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蛋也不能少!”記者11月4日從全球規模最大的恐龍蛋化石遺址——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數字化檔案建設團隊正為庫藏的每一枚較完整恐龍蛋化石,賦予由“保護區名稱-化石產地名稱-庫藏箱編號-標本編號”構成的唯一“身份證ID”。這標志著該保護區首次實現恐龍蛋化石專屬標識管理。
![]()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形成于距今約8600萬年前,是全球恐龍蛋化石最集中的地點之一,也是中國首個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中國鄖陽恐龍蛋研究中心”在此成立,開啟聯合科研攻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原位保護3204枚恐龍蛋外,青龍山保護區近年還聯合公安、司法等多部門,收繳、征集青龍山及周邊近30年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目前庫藏標本總數近萬枚,規模堪稱“海量”。
2025年下半年,為強化保護與科研,該保護區委托專業的數字化檔案建設團隊啟動庫藏恐龍蛋系統清查與數字化檔案建設,這也是中央財政支持的“青龍山科研監測中心(恐龍蛋標準化庫房)”關鍵配套工程。據介紹,該中心位于青龍山東部養正園,2025年底將竣工啟用。“我們不僅要記錄化石形態完整度、蛋殼保存比例,方便出入庫管理,還會按國際規范測量合格標本的長徑、赤道軸等數據。”青龍山保護區相關領導介紹,這些數據將為恐龍蛋形狀指數對比、獨特性研究提供支撐,進一步明確其科學價值。
數字化檔案建設團隊負責人、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趙璧表示,古生物化石數字化管理是國際通行做法——著名的德國梅塞爾化石坑、美國拉布雷亞瀝青坑、中國自貢恐龍遺址等化石產地,以及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等場館,均以數字化檔案作為保護與科研的基礎。據介紹,庫藏近萬枚的恐龍蛋化石定制“身份證ID”工作目前已進入尾聲。“未來,青龍山保護區將依托新科研監測中心,逐步配備高分辨率掃描電子顯微鏡、顯微CT斷層掃描儀等設備,重點推進恐龍蛋形態分類、胚胎繁殖學研究,助力世界級科研成果產出。”
恐龍的演化史,就是一部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演化史!我國幅員遼闊,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十堰則被譽為“恐龍故鄉”。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等權威專家考證,十堰青龍山是迄今世界上分布最密集、規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完整的恐龍蛋化石群。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研究,專家團隊初步認為十堰地區的白堊紀晚期的恐龍蛋化石可能多達8種類型。
趙璧告訴記者,青龍山是一類特殊未知恐龍族群固定的繁殖地點,具有明顯的優勢類群。“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是以土廟嶺扁圓蛋占絕對主導,這里可能曾經是一種恐龍的專屬產蛋區。”
如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蜀康博士還在深入研究青龍山這類獨特恐龍蛋的演化樹位置及其與全球恐龍蛋的關聯。(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翀 通訊員 朱江 紀宏新)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