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啡嘗青韻·戲潤青年”青年活動陣地建團儀式暨滬劇青年夜校第二期,在徐匯區永嘉路毛姆禮帽咖啡館舉辦。活動以“青春經濟+青年夜校+陣地建團”創新模式,將團組織建設、傳統文化傳承與青年服務深度融合,實現“組織覆蓋”與“工作覆蓋”雙重突破,讓共青團服務精準觸達新興領域青年。
活動伊始,毛姆禮帽咖啡館(永嘉路店)店長姚慧敏,圍繞店鋪與英國作家毛姆的關聯、墻上禮帽的故事展開分享,從文學印記到書房的文藝設計,生動呈現了這家咖啡空間的“文化磁場”。正是這份獨特屬性,讓此處成為青年打卡、社交的熱門地。“把團組織建在有故事的咖啡店里,本身就是創新。”現場青年嘉賓感慨,姚慧敏的分享不僅讓大家讀懂咖啡空間的文化底蘊,更讓團組織告別“距離感”,嵌入青年喝咖啡、聊興趣的日常場景。
![]()
青年學員參觀毛姆禮帽咖啡館
現場,天平街道“啡嘗青韻?青享匯客廳”團支部正式成立。這一舉措將組織陣地創新性延伸至青年聚集的咖啡商圈,打破傳統場景限制,實現新興領域“組織覆蓋”新突破。經選舉,天平街道咖啡行業黨支部黨員江泓當選團支部書記,她表示,未來將以服務青年為初心,聯動滬劇青年夜校,把這里打造成青年“凝聚、成長、社交”的據點。天平街道團工委隨后送上含團徽、學習手冊的團務工具包,并為咖啡館授“啡嘗青韻?青享匯客廳”立牌,推動“工作覆蓋”落地見效。
![]()
天平街道“啡嘗青韻?青享匯客廳”團支部正式成立
自今年5月開辦以來,“梨園雅韻 青春有戲”滬劇青年夜校持續探索服務延伸——首期帶學員走進滬劇藝術傳習所,本期則將課程“搬”到咖啡館。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沈佳妮講述滬劇與海派文化的關聯,帶領學員逐句學唱《江南雨》《燕燕做媒》。
![]()
學員們在咖啡香中學滬劇
據悉,天平街道將持續深化“陣地建團+青年夜校+文化賦能”模式,發掘更多青年聚集的新場景,打造文化傳承與青年服務的雙陣地,讓青春力量成為推動城市發展與文化傳播的“雙重引擎”。
文稿:天平街道
記者:曹香玉
編輯:陳海笑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