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作家出版社,發現更多文學好書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
你想象那里有桃花,那里就桃花灼灼。
一部《桃花塢》,鎖定中國二十世紀最風云激蕩的五十年。以一個江南知識青年的成長和命運選擇,展現了中國幾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
11月7日15:00,蘇州大學講席教授、蘇州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王堯攜新作《桃花塢》做客錢報讀書會,與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陳曉明,中國作協副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浙江大學教授翟業軍一起走進浙江大學“惟學文化大講堂”,共同分享新舊文化碰撞下,中國知識分子千年不變的家國情懷。
![]()
《桃花塢》是作家王堯繼《民謠》之后創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以現實主義的筆觸描摹二十世紀上半葉歷史巨變中蘇州桃花塢方家三代人的人生選擇與探索路徑,詳略有致地講述了幾個家庭在抗日烽火中的患難之交與情感連結,以蘇州桃花塢輻射出現代中國地域發展史。小說用大歷史和小細節,塑造出鮮活的桃花塢人物群像,更展現出中國人的精神探索,民族氣節、人生追求、生活狀態和價值堅守。
王堯表示,小說不僅是對桃花塢的傳承,更是對那段歷史的致敬。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塢和桃花源,都會種下一棵屬于自己的桃樹。桃花塢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精神寄托。
![]()
活動介紹
人人心中
都有一座桃花塢
——王堯、陳曉明、麥家:
走進浙大談《桃花塢》
![]()
《桃花塢》
王 堯 著
作家出版社
活動時間
2025年11月7日(周五)15:00
活動地點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
成均苑3幢融媒體演播廳
杭州市西湖區余杭塘路866號
主講人
王 堯
蘇州大學文學院講席教授
蘇州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
與談人
陳曉明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
中央文史館館員
麥 家
中國作協副主席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主持人
翟業軍
浙江大學教授
嘉賓介紹
![]()
王 堯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蘇州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曾獲魯迅文學獎、施耐庵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等,著有學術專著《紙上的知識分子》《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回響》《批評的操練》《在漢語中出生入死》等,長篇小說《民謠》《桃花塢》。
![]()
陳曉明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發表論文評論近四百篇,曾獲魯迅文學獎、華語傳媒文學大獎年度評論家獎、騰訊首屆文學大獎年度批評家獎、春風悅讀榜春風評論獎等,著有學術專著《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后現代性》《解構的蹤跡:歷史、話語與主體》《不死的純文學》《德里達的底線——解構的要義與新人文學的到來》《中國當代文學主潮》《守望剩余的文學性》等。
![]()
麥 家
中國作協副主席,曾獲茅盾文學獎、巴金文學獎、施耐庵文學獎、百花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等,著有小說《解密》《暗算》《風聲》《風語》《刀尖》《人生海海》《人間信》等。
![]()
翟業軍
浙江大學教授,兼任浙江省作家協會第十屆主席團委員、文學評論委員會主任,曾獲首屆雪峰文論獎、第十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等,著有《“文人”汪曾祺研究》等。
內容簡介
![]()
《桃花塢》是一部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精神成長史,也是一部以桃花塢為樣本的現代中國地域發展史。王堯用二十余萬字鄭重虛構了以方家三代人為代表的文化人,用大歷史和小細節,也用最基本的人之為人的日常與倫理賦予他們血肉,讓他們成為活生生的桃花塢人。他們扎根此地,在此長養,在此富足,也在此磨難,最終在此生離死別、星散天下。因為他們,民族氣節與人生追求得以呈現;因為他們,桃花塢之于蘇州,之于二十世紀上半葉艱辛苦難又不懈奮爭的中國,有了切實的關聯和意義。

作家出版社推薦

![]()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
《桃花塢》
王 堯 著
作家出版社
內容來源:錢江晚報

往期回顧,點擊關注
![]()
![]()
排版:鄧 寧
一審:劉豈凡
二審:劉 強
三審:顏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體矩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