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日,美國最高法院審議特朗普全面關稅政策的合法性并在當天聽取口頭辯論。據多家媒體報道,在2個半小時的口頭辯論期間,多名保守派和自由派法官對特朗普全球關稅政策的合法性提出質疑,認為特朗普利用一項50年前的法案所賦予的權力為其關稅政策辯護,這是對行政權力的擴張。
特朗普沒有出席當天的辯論,他在社交媒體發帖說,如果政府輸掉這一案件,影響將“極具破壞性”。媒體分析指出,最高法院有可能對特朗普實施關稅政策的權力予以限制,但不大可能徹底結束其全面關稅政策。無論法院如何裁決,特朗普的關稅都不會輕易消失。
![]()
5日,一名抗議者在華盛頓特區最高法院外抗議關稅政策 圖源:美聯社
兩派大法官均表達質疑
多家外媒在報道5日的庭審時,都使用了“質疑”一詞。《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無論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大法官,都對本屆政府援引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作為其全面關稅政策的依據,表達了質疑。這其中包括由特朗普任命的2名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巴雷特與尼爾·戈薩奇。
![]()
路透社網站報道截圖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張騰軍認為,這反映出美國憲政體制與當前總統行政權擴張之間的深刻矛盾,以及美國三權分立原則在當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從此次庭審看,對于特朗普政府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試圖繞過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款賦予國會的專屬征稅權,借此來擴張總統的行政權力,最高法院顯然認為這是對美國憲政體制的一種挑戰。
·庭審中,大法官們提出的質疑也很有代表性,包括監管進口是否等同于征稅權,一旦總統從國會拿到征稅權是不是一勞永逸,意味著國會永久性地向總統讓渡權利,這種權力的擴張未來是不是會非常危險。
·無論是保守派還是自由派法官,在關稅政策背景之下圍繞總統行政權力擴張達成部分一致表明,最高法院希望能夠維持某種脆弱的三權制衡,但能否實現恐怕要看后續的裁決結果。
庭審或將為總統權力劃邊界
美聯社報道認為,最高法院至少要數周甚至幾個月才能對此案作出裁決。《華盛頓郵報》在5日的報道中指出,這項裁決可能影響全球貿易、美國經濟、通貨膨脹、企業以及每個美國人的錢包。這也是特朗普所主張的廣泛行政權力,首次迎來重大考驗。
![]()
《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截圖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張騰軍認為,無論是什么裁判結果,對于總統權力邊界的界定,未來的裁決都將是一件標志性事件:
·特朗普政府自今年初上臺以來,通過包括不斷發布各種行政令代替國會立法等一系列動作,推行它的各種政策。這些做法實際上都是在試圖擴張總統行政權力的邊界,“征稅權之爭”是其中更突出的嘗試,在憲法意義上也將這一問題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此次庭審看,總統權力的擴張在最高法院層面顯然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疑,這種質疑至少會成為未來界定總統在貿易權力邊界上的標志性事件。
無論裁決如何 關稅都不會輕易消失
庭審前,特朗普本人稱,如果輸掉官司,影響將“極具破壞性”。庭審后,財政部長貝森特則表態,即使敗訴,美國政府也將轉而動用其他法律授權。而與本屆政府強硬態度形成對比的,是美國輿論的“悲觀”。多家美國媒體分析稱,無論最高法院如何裁決,特朗普的關稅都不會輕易消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張騰軍: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在關稅問題上表現強硬,顯然是希望借此對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施加更大壓力,進而影響裁決結果。關稅政策是本屆政府最核心的經濟政策和工具,如果輸掉官司,其政策根基會受到動搖,也會影響到后續的執政議程。因此,本屆政府必須要用強硬態度來展現維護關稅政策穩定性的決心。
·輿論之所以悲觀,是因為不管關稅政策是否會被判違憲,預計本屆政府都會采取各種手段維護貿易保護政策,包括各種貿易的脅迫措施以及對外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等。此外,外界也擔憂如果最高法院裁決特朗普敗訴,會不會引發特朗普政府更激烈的反彈。包括對其他國家采取更多的單邊措施,從而給全球貿易秩序帶來更大的不穩定。
來源: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記者、 編輯: 游佳
簽審 | 楊卓英
監制 | 蔡耀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