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廣州迎來了一場特別的“紅棉”綻放。自今年10月起,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全市組織開展“新彩廣州全民志愿行動”之“紅棉老兵展志愿風采”系列活動。
目前,全市各區已開展活動共47場,1880名紅棉老兵志愿者參與,服務群眾約1.5萬人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7520小時,為即將到來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營造全民參與、熱情服務的濃厚氛圍。
專業救援力量守護城市安全
心肺復蘇、高空逃生……11月2日,花都區芙蓉度假區山頂,來自紅棉老兵飛翔應急救援隊的多名隊員忙碌而有序。他們為游客和居民提供心肺復蘇、高空逃生繩結等急救技能培訓,并開展懸崖傷員轉運等高難度專業演練。扎實的應急救援技巧和專業的急救知識科普,展現了退役軍人“硬核”的守護力量。
![]()
紅棉老兵飛翔應急救援隊開展急救技能培訓。
與此同時,南沙區紅棉應急救援分隊也在轄區同步開展應急救援科普行動,以“多點聯動、貼近民生”為目標,將專業服務送到市民“家門口”。隊伍在重點商圈、交通樞紐及社區廣場,針對不同場景特點制定科普內容,有效幫助居民掌握基礎應急知識。
從芙蓉山的懸崖救援演練到南沙商圈的急救課堂,紅棉老兵救援力量正以“硬核技能+暖心科普”雙線發力,織密城市安全防護網,守護市民生命健康。
醫療專家團隊送義診進社區
10月20日,由南方醫科大學社區紅棉老兵志愿服務隊派出的醫護團隊,在白云區開展暖心義診服務。這支“硬核”醫療隊涵蓋眼科、心內科、泌尿外科、肝膽外科、中醫非遺等科室,慕名而來的居民絡繹不絕。有人提前一個小時便來到現場排好隊等待就診。
![]()
南方醫科大學社區紅棉老兵志愿服務隊送義診進社區。
“雷醫生,我最近甲狀腺有點痛,請您幫我看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甲狀腺疝外科主任雷尚通,既是此次義診的專家,也是一名退役軍人。他一邊為居民進行觸診,一邊安排現場B超檢查,動作嫻熟而專注。
此次義診,南方醫科大學社區紅棉老兵志愿服務隊派出25名醫護人員。他們中有15人是退役軍人,包括7名正高級職稱和4名副高級職稱的醫療專家。平時一號難求的專家,此刻正耐心地為大家答疑解惑。
“看到這些老兵醫生,就覺得特別親切、特別放心!”一位前來就診的居民說道。
近期,紅棉老兵“一五七醫院”分隊跨區前往黃埔、從化等地,提供內科、中醫科、康復理療等8個科室的義診服務。退役軍醫憑借深厚專業知識和豐富臨床經驗,贏得市民群眾一致認可。
越秀區、天河區、增城區的紅棉老兵則通過上門走訪,為轄內行動不便、生活困難的退役軍人提供義診、義剪等暖心幫扶,用實際行動傳遞城市溫暖。
多彩文體活動展現精神風貌
近日,在荔灣區舉辦的“賡續軍魂·武動健康”活動現場,紅棉老兵與青少年同臺獻藝。國旗班展示、軍歌合唱、太極表演、花式跳繩等節目輪番登場。老少攜手倡導健康生活,以昂揚的精神風貌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助力添彩。
![]()
紅棉老兵與青少年合唱軍歌。
海珠區紅棉老兵開展“體育進社區”系列活動,在公園、體育場館、運動廣場等地推廣太極八段錦、趣味球類、健身踢毽、有氧慢跑等運動,推動全民健身與全運氛圍深度融合,讓“活力廣州”融入日常、化作經常。
![]()
海珠區紅棉老兵推廣太極八段錦。
番禺區紅棉老兵則與市民共同開啟巡河健步行,守護河湖生態,傳遞健康理念,用矯健身影和燦爛笑容,營造綠色迎全運的濃厚氛圍。
“看到河水一天天變清,岸邊的綠道越來越美,市民們也愿意加入我們,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番禺區紅棉老兵志愿服務隊隊長張玉堂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共建5個紅棉老兵驛站為賽事服務
“這里是粵劇博物館,您往右手邊穿過紅色拱橋一直走,就可以看到月亮橋了。”出巡期間,永慶坊紅棉老兵驛站的志愿者正在向問路的游客指引方向。
為了更好地服務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舉辦,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廣州賽區執委會志愿者部共建了5個紅棉老兵城市志愿服務站。
這些服務站作為賽事服務的重要支撐,集“賽事信息集散、城市形象展示、便民服務供給、退役軍人風采傳播”四大功能于一體,既是市民游客的“全運指南針”,也是退役軍人的“志愿先鋒崗”,通過標準化服務與特色化運營,為城市注入溫暖力量。
![]()
廣州黃花崗公園紅棉老兵驛站開展“志愿全運 微笑廣州”專項行動。
賽會期間,367名紅棉老兵志愿者將駐點5個紅棉老兵城市志愿服務站,為廣大市民游客、賽會嘉賓、運動員代表提供城市宣傳、景區微導覽、賽事咨詢、交通指引、平安治理等志愿服務。
“我們不僅要回答‘去哪里’,更要講好‘廣州故事’。”在永慶坊驛站服務的紅棉老兵湯錦彪說。
永慶坊驛站立足嶺南文化核心區定位,打造“文化地標+全運服務”特色模式,除基礎服務外,推出“全運知識+西關文化”導覽服務,串聯“賽事場館打卡路線”與“李小龍故居”“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騎樓街”等標志性文化地標,提供“老兵微導覽”服務。
![]()
廣州永慶坊紅棉老兵驛站協助旅客照顧小孩。
中共三大會址驛站緊扣紅色教育主題,開展“全運精神+黨史傳承”特色活動,通過老兵領學、青少年共讀等形式,將體育精神與中共三大歷史相結合開展宣傳。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黃花崗公園三個驛站聯合打造“紅色英烈+全運精神”主題服務帶,依托周邊紅色紀念場館,組織紅棉老兵志愿者在提供基礎服務的同時,開展英烈事跡宣講、國防教育科普等活動,形成獨具廣州特色的紅色志愿服務矩陣。這些驛站功能互補、特色鮮明,共同繪就了廣州志愿服務的溫暖畫卷。
當前,全市“紅棉老兵”志愿者們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退役軍人的責任與擔當,他們如同盛開在羊城的紅棉,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志愿服務舞臺上綻放別樣光彩,為城市增添溫暖與力量,為賽事的順利舉辦提供堅實保障。
數讀紅棉老兵助力十五運:
1.目前,廣州全市共有1700余支紅棉老兵志愿服務隊、共2.7萬余名退役軍人志愿者。
2.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共成立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城市志愿服務紅棉老兵隊伍87支。
3.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正在全市11個區開展 “紅棉驛站”老兵領航、“紅棉護航”老兵守衛、“紅棉暖心”老兵有愛、“紅棉同行”老兵添彩4大系列共100場新彩廣州“紅棉老兵展志愿風采”專項活動。
4.全市在永慶坊、中共三大會址等文旅景區,共建5個紅棉老兵城市志愿服務站,為公眾提供賽事推廣、城市宣傳、便民咨詢、文明倡導、交通指引等志愿服務。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吳筍林 楊伽 通訊員 班華婷
攝影:徐坤偉 鄭鴻杰
出品:南都政務新聞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