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棕櫚灘國際機場的樹叢,一個由綠色繩索固定的木質狩獵臺被特勤局發現,而它距特朗普 “空軍一號” 停機點僅600碼,在總統專機降落的視線范圍內。
四天后,“聯邦安全臨時指令” 突然生效,要求所有航班永久繞行,哪怕總統不在莊園也不例外。
禁令之下,棕櫚灘國際機場的客機紛紛北轉,火烈鳥公園、陽光公園等歷史街區瘋狂受到飛機的噪音污染。
![]()
“早上 6 點被轟鳴聲拽醒,一小時內 7 架飛機掠過屋頂,總統明明不在這兒!”
69 歲的瑪吉?揚蘇拉站在自家地中海復興風格別墅前,指著天空中低空飛過的波音737怒斥。
她的房產已列入國家歷史遺跡名錄,卻因禁飛令淪為 “航線下方區”。
更讓她絕望的是這些日均 200 架次的航班,不僅帶來震耳欲聾的噪音,還在遮陽棚和汽車上覆蓋了一層黑色煙灰。
對 70 歲的喉癌患者康妮?阿德金斯而言,禁令近乎 “酷刑”。受損的聲帶讓她本就艱難的通話,在飛機轟鳴中徹底無法進行。
![]()
西棕櫚灘保護基金會的數據顯示,禁飛令實施后,火烈鳥公園、埃爾西德等街區的房產咨詢量暴跌 40%。
“買家來考察時,說話要靠喊,誰還愿意花千萬美元買噪音房?” 房地產經紀人琳達?卡倫透露,已有三戶居民計劃搬離,其中包括一對為孩子睡眠遷移的年輕夫婦。
特勤局的突然行動和可疑狩獵臺有一定的關系。FBI 局長卡表示該局已主導調查,現場未發現人員,但狩獵臺的隱蔽位置和架設時機引發高度警惕。
特勤局發言人安東尼?古列爾米強調,這是 “安保準備的必要措施”,與 FBI、棕櫚灘縣執法部門緊密協作。
更關鍵的是特朗普與棕櫚灘機場長達 30 年的 “噪音恩怨”。1985年,特朗普以 1000 萬美元購入海湖莊園后,便多次起訴棕櫚灘縣,聲稱飛機起降損害莊園地基和鮭魚色外墻。
2015 年他更是索賠1億美元,要求全面禁飛,指控機場帶來 “超標噪音與污染物”,該訴訟直至其首次入主白宮才撤回。
如今這項持續至 2026 年 10 月的禁飛令,讓他多年訴求終成現實。
禁令實施的最大爭議,在于特勤局的 “突襲式決策”。
機場噪音市民委員會主席南希?普拉姆透露,不僅居民未獲通知,就連空管人員也是臨時接到指令。
棕櫚灘國際機場發言人麗貝卡?克羅格曼證實,機場曾擬議 “向南繞行” 的更優方案,卻因 “無權修改聯邦安全指令” 而擱淺。
記者聯系多方求證時,遭遇了典型的 “踢皮球”,FAA 發言人拒絕回應,直接指向特勤局;特勤局則以 “行動安全” 為由,拒絕透露任何細節。
![]()
民主黨眾議員洛伊絲?弗蘭克爾要求閉門簡報,卻被告知需等待聯邦政府停擺結束。
棕櫚灘縣專員辦公室更直言:“地方政府無權修改或撤銷該規定”,將居民訴求推向無解境地。
即將召開的公開會議被居民視為最后希望。但琳達?卡倫預判現場將 “充滿火藥味”:“我們不反對保護總統,但至少要給出替代方案,而不是把我們當成安全代價的犧牲品。”
更讓居民憤怒的是,海湖莊園本身距機場跑道僅 4 公里,卻通過禁令將噪音轉移到 10 公里外的歷史街區,形成 “總統安寧換民生困擾” 的不公格局。
![]()
海湖莊園禁飛令的風波,本質是美國特權政治與民生權益的激烈碰撞。
一個可疑狩獵臺成為安全指令的導火索,卻讓數百戶居民承受長期噪音與污染。
特朗普30年的私人訴求,最終以聯邦安全名義落地,背后是地方政府對聯邦權力的無力制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