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徐匯區湖南路街道2025年“社創培力營”結營典禮在復興西路8號百姓大講堂舉行,導師代表、全體學員齊聚一堂,共同見證為期180天“學理論、看先進、練實招”的成長蛻變,共話基層治理新路徑。
本次“培力營”自2025年5月啟動,始終秉持“扎根社區、賦能成長、共筑美好”的初心,聚焦“解決真問題、教會真方法”,構建“理論賦能—實踐打磨—成果轉化”全鏈條培育體系。
據記者了解,該項目前期通過深入走訪16個居民區,精準梳理出人戶分離導致選舉難、物業調價溝通難、老房漏水調解難等治理痛點,據此量身定制7門核心課程、4場專題沙龍及2輪靶向督導。
課程內容緊扣社工實際需求,涵蓋“黨建引領物業治理”中的資金監管技巧、“情感治理”在街區動員中的應用,以及“數字能力”提升中的問卷星實操等實用技能。專題沙龍則圍繞具體治理難題,開展案例拆解與經驗共享,如業委會換屆中的“投票證據留存法”、民生糾紛調解中的“柔性溝通話術卡”,切實轉化為一線工作者“拿得起、用得上”的實戰工具。
![]()
武康片區社區工作者進行提案路演
結營典禮上,武康、淮中、東湖、汾陽四大片區帶來“雙亮點”展示。各片區以“6分鐘提案路演+4分鐘才藝風采”的形式,全面呈現“培力”成果:武康片區聚焦游客如廁難題,提出《“急”時相助 共織便民如廁網》提案,并通過歌曲《少年》展現社區青年的蓬勃朝氣;汾陽片區依托區域音樂文化資源,以情景劇演繹《弄堂音樂會》的策劃過程,結合詩朗誦《我們是社區工作者》,深情訴說基層工作者的心聲;淮中片區通過情景劇《社區那些事》還原日常治理場景,搭配歌曲《蝸牛》串燒,傳遞出社區工作中的堅守與溫情;東湖片區則描繪了《紀家花園》的治理圖景,并以原創吉他彈唱抒發社區情懷,實現治理思考與人文表達的有機融合。
現場通過掃碼投票,評選出“活力風采獎”“實踐新銳獎”“匠心編創獎”“風貌之星獎”四大獎項。
學員們紛紛表示,從“業委會資金公示模板”到“鄰里矛盾調解話術”,培訓所學已逐步轉化為服務居民的實際成效。據悉,培力營期間形成的《業委會換屆履職實操手冊》《民生糾紛溝通話術卡》等成果已在各居民區試點推廣;武康片區“如廁便民網”、東湖片區“紀家花園”等治理提案已率先落地實施,初見成效。
記者:奚亮
編輯:耿潔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