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余婷婷
由荷蘭政府一手挑起的安世半導體“風波”,正演變為全球汽車產業的新一輪“芯荒”。
11月4日,Stellantis集團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回應稱,該集團繼續積極關注安世半導體的相關事態并將制定緩解策略,以盡可能地減少其對業務的潛在干擾。
日前,有消息稱,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緊急尋求中國對安世半導體芯片的出口限制豁免,希望通過政治解決方案,化解這一貿易僵局。
![]()
圖片來源:商務部官網
11月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安世半導體相關問題應詢答記者問表示,中方本著對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負責任態度,于11月1日宣布將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努力促進安世(中國)恢復供貨。但荷方繼續一意孤行,且無解決問題實際行動,這必將加深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不良影響。這是中方和全球業界不愿看到的。
事實上,此次安世半導體的供應中斷,正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連鎖反應”,世界各地的車企紛紛計劃縮減產量。
在10月29日開幕的2025東京車展上,日產汽車首席績效官兼AMIEO區管理委員會主席Guillaume Cartier表示,日產的芯片供應庫存能夠維持到11月的第一周。“芯片供應短缺是個大問題。”Guillaume Cartier表示,日產已掌握此次爭端對其主要供應商的短期影響,但尚未評估供應鏈下游所受影響的嚴重程度。
![]()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據媒體報道,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此前發布警示,稱日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已經收到通知,安世半導體可能無法保證芯片交付,這可能對全球汽車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本田汽車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受安世半導體供應中斷影響,本田已開始調整北美地區、墨西哥地區多家工廠的汽車生產計劃。其位于墨西哥中部塞拉亞的汽車工廠已于10月28日停產,尚未有明確恢復生產的時間,也未披露受到影響的汽車數量。而本田位于加拿大的汽車裝配廠已因缺芯影響減產。
針對多個地區工廠臨時停產的情況,本田方面回應稱,某些業務供應的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半導體,公司正在盡一切可能將芯片短缺的影響降至最低,且正在重新評估供應鏈狀況,包括通過戰略性調整謹慎管理現有組件庫存,也不排除尋找替代組件,但是技術驗證的時間較長,可能會延遲更換。
作為全球最大車企的豐田汽車雖對外表示,目前安世半導體出口受阻對其生產的影響有限,但也強調這仍是一項風險。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也向投資者坦言,芯片供應限制“有可能影響生產”。
眼下,安世半導體紛爭已經沖擊到了全球汽車產業鏈。公開消息顯示,今年10月,16家歐洲車企已因“安世風波”聯名發出“停工在即”的警告。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對外表示,目前歐洲車企正依賴日益減少的庫存維持工廠運轉。此外,美國汽車行業組織美國汽車創新聯盟亦表達了類似擔憂。
除汽車企業受影響之外,博世、采埃孚(ZF)、大陸集團等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也因安世半導體“風波”開始尋求解決之法。據悉,博世已準備在德國薩爾茨吉特工廠實施臨時解雇,采埃孚(ZF)則正準備在個別廠區采取短時工作制。采埃孚(ZF)方面對外透露,其正在與中國有關部門合作,以確保芯片供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