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5日,由中國電影美術學會學術支持,廣州市電影家協會、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青年影視創作人才基地主辦,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珠江電影學院和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的“灣影青年影視人才培訓計劃——電影大師進校園”分別在暨南大學和廣州大學進行。本次活動邀請到了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藝創中心一級美術師、導演、編劇,中國電影美術學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宋軍,開展了主題為“影視創作與AIGC融合的實踐探索”的講座活動,宋軍為師生帶來了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與影視創作深度融合的前沿分享。
![]()
宋軍是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第8屆夏衍杯“優秀創意劇本”的獲得者,曾擔任《解放·終局營救》《大宋宮詞》等知名作品美術指導。他以”理論+案例“的方式,結合個人多年創作經驗,深入剖析了AIGC技術在影視創作領域的落地實踐。AIGC不再是單純的“技術輔助工具”,而是藝術家不可或缺的“創意協作伙伴”。
![]()
宋軍還展示了許多AIGC生成的視頻案例,只需輸入簡單關鍵詞或手繪草圖,就能在短短幾分鐘內輸出精美的畫面和數十種創意方案。這使美術師與導演能夠從繁瑣的初步構思中解放出來,專注于對核心故事脈絡的打磨與升華。
![]()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中國電影美術學會秘書長黃非。活動中,黃非不僅分享了自己運用AIGC創作的短片,還詳細拆解了作品的構思邏輯與完整創作流程。她提到,影視創作的核心本質始終一致,AIGC創作也不例外,首先要明確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再選擇適配的表達形式。而AI工具的出現,為同學們提供了更高效的創作助力,能幫助大家更精準地實現創意表達。
![]()
在課堂討論中,有同學指出當前AIGC生成畫面存在細節不夠完美、難以還原復雜光線效果等問題,并詢問老師如何看待這類技術局限。對此,宋軍解答道,目前AIGC確實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尚不能完全替代傳統CG生成。現階段,AIGC更多被應用于畫面精細度要求較低的影視制作環節,以輔助提升效率。
![]()
隨著討論深入,有同學結合未來就業方向提出疑問:在AI盛行的時代,影視相關專業學生應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宋軍也給出了一定的方向指導,他表示,影視行業的提升空間依然巨大,AIGC無法完全替代人類的核心作用。他強調,同學們首先要夯實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既要主動學習和運用AIGC技術,更要充分發揮個人創意、積極參與創作實踐。他提到,要把電影作品做好、做到極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希望年輕人積極地探索更多可能,中國電影的未來值得期待。
![]()
“灣影青年影視人才培訓計劃”旨在通過以灣區影視?業的專業培訓、文化交流和項目為主要發展方向,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優勢,廣邀各優秀影視企業和行業專家助力大灣區培養優秀青年影視人才,孵化出一批灣區原創影視精品項目,共同講好灣區故事,全力推動粵港澳大區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