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展學生視野、豐富知識儲備、提升綜合素養,11月3日至5日,遂寧市船山區城北小學組織3-6年級學生前往遂寧市船山區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旅行活動。
![]()
![]()
多元課程,解鎖實踐新場景
在為期三天的研學中,課程設置豐富多元。11月3日上午,學生們到達青少年實踐基地后,便開啟了沉浸式體驗。從陶藝坊的“非遺拓印”到美食坊的“川味花卷”制作,從無人機坊的“編程操控”到宋瓷坊的“手工筆”創作,學生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魅力。下午的“航天大講堂”更是讓學生們對宇宙探索燃起濃厚興趣,“衛星館 - 航天衛星課”“飛天館 - 航天衛星課程”等系列課程,帶他們叩響了航天科技的大門。晚間,基地食堂的特色餐食和精彩的電影觀賞,為首日研學畫上溫馨句號。
![]()
11月4日的課程進一步升級,“超輕粘土小車”“巧手環 - 仿真手工花”“編程坊 ”等課程,從科學制作、藝術創作到編程思維,全方位鍛煉學生能力。小組合作的“趣味CS”“創意搭建”等活動,更是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與創新精神。
![]()
![]()
11月5日,學生走進楊尚昆舊居,在歷史遺跡中感悟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參與雜技團表演觀賞與體驗,在高難度動作中領略藝術與體能的融合。
學思結合,收獲成長新感悟
此次研學旅行,打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學生們在“陶藝拓印”中觸摸非遺文化的溫度,在“無人機編程”中探索科技的奧秘,在“紅色舊址參觀”中厚植家國情懷。每一項課程都是一次知識的浸潤,每一次實踐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
![]()
![]()
![]()
參與研學的學生紛紛表示,這樣的學習方式生動又有趣,不僅學到了課本外的知識,更在團隊合作、動手操作中發現了自己的潛力。老師們也認為,研學旅行將知識具象化、體驗化,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悟”,真正實現了“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
城北小學的這場研學旅行,以實踐為筆,以體驗為墨,在學生成長的畫卷上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他們的童年留下了一段充滿探索與收獲的難忘記憶。(來源:船山區城北小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