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騰訊改版,鄰居說論壇在原菜單處點擊掃碼即可進入!
“師傅,麻煩往通州區臺湖鎮開,越快越好!”一名神情局促的年輕男子背著雙肩包匆匆坐上網約車,語氣中透著急切。近日,網約車司機張師傅接到一單生意。車輛剛駛出不遠,反詐中心的緊急預警電話就過來了:“您車上的乘客可能正遭遇電信詐騙,務必設法拖延,途中如路過派出所請及時報警!”
張師傅心頭一緊,他用余光瞥見,后座的年輕人正緊盯著手機不停點頭,嘴里反復念叨著“馬上到”。情況危急,張師傅迅速做出判斷:他悄悄放慢車速,借著路口等紅燈的間隙,壓低聲音撥通了小武基派出所的報警電話,簡潔明了地說明情況。
![]()
![]()
民警找到網約車,拔腿去追車上乘客。
當車輛行駛至派出所附近時,乘客察覺異樣,匆忙推開車門想要逃離。早已接到預警等候在此的民警王澤波及同事見狀,立即快步追上前,成功將其攔回并帶回派出所進一步了解情況。
經了解,乘客小李的背包內裝有2.5萬元現金及剛買的40克黃金,總價值達6.5萬元。這筆錢,是他輾轉兩家銀行網點取現,并湊上全部積蓄所得。面對民警的詢問,小李情緒激動地辯解:“這是平臺認證需要,你們不懂,將來是可以退還的。”
![]()
事主被帶回派出所
原來,小李此前下載了一款境外理財APP,初期投入幾筆小額資金時,均順利獲得“盈利返還”。可當他投入5000元后,卻發現款項無法取出。此時,App客服以“需繳納加碼擔保金、完成平臺認證即可全額返還本金及收益”為由,誘導他取現購金,準備送至指定地點——這正是電信詐騙的升級套路。
“這些都是你辛辛苦苦攢下的錢,一旦交給對方,就再也拿不回來了!”民警耐心勸導,可小李仍執迷不悟,稱自己已經損失了不少錢,“承受不起。”“你承受不起,還要繼續給騙子送錢,這不是越陷越深嗎?”王澤波的反問,讓小李陷入沉默。
為了徹底喚醒小李,王澤波調出手機中存檔的多起同類詐騙案例,逐一為他分析:“騙子之所以要黃金,是因為黃金易變現、難追查;選擇臺湖鎮交易,就是看中那里交通便利,方便他們得手后快速逃竄。”他拿起小李的黃金首飾盒,鄭重問道:“這40克黃金,是你多少個日夜的辛苦所得?就這么輕易送給騙子,你甘心嗎?”
經過長達3個小時的耐心勸導和“反洗腦”,小李的態度逐漸轉變:從最初的抗拒抵觸,到慢慢抬頭傾聽,再到主動詢問案例細節。最終,他幡然醒悟:“他們說我只要認證成功,這次能連本帶利拿回來……我現在覺得我被騙了。”
考慮到詐騙分子慣用“回馬槍”,受害人剛清醒時心理防線仍較脆弱,為確保財物安全,王澤波主動聯系小李的家屬,邀請其前來協助保管黃金和現金。最終,6.5萬元財產成功保住。
事后,小李握著民警和張師傅的手再三致謝,坦言這次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電信詐騙的隱蔽性和危害性。警方也借此提醒廣大市民:切勿輕信陌生App上的“高收益盈利承諾”,一旦遇到要求轉賬、兌換貴重物品等可疑情況,務必提高警惕,及時與家人溝通或直接向警方求助,牢牢守護好“錢袋子”。
網約車司機張師傅的果斷處置,為全民反詐提供了范例。警方呼吁,希望更多市民能加入到反詐行列,爭當反詐“哨兵”,共同構筑起防范電信詐騙的堅固防線。
看看鄰居們都在團什么?
■說明:本文由遠洋 生活家 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 社區公眾號:遠洋生活家
======== 鄰居們的朋友圈!========
遠洋山水、沁山水、74號院、魯谷村、永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