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id="ue9b1"></blockquote>
    
    

    <style id="ue9b1"></style>
      <sub id="ue9b1"><p id="ue9b1"><form id="ue9b1"></form></p></sub>

      <strong id="ue9b1"><button id="ue9b1"><mark id="ue9b1"></mark></button></strong>
      成年午夜性影院,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對話倪喜軍:鄖縣人復原得對不對,我們一開始就想到老外會這樣問

      0
      分享至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倪喜軍帶領研究團隊,重新研究“鄖縣人2號”頭骨化石,構建出全新的人屬系統演化樹,闡釋龍人和丹尼索瓦人的起源。相關論文發表在9月26日凌晨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觀察者網科普專欄作者岑少宇近日對話倪喜軍教授,探討了這項研究的創新之處,以及人類演化的相關問題。

      觀察者網:許多讀者關心的問題是,鄖縣人和我們有什么聯系?比如,是不是我們的“直系祖先”之一?

      倪喜軍:在現代的古生物學研究中,其實直系祖先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你永遠沒有辦法證明一個化石是另外一個化石的祖先。演化不是一條直線,是分支的。

      我們只能說鄖縣人跟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跟現代人有一個較近的共同祖先。這篇文章揭示的一個主題思想是,龍人支系和現代人智人支系,有一個1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

      觀察者網:龍人這個概念似乎比較少聽說,大家可能對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更耳熟,他們和鄖縣人、和龍人支系有什么關聯?

      倪喜軍:丹尼索瓦人是一個群體的名稱,它屬于龍人支系。

      尼安德特人是另外一個支系,不同于智人,也不同于龍人的支系。

      在很多年前,一般認為尼安德特支系和智人是姊妹群,兩者有最近的親緣關系。但最近一些年,我們的研究揭示出來,龍人支系跟智人支系親緣關系更近,智人和龍人之外,才是尼安德特人。

      觀察者網:論文里說丹尼索瓦人屬于龍人分支,目前這個說法是否得到普遍認可?很多人是不是仍認為,丹尼索瓦人就是“獨立”的丹尼索瓦人,不屬于龍人?

      倪喜軍:那要看你怎么來看這個事情。說丹尼索瓦人就是丹尼索瓦人,就相當于說,河南人就是河南人,上海人就是上海人,但是上海人和河南人都是智人,對吧?

      丹尼索瓦人其實是一個沒有正式命名的人群,或者更嚴謹一點說,是一個樣本的名稱,它的化石太少了,以至于根本就沒有辦法支撐一個物種命名。

      現在只有一些DNA和蛋白的片段,顯示他有可能是一個獨立的人種,但是畢竟沒有經過正式命名。根據它現有的這一點信息,我們的分析表明它屬于龍人支系,現在還沒有辦法說明他是什么物種,因為證據太少了。

      觀察者網:這點與尼安德特人是不同的?

      倪喜軍:尼安德特人樣本比較多,它既是從尼安德特山谷來的這個人群的名字,同時也是一個有效的物種名稱,在歐洲和亞洲西部的很多地點都發現有尼安德特人。

      論文里面有張配圖,尼安德特的支系里邊除了“尼安德特”地點的模式標本,其他標注的也都是尼安德特人,只不過是來自不同地域的,用地名稱呼發現于那個地方的尼安德特人人群。


      系統演化樹上的尼安德特支系、龍人支系與智人支系

      觀察者網:那龍人支系最早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

      倪喜軍:我們在2021年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分析,當時就識別出龍人支系了。但是當時沒有包括丹尼索瓦人,也沒有包括鄖縣人。

      我們這個新的研究,之所以聚焦到鄖縣人,因為鄖縣人的化石年齡非常關鍵,有100萬年。我們2021年的研究工作已經預測,智人和其他支系的分異時間可能很早,在100萬年左右。因此,那個時期的化石就非常關鍵。

      但是,這個時間段的化石其實非常稀少,在亞洲保存這么好的可以說絕無僅有。但是很遺憾的是,它被壓變形了,所以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復原,然后又重新進行了系統分析。

      這次的系統分析就包括了一些曾經有疑問的群體,像丹尼索瓦人;還有一些有特點的、有特殊演化意義的類群,比如說南非的“星人”(觀察者網注:即納萊迪人,Homo naledi,2015年命名)、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小矮人弗洛倫斯人(觀察者網注:Homo floresiensis,也俗稱“霍比特人”)。他們可能都代表著不同的演化的支系和方向。

      通過分析,我們得到了一個非常穩定的人類演化的五大支系,正是由于像鄖縣人這樣的化石,有很好的化石年齡的約束,同時借助其他化石的年齡,我們可以對整棵演化樹進行更加有效的內部分支的年齡估計。

      我們不單是構建出一個演化關系的樹,而且對每一個支系、分支跟其他物種什么時候分開,都給了一個很好的估計。

      觀察者網:論文里在系統演化之前,主要先講了化石的重建。您之前也說“我們顛覆了傳統思路,不再問重建多精確,而是建立一套檢測標準”。能否具體說說這一顛覆?

      倪喜軍:我們這篇文章遇到一個很核心的技術難題,就是剛才提到的,化石被壓扁、破碎了,我們要把它重建出來。我們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把它建出來后,但是,怎么知道重建有多正確呢?

      畢竟“破鏡難重圓”,如果我們有同一物種的另外一個個體,就可以作為有效的參考,但是很多古生物化石都不可能,有一件就不錯了。現在鄖縣人其實有三件,一件號稱保存得很好,但目前還在修理,沒有公開出來,另外兩件都是變形了。


      數字化的鄖縣人2號頭骨碎片


      鄖縣人2號頭骨的重建

      所以沒有辦法用常規的方法去參考比較。我們后來想出來一個思路——不再去問重建得有多好,不要說這件事情我們做得有多對,而是去分析做得有多差,檢驗的思路就變成“差能差到什么程度”。

      我們假定,重建的這個頭骨,可能有一半參考點位都是錯的。這比例已經很高了,但我們也沒選擇假定60%都錯了,如果60%都錯了,那復原工作顯然就毫無意義了。所以就假定50%是錯的,去掉一半提取到的信息后,看看演化樹會發生什么變化。

      當然,我們并不知道哪些點“可能”是錯的,所以就用抽樣的方法隨機去掉50%,再放到系統演化樹上去分析。把這個隨機過程模擬1萬次,就可以做統計分析。

      最終的結果是變化非常小,完全在統計認可的范圍內。經過這樣嚴格的抽樣檢驗,我們可以說,重建的鄖縣人的系統位置是不變的,也就有信心認為重建是合格的。這實際上是一個技術上的突破。

      我們在新聞通稿里面之所以要把這一條點出來,是因為考慮到國外的記者很可能會問:你怎么知道重建得有多準確?我們其實在研究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觀察者網:不過化石研究始終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有可能存在趨同演化的情況,或者說某些特征,可能只是表觀遺傳帶來的,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

      倪喜軍:趨同演化確實普遍存在,但你如何識別一個特征是趨同演化的呢?憑什么說一個特征是趨同的呢?

      需要放在系統演化樹上去看,這個特征到底是來源于共同祖先,還是在兩個不同支系上分別出現的。所以我們要建系統演化樹,來判斷特征是某一個類群特有的特征,還是趨同的。

      至于表觀遺傳(epigenetics),在現代生物學里面已經不是傳統的觀念。原來的表觀遺傳,是指在發育過程中,由于一個特征的發育導致另外一個特征隨之改變,這樣一個隨機變化的小概率事件。

      觀察者網:那是不是指1940年代,瓦丁頓(Waddington)提出表觀遺傳的時候?他當時創造這個詞,是扣合名詞epigenesis。epigenesis是指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從最初的全能狀態逐漸分化的過程,即“后成說”,和主張一切從最初的胚胎就都有的“先成說”(preformationism)相對。

      瓦丁頓提出的時候,是想構建一種理論模型,用來說明遺傳成分如何與其環境相互作用以產生表型。不過當時的人,還不知道基因等等遺傳學(genetics)概念。所以那時的epigenetics,似乎并不能像現在那樣,去和genetics對應著看。

      現在的“表觀遺傳學”,簡單地說,應該就是研究各種不改變核基因組DNA序列本身的、可以傳給或無法傳給下一代的現象。

      倪喜軍:現在這個表觀遺傳學,更多指的是細胞質遺傳。即在細胞質內部產生的這些特征,遺傳到下一代,特別是在細胞質內部由于受到環境影響產生的、可以遺傳的特征。而傳統觀念認為,這些特征是不可遺傳的。

      所以,當你提出化石上的特征可能是表觀遺傳的時候,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假設,即按照傳統觀點,這些特征是不可遺傳的。

      觀察者網:現在是發現有一些表觀遺傳的特征,真的可以傳遞給下一代,但例子其實也不是很多?相對最基本的核基因組的遺傳來說,還是比較零星的。

      倪喜軍:表觀可遺傳的例子已有很多,比如線粒體、細胞質遺傳。這是現在很熱門的一個領域,它是通過小RNA反作用于核基因,它就遺傳下去,這就是所謂的獲得性遺傳。

      最近一些年的生物學研究揭示,獲得性遺傳遠遠大于原來的想象。以前覺得細胞質遺傳很不穩定,幾代就沒有了,或者說遺傳下去的概率很小,現在看來其實比例還挺大的。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對病毒的適應。很多病毒在你感染后,其實做了一個插入片段,寫到核里面去了。

      回到化石的宏觀形態上來講的話,我們還要有另外一個最基本的假設,就是當你看到一個化石的話,它的所有形態,代表著一個當時群體的大多數情況,是它的一個穩定的狀態。

      觀察者網:但肯定還是有很多隨機性,就好像我們現在人類的頭骨其實也是各種各樣。

      倪喜軍:是的,這毫無疑問,但我說的前提是,它代表一個大多數的普通情況。特別偏的樣子是小概率的。而化石的產生也是很小的概率,這樣一疊加,概率就更小了。

      統計學上,這樣的小概率事件就很難發生,所以當你發現一件化石,它所表現出來的形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代表了當時的大多數,而不是說極端的、個別的例子。

      有了這樣的假定之后,在現代古生物學中,基于少量化石就可以去構建整個演化樹。演化樹上每一個節點,它代表的那個化石的位置,并不是那一個點,它實際上是一個模糊范圍,只是這個范圍,剛好用那件化石的形態表現出來。


      論文中的組間主成分分析,坐標軸旁的頭骨代表主成分(PC)的極限形態

      觀察者網:是的,一般都默認接受這樣正態分布的假設,不能是一個點。

      您也關注過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關于之前哈爾濱化石的研究,曾說“這些化石的肽序列過短,所謂的變異位點有多解性,不同的分析策略會得出不同的譜系樹”。

      那您覺得古DNA的檢測,如果方法得當的話,有沒有可能像這次對鄖縣人的研究那樣,也通過假設一定比例錯誤的方式,或其他什么創新方式,得出穩定的譜系樹?

      倪喜軍:關于哈爾濱化石,也就是龍人模式標本,古蛋白研究和古DNA研究是另外一個團隊做的。但是,我們對數據進行了重新分析。

      為什么要重新分析呢?你可能已經關注到,他們有一個核心的結論“龍人是丹尼索瓦人”。我認為,這本身是個噱頭,因為我們剛才就提到過,可以說河南人、上海人,都是智人,但你不能說智人就是河南人或者上海人。龍人是正式命名的物種,而丹尼索瓦人只是一個人群的名稱。如果他們的結果是正確的,就表明丹尼索瓦人是龍人。

      觀察者網:但在外界看來,這會不會只是個命名問題?就好像尼安德特人也有很多樣本,只是用了其中一個地名,命名為尼安德特人,再定為尼安德特支系。如果丹尼索瓦人真的在龍人分支里面,命名為丹尼索瓦分支,似乎也不是那么奇怪?

      倪喜軍:這很奇怪,那名字就可以隨便亂叫了,你今天叫丹尼索瓦支系,明天我叫金牛山支系。

      觀察者網:所以關鍵是要看這個分支里面,哪個最具有代表性,對嗎?

      倪喜軍:那當然是龍人,因為龍人的最完整,對不對?

      大家要有一個國際動物命名法規,要有統一的規范,當我在說一個物種的時候,這個物種應該是什么樣子?它應該符合哪些規范來定義?

      關于人類演化的研究里,曾經有很多很多的命名,那么真正符合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又是多少?你不能說我今天高興,誰有名我就用誰。

      另一方面,我們在構建時,管它叫龍人支系,但是我們并沒有說,這項研究證明丹尼索瓦人是龍人這個物種。為什么是這樣一個邏輯呢?因為現有的信息還不足以證明丹尼索瓦人就是龍人。

      那么反過來再看之前發表的古蛋白數據和古DNA數據,我們為什么要重新去分析他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他的數據是可靠的,分析結果是可靠的,那對于我們來說也很高興,就證明丹尼索瓦人就是龍人,因為龍人是一個正式命名的有效的物種。

      但問題在于,數據到底是不是可靠?這個是我們非常關心的,所以就把數據拿來分析。現在的很多古蛋白分析研究,文章發得很好,但是當你去看原始數據的時候,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們會給你一個矩陣,但是從來不告訴你每一個物種的蛋白序列初始的排布狀態是什么樣。

      關鍵就在這里:做分析的時候,用什么樣的方法去比對,得到的結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大家可能都以為,現在所謂的DNA或者古蛋白的片段,是從一個完整的蛋白質,水解開得到一個長鏈,其實根本不是。比如哈爾濱頭骨,他們說得到88個蛋白質,其實它的氨基酸序列的總長度僅占這88個里面的10%左右。

      拿這么短的片段來和一條很長的鏈去比對,這是很有技巧的,是用非常短的肽,然后去倒配已知的蛋白,當然就可能配出不同的結果來。

      至于古DNA,也有類似的用短片段去排的問題。另外,盡管有一定的辨別古DNA的方法,但我認為污染的可能性仍比較大,對這樣的分析保持謹慎的態度。

      但將來如果能有更可靠的信息,我們是希望把所有的證據合到一起建系統樹。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點,大家可能都沒有關注到,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古DNA也好,古蛋白也好,僅存在于三個類群里面,智人、尼人和所謂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年齡最古老的也就到40萬年,而人類演化有兩三百萬年,如果從黑猩猩分異開始算的話,有六七百萬年。那么,三四十萬年的信息怎么建這樣的系統樹呢?

      像鄖縣人這樣100萬年的化石,理論上是根本不可能找到DNA的。之前有人做過研究,當古DNA的片段經過100萬年,理論上會縮短到只有一個堿基,一個堿基排到哪里都可以。所以,這是古DNA技術的一個瓶頸,是沒有辦法突破的。

      觀察者網:還有種研究人類演化的路徑,就是從現代人廣泛取樣。這樣既不需要假設化石特征的正態分布,也不需要糾結于短片段的匹配。

      倪喜軍: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但如果要完全從當代人的基因出發,研究古人類的關系,有一個假設是現代人的基因組里,涵蓋了從古至今所有人類物種的DNA片段,這種假設是非常致命的。

      觀察者網:嗯,倒不完全需要這樣的假設,失去的基因可以放到一邊,直接從當代人群間的親緣關系,來倒推可能的演化過程。

      倪喜軍:但現在就只有一個物種啊,只有智人,怎么來分辨哪些是曾經滅絕了的古人類片段?更不要說已經消失了的片段。假定這些古老人類的片段都存在,怎么來區分哪些是祖先的呢?這就相當于你站在地上拉鞋帶,能不能把自己提起來?在一個物種內部去討論它的起源,不看到它外邊的物種,實際上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我們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是用現代的種群遺傳學的模型叫溯祖模型(coalescent)去推斷,現在確實可以推到接近200萬年。但這還是在現代人群內部,并不知道這是誰,以及誰是什么樣的,只能說有這樣的一個可能。在一個物種里,怎么建多個物種的系統樹呢?

      如果得到的結果是某一個人,跟別的人分離有200萬年,這個結論本身就是錯的,他可能是在某些片段跟你分離有200萬年,并不代表他整個人跟你分離了那么久。所以沒有辦法得到結論說,某一個人群就是我們的老祖宗,或者跟我們老祖宗的親緣關系更近。

      我們只能做出現在人群間的關系。比如現在我們知道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某些人群,是歐亞其他人群最“外邊”的類型,跟其他人群分離的時間最早。

      溯祖研究可以模擬到比如說80多萬年的時候,發現大部分的片段都是出自非洲,這是沒有疑問的。化石證據也支持,而且還更細致。根據化石證據,現代人(Homo sapiens)走出非洲其實有好幾次。

      分子生物學做不到的一點是,化石證據構建的系統樹發現,現代人有可能不單是走出非洲,還有走入非洲,而且還不止一次。

      基于現在的種群也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只能推測那些古老的片段最大概率出現在哪個區域,或者只能推斷一次進出,中間過程就分不出來。

      觀察者網:你們有沒有把這次的方法用到其他物種上?如果只是確定了鄖縣人在譜系樹上的位置,可能其他的還是會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

      倪喜軍:我們這個系統樹里面,其他的物種都沒有變形這么厲害,原來的分析之所以沒有包括鄖縣人,就是因為它能采集的數據太少了。

      確實仍有這樣的問題,有個別物種我們沒有包括進來,原因也是由于因為有變形。當時沒有辦法知道,它變形到底是病理的原因,還是說復原的結果不好。

      我們團隊現在有學生就用這種方法,正在進行研究,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拿過來再做一個檢驗,相對就比較簡單了。

      觀察者網:也許還可以考慮用到人類之外的物種上,古生物學里化石的重建確實還是一個比較大的坎。

      倪喜軍:對,那也會很有意思。但這里有一個很巨大的挑戰,就是我們之所以敢去說檢驗是合理的,因為它基于一個很大的矩陣,不僅包括了很多化石物種,同時還有很多測量的特征,六七百個這么多,所以可以去觀察、分析。如果想復原一個沒有這樣矩陣的物種,就要從頭開始建這樣的矩陣。

      觀察者網:還是古人類學的基礎比較好一點。

      倪喜軍:是我們團隊的基礎好,這個數據庫完全是我們自己建的。

      觀察者網:這個數據庫大概建了多少年啊?

      倪喜軍:如果從早期我在美國做博士后開始算的話,都將近20年了。

      到2021年的時候,我們在MorphoBank上把數據都公開了,這篇文章的數據也已經公開了,是關于人類演化的形態特征矩陣的版本2,我們正在工作的還有版本3,我們在不斷更新。更新到了一定程度我們就把它發表出來,讓大家都可以用。

      觀察者網:那有沒有別人用你們的數據庫,來挑戰你們關于是龍人支系或丹尼索瓦支系的觀點?

      倪喜軍:現在還沒有,因為這個這篇文章剛出來,但是你看這個關注度的話,它現在應該已經是《science》同期里邊關注度最高的。

      古人類的研究,當你方法得當,結論有意義,都會受到很大的這個關注。我們文章發表的附件里面,其實就包括了原始數據,我相信肯定會有學生拿過來算。

      我們在國外上課時通常都是這樣,尤其研究生的課,給你大量論文閱讀作為課堂作業內容,然后讓你再重新算數據。重新計算的話,就可以看看他們得到什么結論,也許還會加一點其他的類群,然后得到不同的結果,那我們是很歡迎,很高興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中美罕見換囚,三名中國人獲釋回國:他們遭美國羅織什么罪名?

      中美罕見換囚,三名中國人獲釋回國:他們遭美國羅織什么罪名?

      近史博覽
      2025-11-06 16:56:51
      有一個拎不清的親戚是啥體驗?網友:看得我肺都要氣炸了

      有一個拎不清的親戚是啥體驗?網友:看得我肺都要氣炸了

      解讀熱點事件
      2025-10-25 00:10:08
      6勝2負東部第二!CC狂轟31+10,連續兩場末節19分,杜倫22分22板

      6勝2負東部第二!CC狂轟31+10,連續兩場末節19分,杜倫22分22板

      無術不學
      2025-11-06 10:53:30
      謝林漢姆:槍手簽下哲凱賴什而非謝什科,得到了更出色的中鋒

      謝林漢姆:槍手簽下哲凱賴什而非謝什科,得到了更出色的中鋒

      懂球帝
      2025-11-05 20:33:50
      此人與蔣介石勢不兩立,56年毛主席得知其職位后:不行,地位太低

      此人與蔣介石勢不兩立,56年毛主席得知其職位后:不行,地位太低

      大運河時空
      2025-11-05 16:50:03
      A股站上4000點,尾盤明牌了,明天周五,11月7日,A股可能這樣走

      A股站上4000點,尾盤明牌了,明天周五,11月7日,A股可能這樣走

      甜檸聊史
      2025-11-06 16:41:40
      定檔開播!今晚到8號將播5部王炸大劇,眾星云集,你想追哪部?

      定檔開播!今晚到8號將播5部王炸大劇,眾星云集,你想追哪部?

      失寵的小野豬
      2025-11-06 14:01:25
      澤連斯基視察波城!俄軍滲透成功率30%,烏軍特種部隊玉器碰瓷器

      澤連斯基視察波城!俄軍滲透成功率30%,烏軍特種部隊玉器碰瓷器

      鷹眼Defence
      2025-11-05 18:08:50
      貴州民企“一哥”的董事長,被限高了!

      貴州民企“一哥”的董事長,被限高了!

      黃桷樹財經
      2025-11-06 10:11:29
      雙堆集戰前怪事:明明有個機會可不被中野包圍,黃維為何猶豫不用

      雙堆集戰前怪事:明明有個機會可不被中野包圍,黃維為何猶豫不用

      溫辭韞
      2025-11-06 16:15:29
      縣城險象環生,你千萬不要被表面的平靜給蒙蔽了。

      縣城險象環生,你千萬不要被表面的平靜給蒙蔽了。

      流蘇晚晴
      2025-10-31 20:55:43
      收藏:臺州市最出名的五位老中醫,專攻這些領域

      收藏:臺州市最出名的五位老中醫,專攻這些領域

      健身狂人
      2025-11-06 14:38:29
      最近爆火!街頭大排長隊,第一批“受害者”已出現,醫生提醒

      最近爆火!街頭大排長隊,第一批“受害者”已出現,醫生提醒

      上觀新聞
      2025-11-05 18:09:10
      暴跌了50%!中國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車“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國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車“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蘭史書
      2025-10-24 13:25:03
      知名男演員,傳來喜訊!

      知名男演員,傳來喜訊!

      魯中晨報
      2025-11-06 07:03:11
      美防長暗示將派駐韓美軍介入臺海,臺獨分子急了:我們被拋棄了!

      美防長暗示將派駐韓美軍介入臺海,臺獨分子急了:我們被拋棄了!

      阿龍聊軍事
      2025-11-05 21:16:00
      李云迪再陷桃色風波,女主照片被扒疑似有兩人視頻流出

      李云迪再陷桃色風波,女主照片被扒疑似有兩人視頻流出

      挪威森林
      2025-11-02 12:56:16
      梁朝偉和湯唯在《色戒》里“假戲真做”?網友爆出截圖:一目了然

      梁朝偉和湯唯在《色戒》里“假戲真做”?網友爆出截圖:一目了然

      姜糖先生
      2025-06-08 19:31:00
      外蒙古面積縮水30萬平方公里?從180萬到150萬,原因出乎你意料

      外蒙古面積縮水30萬平方公里?從180萬到150萬,原因出乎你意料

      博覽歷史
      2025-10-07 17:53:08
      三星S26 Ultra:從直到彎再到圓!

      三星S26 Ultra:從直到彎再到圓!

      手機評測室
      2025-11-06 12:01:24
      2025-11-06 18:03:00
      觀察者網 incentive-icons
      觀察者網
      全球視野,中國關懷
      127219文章數 184936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孫東旭離開東方甄選 曾因與董宇輝"小作文風波"引爭議

      頭條要聞

      孫東旭離開東方甄選 曾因與董宇輝"小作文風波"引爭議

      體育要聞

      送走兩位全明星,公牛成了東部第一

      娛樂要聞

      “黑料纏身”的白百何 誰給她的勇氣?

      財經要聞

      南銀法巴加速發展背后:資金饑渴癥待解

      科技要聞

      小鵬機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鵬發一鏡到底視頻

      汽車要聞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來參加新車發布了?

      態度原創

      健康
      游戲
      藝術
      親子
      旅游

      超聲探頭會加重受傷情況嗎?

      《街頭籃球》20年自由不息:你欠青春的那場重逢,該赴約了

      藝術要聞

      預定年度十佳!49歲的舒淇,殺瘋了

      親子要聞

      11月11日 | 陳慧敏督導專題講座,破解迷思,剖析影子老師的角色定位

      旅游要聞

      景色醉人真情暖心,山東多景區用心“寵客”換來“秋游熱”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丁香|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亚洲|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女人和老外的毛片| 天堂a无码a无线孕交|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网试看|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漂亮人妻中文字幕丝袜| 亚洲成熟女人av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国产成人卡2卡3卡4乱码|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av在线系列|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在线亚洲妇色中文色综合| 亚洲av一区二区在线看|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欧美精欧美乱码一二三四区 | 国产三级精品片| 国产a级三级三级三级|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花成人电影| 欧洲码亚洲码的区别入口|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四五区| 亚洲成人精品综合在线 |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z0zo人禽交另类视频|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粗壮挺进邻居人妻无码| 成人爽a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