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代的塵埃,就連曾經叱咤風云的集團企業都扛不住,更何況普通人?
近日,曾轟動整個溫州的【瑞安湖嶺5A級溫泉小鎮】項目徹底涼涼,該項目包括“泉嶺名邸”住宅區及“泉嶺名邸酒店”的土地與在建工程,目前已被打包拍賣,起拍價僅為5.68億元,與昔日號稱“投資百億”的宏大敘述形成鮮明反差。
![]()
該項目于2021年3月拿地,當時溫州樓市正值鼎盛時期,在狂熱的市場氛圍中,恒達聯合體以“封頂+競配”的巨大代價競得該項目地塊,可殊不知,這一決策將讓其付出慘重代價。
![]()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可在拿地后,恒達聯合體內部股東爆發矛盾,甚至在2022年還鬧到對簿公堂的程度,項目推進速度也受此影響一度停滯,直到法院判決后才正式啟動。
![]()
2023年6月,湖嶺溫泉小鎮一期開盤,共計327套房源,其中洋房毛坯售價約1.17萬元/㎡,疊墅毛坯售價約1.89萬元/㎡,合院毛坯售價約2.07萬元/㎡。
高峰期拿地,下行期開盤,又是溫州樓市最不抗壓的文旅盤,湖嶺溫泉小鎮可謂是”天崩開局“,最終也不出意外的深陷泥潭,開發商在去年3月被瑞安市人民法院列為執行人,去年12月正式破產清算。
![]()
余波未平,作為該項目牽頭者的恒達集團母公司也受到嚴重影響,今年以來,不僅名下多套資產上架法拍,相關糾紛、訴訟也如雨后春筍。
恒達集團作為溫州老牌房企,曾開發過豪都花園、綠洲花園、假日花園、御景苑、涵景苑、鉑金府邸、鉑金灣等知名樓盤,巔峰時期也算溫州房企標桿,卻因一步踏錯落到如今這步田地,實在讓筆者唏噓。
不過,時代的更迭就是如此殘酷,別說恒達集團,就連曾經征戰全國的溫州本土房企——中梁、大發都歇菜了,更屌的“宇宙級房企”恒大、碧桂園不也沒扛住嗎?
2
其實不只是房地產領域,以目前的經濟環境,各行各業可以說都承壓,正如近年以來,溫州接連好幾個老牌集團徹底破產,曾經的輝煌付之一炬——
寶龍電子集團
2025年10月29日,樂清法院發布公告,裁定宣告寶龍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破產。
該企業曾經絕對是“業內大佬”,巔峰時期通過資本經營,擁有超1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業務覆蓋移動電話、家用電器、儀器儀表、網絡工程等領域,是全國無區域性綜合大型企業集團。
還曾獲“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浙江省專利百強企業”、“浙江省管理示范型企業”、“浙江省優秀創新型單位”、“浙江省清潔生產企業”、“浙江省綠色企業”、“銀行AAA級資信企業”等榮譽稱號。截至2019年,該企業已獲得62項馬達專利,8項新產品被認定為“國內領先”。
![]()
精益電器集團
2025年10月23日,樂清人民法院發布公告,裁定宣告精益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破產。
該企業是樂清電氣產業早期代表,早在1997年,精益電器就已晉升為全國性無區域企業集團,年產值達7.8億元,與德力西齊名。
鼎盛時期,擁有5家子公司及200家成員企業,員工超3000人,集團產品涵蓋80多個系列、近萬種規格,不僅遍布全國,還出口到巴西、澳大利亞、非洲、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度蟬聯多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
新華電器集團
2025年10月16日,樂清人民法院發布公告,裁定宣告新華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破產。
該企業由柳市第一代民營企業家鄭元孟創建,曾被評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電氣工業企業100強”,是一家無區域性大型企業集團。
2001年時,新華電器集團年產值就已經高達17億元,規模遠超過同期大部分的同類電器企業,其產品曾暢銷全國,并遠銷東南亞、中東、歐洲、南美等地的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
龍飛集團
2025年9月5日,樂清人民法院發布公告,裁定龍飛集團有限公司破產清算。
該企業是跨地區、跨行業、多元化的綜合性集團企業,擁有二十多項國家專利,產品通過CMDC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9001 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等多項認證,曾獲得“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 等榮譽,產品出口至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
鳳凰科技集團
2025年9月24日,鳳凰科技集團因破產清算,其名下“正泰小額”的股權被法拍。
該集團在電力金具領域深耕,先后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接連獲得“銀行AAA級資信企業”、“浙江省納稅AAA級信用等級企業”、“中國海關A類管理企業”、“浙江省三優企業”、“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知名商號”、“浙江名牌產品”。
巔峰時期跨界涉足金融、房地產、銅材加工等產業,擁有廠房15萬多平方米,員工超2000人,產品遠銷日本、美國、歐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
路港集團
2025年7月14日,鹿城法院裁定路港集團破產清算。
該企業成立于1995年,是深耕溫州基建的知名企業,主營公路工程、土石方挖掘等業務,曾參與甘肅銀川甜羅高速、四川雅瀘高速(亞洲第一高墩)、廣東增城北三環高速等省外項目及省內的諸永高速、金麗溫高速、甬臺溫高速等數百個項目。
巔峰時期年產能達80億元,曾擁有5家子公司、2家控股公司和15家直屬分公司,員工一度超過5600人,但由于近年來債務高企,2022年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于是該集團屬地政府牽頭對其進行預重整,但是預重整計劃未獲通過。
![]()
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其中每一個破產的集團單獨拿出來,都曾是行業內的傳奇,但在時代的碾盤下,再硬的頑石到最后也逃不過灰飛煙滅的結局。
3
各大行業巨頭都扛不住的時代荊棘,那么普通人呢?
據《2024年中國居民金融負債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國11.5億成年人中有8.37億背負債務,占比73%,意味著三個成年人里超過兩個負債。
![]()
而根據央行征信中心2025 年 9 月數據顯示,全國有信貸登記的自然人達 8 億,占適齡勞動人口的 94%,信貸滲透率接近飽和,居民杠桿率已歷史性突破70%,相當于每10 人中就有 7 人背負債務,其中 3 億人處于逾期狀態。
從債務類型和債務人數來看,房貸債務的占比均為最高,占負債總人口的57.6%,且居民的負債總額與其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截至2024年底達到64.7%,相比十年前增長了將近30個百分點,十年時間幾乎翻番,即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將近6.5成來自負債。
![]()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幾乎一路向跌的房價!
房價跌,房貸可不會少,以溫州樓市為例——從2021年6月開始計算,市區一套五年前價值200萬的房產,彼時4成首付需80萬,按照當時5.4%左右的房貸利率計算,除了本金120萬以外,等額本息需支付122.3萬的利息,等額本金需支付97.3萬的利息。
而此前我們大致推測了溫州房價近幾年的跌幅——【】,按照42%的房價跌幅計算,到如今該房源大概只剩116萬,不僅資產縮水84萬,而且還要背負120萬的本金,以及巨額利息!
生意難做,房價狂跌,時代的荊棘似乎在我們所有人身上留下傷痕,這種日子還要持續多久?筆者無法預測,只希望快點結束!
聲明:本文所采用信息和數據均來自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可信任媒體等公開渠道,但無法確保其完整性和準確性。本文觀點和數據不構成對房地產投資、買賣的依據,任何人因該觀點或者數據而導致的財產虧損,責任自負,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