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墨三國的貿易糾葛,從2024年特朗普大選勝出就開始發酵了。特朗普一貫的作風就是用關稅當武器,之前對中國的貿易戰打得熱火朝天,現在輪到墨西哥了。
2024年11月25日晚,他直接在社交平臺上放話,說上任第一天,也就是2025年1月20日,就要簽行政令,對墨西哥所有進口貨征收25%的關稅。
理由是邊境移民和芬太尼流入美國的問題,他把這些全甩鍋給墨西哥政府,說他們沒管好。
墨西哥經濟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出口的八成多都去那,主要賣汽車、機械、電器和新鮮蔬果,這些東西以前基本沒關稅,現在突然加這么高,打擊可想而知。
墨西哥股市第二天就跌了,匯率也跟著晃蕩,企業開始慌張評估損失。
其實在這之前,墨西哥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態度挺糾結的。官員們一邊否認自己是"中國貨進美國的后門",想向特朗普示好;一邊又對中方表示,可以當中介調和矛盾。
![]()
這種搖擺不定的狀態,主要是因為墨西哥從轉口貿易里賺了不少。
中國出口的零部件到墨西哥加工,再以本地產品身份賣到美國,這模式幫墨西哥制造業升級了,增加了就業,還讓老百姓買東西更便宜。
2024年前幾個月,中國對墨的投資猛增,尤其在汽車和電子領域,很多中國企業去那建廠避關稅。但特朗普不買賬,他競選時就反復說墨西哥在幫中國鉆空子。
特朗普這聲明一出,全球供應鏈都警鈴大作。加拿大總理趕緊表態要和墨西哥協調,歐盟也擔心波及自己。墨西哥企業開始囤貨,怕中斷供應。
銀行預測,如果關稅真落地,墨西哥2025年經濟增長可能降1個百分點。工會鬧著要政府護著工人,企業游說要盡快談。
整個局面顯示,美國單邊行動能引發多大連鎖反應。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剛上臺沒多久,本想穩住北美經濟圈,但這下計劃全亂了。
2024年11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回應,說中國和墨西哥是靠譜的朋友和發展伙伴,從中國進口的東西幫墨西哥產業進步,提升了出口能力,還給當地人實惠。
保持經貿穩健符合雙方長遠利益,把貿易搞成政治事對誰都沒好處。這話意思清楚,中墨合作是共贏,誰在攪局誰自己掂量。
墨西哥媒體轉了這內容,分析家覺得這提醒了辛鮑姆,別一味討好特朗普,那家伙的關稅大棒照樣落下來。果然,特朗普沒松口,繼續施壓。
11月27日,辛鮑姆在記者會上讀了一封給特朗普的公開信,說光靠關稅威脅解決不了移民和毒品問題,這么干會讓兩國企業都遭殃。如果真加稅,墨西哥會采取對等措施回擊。
關于芬太尼,她點明墨西哥不是武器產地,也不是消費主力,而是美國需求鬧出的暴力害了墨西哥人。
這信一發,標志墨西哥從忍讓轉向硬扛。之前她對特朗普挺客氣的,現在直接懟回去,顯示出醒悟:躲不過就正面剛,誰是真伙伴一目了然。
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就職,2月1日就簽了關稅令,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征收25%,對中國額外加10%。
墨西哥經濟立馬受沖擊,汽車供應鏈亂套,好幾家工廠減產,失業率短期躥升。辛鮑姆政府沒閑著,啟動反制,對美國玉米、大豆和威士忌加進口稅,還加強邊境檢查回應移民指控。
3月6日,雙方電話談了,特朗普同意對美墨加協定里的部分貨延期征稅到4月2日,這占墨西哥出口一半,給了談判喘息。但緊張沒消,市場波動大。
![]()
進入2025年春夏,事繼續鬧騰。墨西哥為了護本土產業,3月底提高了對中國部分商品的關稅,比如汽車高達50%。這步棋一方面回應特朗普壓力,一方面也想平衡本地就業。
但中墨合作沒停,中國企業還在那投資建廠,幫墨西哥多元化經濟。特朗普不甘示弱,7月12日又發文,說從8月1日起,對墨西哥和歐盟貨征收30%關稅,理由是貿易逆差。
辛鮑姆回應說在努力避戰,7月下旬和美方見面,推動貿易框架改。9月,她政府出了2026年預算方案,繼續調稅護產業。
![]()
到2025年10月27日,雙方同意延長關稅截止日期,談判還在拉鋸。11月3日最新消息,摩擦推動墨西哥加速產業升級,轉向電動車和科技領域,減少對美依賴。
中國在這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提供技術和市場支持。特朗普的政策雖短期傷了墨西哥,但也逼他們自強。
全球看,這貿易戰沒贏家,美國消費者物價漲了,供應鏈更亂。墨西哥學到教訓,別總指望討好就能過關,得有底氣反擊。
![]()
1、牛彈琴:這個新動向,中國須高度警惕 北晚在線 2025-09-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