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獲悉,第二屆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NbC 2025)近日在寧波舉行,呈現了來自13個城市共40家畫廊和特別項目,吸引諸多專業觀眾與藝術愛好者。五天展期內,已有90%畫廊達成交易,彰顯出寧波向藝術樞紐轉型的潛力。
本屆畫廊周通過核心單元的四大展區,以及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策展板塊及特別呈現,將“新一代”這一敘述主題協同詮釋為一個有機整體,以國際對話與在地敘事、前沿探索與人文溫度的交織,構建面向未來的“新一代”城市藝術生態。
![]()
第二屆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NbC 2025)現場
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展會總監邵玲表示,“第二屆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從板塊上邀請到了更多元的機構,包括非營利性機構和國際性的藝術家和畫廊,而且增加了不少國內外大師的作品,既有來自十八、十九世紀的原作油畫,也有來自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的潮流藝術作品。”
據介紹,畫廊周貴賓中心“經典與傳承——跨時空的藝術對話”典藏展呈現巴比松畫派與藝術家胡振宇融匯弗蘭德斯精髓的東方回響;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推出“多維視域”聯展,以Kitti Narod、武藝、孫宇的多元媒介作品,展開對身份與記憶的當代思辨。
![]()
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呈現的泰奧多爾·盧梭 The?odore Rousseau《林間空地的牛群》 圖片由如藝術中心提供
‘核心單元’以主畫廊、個人/雙個人項目、影像、非盈利藝術小組與項目四大展區為支柱,嘗試塑造學術深度與市場動態相互滋養、交融并進的藝術價值鏈條。其中,主畫廊展區薈萃一眾國內外一線畫廊(ART FOCUS、伯年藝術空間、丞言藝術空間、反空間MiddleSpace、翡翠畫廊攜成熟度與先鋒性并重的藝術家力作集體亮相,展品媒介涵蓋繪畫、雕塑、裝置等多種形式。
![]()
第二屆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NbC 2025) 個人/雙個人項目展區現場
個人/雙個人項目展區摒棄浮光掠影式的作品羅列,以深度、凝練的策展視角匯聚E.SCAPE藝術空間、共同藝術中心、價值空間、樂雅藝術等,為十余位藝術家提供完整的表達空間,聚焦藝術家創作觀念的生發與演變。
![]()
第二屆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NbC 2025)影像展區現場
影像展區創造性地將地下停車場作為放映空間,以BAProject計劃單位、紅門畫廊、Lattitude畫廊、PETITREE、purple projects、善喜設計畫廊、藝森空間呈獻的動態影像為基點,通過錄像、實驗電影與算法動畫等多元形式,深入探討時間媒介在當代語境下的多樣形態,實現敘事重構與觀念表達。
![]()
許江 《共生會否可能》,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公共策展單元”帶來四位藝術名家的經典之作,包括藝術家許江的大型雕塑《共生會否可能》、藝術家Gautier Deblonde《工作室系列》、保加利亞的藝術家Asssadour Markarov呈現《生靈》雕塑等。
![]()
“雕塑家的100把椅子”,圖片由價值空間提供
“設計與教育單元”也是本屆畫廊周的一大亮點:價值空間合作藝術家徐升呈現的“雕塑家的100把椅子”展覽、青松家居“丹麥設計的民主與溫度”展覽、高級時裝品牌LIU YUNG MING與寧波在地時裝屋WE.GO的聯合展位共同組成藝術&生活板塊,涉足藝術與設計、時尚的交界地帶。藝術&教育&公眾議題板塊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建筑學院和寧波協和學校分別討論了關于“可持續建筑”和“情緒控制與心理療愈”的話題,體現出畫廊周深切的人文關懷。
![]()
第二屆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NbC 2025)展覽現場
碧山工銷社&shed project&千萬間藝術中心等機構共同發起對本土美學的溯源,探索民族性與當代性的交融表達;由策展人謝天策劃的“寧波公交車站點”作為研究型游牧策展單元,圍繞“城市紐帶”的主題,創意性展出藝術家東四、劉超、王波的作品,重構了公共藝術與日常空間的聯結。
![]()
第二屆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NbC 2025)論壇現場
據悉,活動期間,主辦方還舉辦了多場主題論壇、藝術沙龍及工作坊,包括開幕論壇“甬岸新潮——價值重塑與‘新一代’城市藝術生態的構建”,主題論壇“當你面對‘寧波當代·國際畫廊周’時,你會想到什么”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