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百鎮千畝黃芪迎豐收 機械化采收拓寬群眾增收路
近日,民勤縣薛百鎮上千畝黃芪進入集中采挖期,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和機械化推廣,有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薛百鎮上新村千畝黃芪示范點,連片種植的黃芪迎來最佳采挖期。合作社采用“機械采挖+人工分揀”的方式,拖拉機牽引采收設備完成深挖,村民隨后進行撿拾和裝車。這種模式既提升了采收效率,又保障了藥材完整性,同時為當地村民提供了靈活就業崗位。
![]()
黃芪采收 趙婭維 攝
“近年來,薛百鎮在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將中藥材種植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助推鄉村振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舉措,今年,重點打造了張麻、上新2個千畝黃芪種植示范點,同時建成500畝以上甘草示范點2處,以此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提升收入水平。”薛百鎮副鎮長王劍清說。
種植大戶劉海林的合作社在上新村流轉土地3000畝種植黃芪,目前采挖工作已全面展開,采挖期間累計為全村提供逾200個務工崗位,人均日收入170元。中藥材產業已成為當地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今年我們合作社在上新村流轉土地3000畝種植黃芪,目前已經采挖了500畝,剩余的正在采挖中。從目前行情來看預計能賣135萬元左右。”薛百鎮上新村黃芪示范點種植大戶劉海林說。
![]()
村民在家門口務工 趙婭維 攝
薛百鎮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不僅實現了黃芪種植的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更讓當地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中藥材產業已成為該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產業支撐。
隨著黃芪采收工作接近尾聲,薛百鎮的中藥材產業交出一份“豐收答卷”。機械化作業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讓傳統農業煥發出新活力。這條特色產業發展之路,正引領當地群眾走向更廣闊的幸福前景。(記者:趙婭維)
編輯:李筱 審校:李玉紅 責任編輯:閆銘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