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健康疑云,3小時體檢不提核磁共振,白宮前醫生道出貓膩
79歲的特朗普,作為美國有史以來年紀最大的當選總統,最近的健康狀況簡直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
一會兒拍著胸脯說核磁共振結果“完美到沒話說”,一會兒在亞洲行的鏡頭里走路都打晃,這前后反差太大,難免讓人多想。
咱們今天就掰開揉碎了,把這事兒的來龍去脈說清楚。
你發現沒,特朗普月底去亞洲訪問,本來是想在國際上好好秀一把總統的威風,結果沒想到,一個不經意的細節直接搶了所有風頭。
當時他走下專機舷梯,現場記者的鏡頭拍得明明白白,他的步態特別僵硬,右手死死攥著舷梯扶手不敢放,右腿邁出去的時候看著還有點拖拽,每走一步都顯得很吃力,跟平時在鏡頭前那種昂首挺胸的樣子完全判若兩人。
這段視頻一出來,網上立馬就炸了鍋。
有網友說“這看著不像是79歲,倒像是快90歲的狀態”,還有人翻出他以前打高爾夫的視頻對比,那時候的他雖然也不年輕,但動作還算利索,怎么突然就成這樣了?
這還不算完,更讓人起疑的是他10月份那趟體檢。
當時白宮對外說,特朗普去沃爾特·里德醫療中心只是做個“常規隨訪”,就是普通的健康檢查。
可前奧巴馬時期的白宮醫生杰弗里·庫爾曼直接站出來,把這個說法給戳了個窟窿。
庫爾曼在采訪里掰著手指頭算得明明白白:從白宮南草坪坐直升機到沃爾特·里德,滿打滿算也就8分鐘,來回一趟16分鐘頂天了。
可特朗普那次愣是在醫院待了三個多小時,這么一算,光在醫院里頭待著的時間,就快四個小時了。
庫爾曼說,他干這行這么多年,除了做高級影像檢查,普通的常規隨訪撐死15分鐘就完事,這差了十幾倍的時間,怎么看都不正常。
說句實在話,白宮后來公布的10月體檢報告,不僅沒打消大家的疑慮,反而添了新問號。
報告里只說特朗普“總體健康狀況良好”,提了一嘴他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手上的淤青是因為經常握手加上吃阿司匹林導致的。
可最關鍵的,核磁共振到底查了啥?為啥要在醫院待那么久?這些核心問題一個字都沒提,純屬避重就輕。
我跟你講,比體檢時間更熱鬧的,是那場鬧得沸沸揚揚的認知測試之爭。
本來大家都在猜他的身體狀況,結果特朗普自己主動提了一嘴,說他在沃爾特·里德順便做了認知測試,還嘲諷民主黨議員賈斯敏·克羅克特和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茲“智商不行”,敢不敢跟他比一比。
他還吹牛皮說,那測試題特別難,前面幾題還好,到了后面十幾二十題,那些議員肯定一道都答不上。
這話一出口,奧卡西奧-科爾特茲立馬就回懟了,而且懟得特別有水平。
她在社交平臺發了條消息問:“我好奇的是,醫生有沒有讓你畫個鐘啊?這部分對你來說是不是也挺難?我替3.4億美國人問的。”
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畫鐘是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里的經典題目,這個測試本來就是查輕度認知衰退和早期癡呆跡象的,這話里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更有意思的是測試結果的說法。
今年4月的體檢報告里,白宮醫生肖恩·巴巴貝拉明明白白寫著,特朗普做蒙特利爾認知評估拿了滿分。
可到了10月的體檢報告里,這事兒提都沒提,就跟沒做過一樣。
偏偏這時候,英國心臟病專家阿塞姆·馬爾霍特拉拋出了個更重磅的說法。
作為“讓美國再次健康”組織的顧問,馬爾霍特拉直接點出了關鍵:特朗普長期吃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對于75歲以上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吃這些藥的好處微乎其微,反而可能引發“腦霧”。
咱們去查FDA的記錄就知道,早在2012年,官方就提示過這類藥物可能有記憶喪失的副作用。
白宮當然不認賬,還嘴硬說特朗普“思維敏銳度比年輕人還強”。
可這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你想啊,4月份還敢大大方方曬滿分成績,到了10月就絕口不提了,這不就是越描越黑嗎?網友們也不傻,紛紛留言說“真要是厲害,怎么不把10月的測試結果拿出來看看?”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事兒早就不是單純的健康問題了,完全成了美國兩黨博弈的工具。
共和黨這邊拼命給特朗普造勢,說他“身體倍兒棒”,還拿他打高爾夫贏了年輕人當證據;民主黨那邊就死死揪著步態僵硬、認知測試這些事兒不放,明里暗里暗示他履職能力有問題,不適合當總統。
咱們看看民調數據就知道,老百姓對這事兒有多關心。
![]()
艾克斯奧斯/益普索6月的調查顯示,74%的美國人都支持立法,要求現任總統必須公開健康記錄。
可問題是,美國至今都沒有這樣的強制法律,全看總統自己愿不愿意說,這就給了“選擇性披露”留足了空間。
特朗普團隊把這套“選擇性披露”玩得明明白白。
4月份的時候,為了穩定人心,體檢報告寫得詳詳細細,連認知測試滿分都特意標出來;到了10月份,遇到敏感問題就含糊其辭,能不說就不說。
反觀拜登,雖然也因為年齡大被罵,但他2025年的體檢報告就實在多了,連胃食管反流這種小毛病都寫進去了,反而少了很多爭議。
這事兒甚至都傳到了國外,成了國際社會看美國笑話的談資。
克里姆林宮就暗戳戳地說“世界需要穩定的美國領導人”,這話的潛臺詞再清楚不過,他們擔心特朗普的健康狀況會影響全球戰略平衡。
歐洲媒體也拿特朗普和拜登的健康透明度做對比,明擺著說特朗普這波做得不地道,輸了口碑。
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兩黨吵來吵去,根本不是真的關心特朗普的身體,而是把健康問題當成了攻擊對方的武器。
共和黨要保特朗普的總統位置,就得把他塑造成“老當益壯”的形象;民主黨要拉他下馬,就得放大他的健康疑點。
可遭殃的是普通老百姓,他們連自己選的總統身體到底怎么樣都搞不清楚,怎么能放心呢?
總統的健康從來不是私事,是關系到國家穩定的大事。
說真的,特朗普團隊這種遮遮掩掩的做法,比他真有健康問題還讓人不安。
74%的民眾要的不是什么“完美體檢報告”,而是一句實話。
沒有強制公開的制度托底,這種爭議只會一遍又一遍上演。
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要知道,信任這東西就跟玻璃一樣,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心離得近,事兒才能辦得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