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司法委員會上演的一出大戲。核心沖突是國民黨籍的召委甕曉玲與民進黨團干事長吳思瑤,就 “軍公教年金是否停砍” 的議事程序爆發(fā)激烈爭執(zhí)。
藍綠攻防
當天上午,擔任會議主席的國民黨籍召委甕曉玲打算推動議程。她提出,關于年金問題的大體討論在中午12點前結束,之后進入逐條討論。
![]()
然而,民進黨團的吳思瑤站出來反對。她要求延長大體討論的時間,理由是避免決策匆忙。雖然甕曉玲耐心解釋說已經(jīng)安排了四個階段的充分討論時間,但吳思瑤堅持己見,不肯退讓。在野黨方面認為,她這么做主要是為了拖延時間,最好能拖到第二天,等到輪流由民進黨籍的召委主持會議,從而掌握議程主導權。
到了下午會議繼續(xù),甕曉玲按照計劃宣布開始逐條討論,并規(guī)定每位“立委”發(fā)言時間為3分鐘。這時,吳思瑤再次上前糾纏,不僅舊事重提要求延長討論,還指責甕曉玲沒有遵守承諾,聲稱這種做法“太離譜”,沒有給“立委”充分的討論時間。
![]()
眼看吳思瑤不依不饒,國民黨團的羅智強看不下去了,直接來了個“神補刀”。他高聲諷刺吳思瑤是 “柯建銘附體”,批評她不講道理和邏輯,只是為了搗亂而搗亂。這個嘲諷很有背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島內(nèi)政壇常被對手批評為議事手段老練且富有爭議。
羅智強此前與柯建銘積怨頗深,今年6月,羅智強曾因柯建銘公開指稱“羅智強打電話給我”一事,正式委托律師對柯建銘提告并求償100萬元新臺幣,理由是對方公然造謠、蓄意誹謗。所以,羅智強這句“柯建銘附體”的諷刺,直接點明了吳思瑤在模仿其黨團總召的議事風格,效果拉滿。
![]()
統(tǒng)派召委強硬碾壓,吳思瑤黯然吃癟
面對吳思瑤的持續(xù)抗議,甕曉玲表現(xiàn)得非常沉著和強硬。她回應說,自己當召委就要有新氣象,要改掉過去的惡習。接著,甕曉玲直接動用表決權。由于藍白陣營在人數(shù)上占優(yōu)勢,最終以6比3的票數(shù)碾壓了民進黨,強行通過了按原計劃進行逐條討論的動議。
吳思瑤雖然不滿,繼續(xù)叫囂表決“不透明”,并要求甕曉玲道歉,但甕曉玲根本不予理會。在絕對的人數(shù)優(yōu)勢和程序規(guī)則面前,吳思瑤的拖延策略徹底失敗,可謂結結實實地“吃了癟”。
![]()
吳思瑤在賴清德上臺后,作為其心腹人馬擔任了民進黨團干事長,作風變得比前八年擔任“立委”時更為“囂張”。而甕曉玲是國民黨不分區(qū)“立委”,臺灣清華大學副教授,政治立場是一位統(tǒng)派。因此,面對被視為“臺獨”打手的吳思瑤,她的強硬態(tài)度也在意料之中。
吳思瑤所在的選區(qū)被分析是“藍大于綠”的結構,2028年如果藍營能整合出一組候選人參選,吳思瑤的連任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