憂,是害怕孩子“走錯路”的極致焦慮。
他們錯了嗎?當然錯了,錯得離譜,錯得代價慘重。他們錯在病急亂投醫,錯在將復雜的教育問題,幻想能用“暴力速成班”來解決。
但把他們逼到這一步的,僅僅是他們自己嗎?
不,還有這個鼓吹“雞娃”、制造教育焦慮的時代。是那些利用家長焦慮,精心編織謊言的“向明勝”們。是整個社會對“問題少年”簡單粗暴的標簽化,以及正規心理支持渠道的缺失。
這起悲劇,沒有唯一的罪人,卻是一場結構性的合謀。 是父母的焦慮、騙子的貪婪、監管的缺位,共同將小武推向了那個小黑屋。
小武的父親在法庭上顫抖的背影,是對我們所有人的一記拷問。
今天,我們轉發、討論這個案件,目的不應止于譴責。更是要提醒每一個家庭:
1. 警惕“愛”的異化。 當我們說出“都是為你好”時,是否只是為了控制孩子,滿足自己的期待?
2. 識破“速成”的騙局。 教育是春風化雨,任何承諾“藥到病除”的機構,都值得用最大的懷疑去審視。
3. 成為孩子的盟友,而非敵人。 當孩子出現“問題”,第一反應應是“他需要幫助”,而非“他需要被修理”。
愿小武的悲劇,能換來更多家長的覺醒。別讓最深的愛,因最錯的方式,成為兩代人之間最痛的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