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記憶承載,方能閱讀正文《新周期已經兩年了,從不相信到不甘心,我還來得及么?》
上午我聊國內的蓋茨比時,有讀者問我,為什么我沒能長成我爺爺奶奶那樣?
這里面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話題叫做,什么是原生家庭?
你的父母只是你原生家庭的一部分,那不是全部,原生家庭還包括你從童年到少年,到思想成熟這個階段中,一路以來的老師,領導,同學,同事,以及你遇到的各色各樣的人。
你比如我爺爺那個人,從來不罵人。
用大人告訴我的話,他要是拿食指指你一下,就已經表示極度憤怒了,大家就都嚇得安靜下來了。
我就覺得好像不是這樣。
因為我小時候,一直和爺爺在一起,奶奶那時候還要去上班,家里只有我和爺爺。
后來我上學了,暑假也是和爺爺兩個人在家,一待一整天。
他絕對罵過人,起碼罵過我,罵我拆爛污。
為什么呢?因為我爺爺奶奶是分房睡的,我夜里睡在奶奶的床上,白天睡在爺爺的床上。
我小時候總喜歡靠在床上看書。
我有個習慣,摳鼻屎,每次摳了鼻屎,就順手抹在爺爺的床的靠背上,時間長了,干了,被他發現了。
他就教育我,下次不要了。
一而再,再而三,怎么講也不改,怒了,就會罵我一句,拆爛污。
其實他罵了我也不會改的,我無非是不再抹到明面上,而是抹到他枕頭的底下,他看不見的地方去了。
在80年代,你去跟一個孩子講教養,講什么弟子規,是很難講得通的。
因為那是一個解構傳統秩序的時代。
此前的十年,70年代,昔日的權威,都去掃廁所了,到80年代那會兒,權威們雖然回來工作了,但在大家眼里,也不過就是昔日掃廁所的老頭老太。
這就是一個時代的特征。
你跟孩子講美國人如何如何,大家或許還有艷羨,因為覺得人家有錢,有錢就是對,有錢就是牛。
你跟孩子們講過去傳統社會怎么樣,那別人看來,都是老黃歷了。
黃花梨的大板,那年代都被當切菜的案板,唐代的銅錢,都是論斤賣的。
你可以想象外面的,孩子們的世界里流行的是什么。
在老人們看來是沒教養,但是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是酷。
你會看到每每要交書本費了,校門口有搶錢的,有拿磚cei人的。
大家會告老師么?不會的,因為受港片影響,古惑仔才是拉風的。
這就是我小時候那個年代,那個大環境。老人們的世界像紅樓夢,我們的世界像水滸傳。
也許家長,老師,都在試圖教給你教養,但你內心未必尊重他們,至少在當年,你未必。
當年在你心里,可能殺穿銅鑼灣的那個才是最靚的仔。
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效仿。
所以你去看那個年代流行的文學是誰的?是王朔的。
是一種無Q所謂的痞子腔。
包括我成年后,互聯網的早期,當時流行的也是痞子蔡與輕舞飛揚。
那個年代的戀愛都透著這么一股子濃濃的痞味兒。
所以我不可能像我爺爺那樣,一輩子都很少講臟話,更不可能像我奶奶那樣,連傷心的時候都不會發出聲音,流露神色,因為不愿意污染了別人的情緒。
不可能做到這樣的。
桔生淮南即為橘,生淮北即為枳,不同的年代造就的人就是不一樣。
我能像我的老師一樣,像昔日我年輕時的領導一樣,我能講出來,責任在我。
我能做錯了事,跟下屬道歉,跟孩子道歉,說:I'm so sorry.
到這份上就打住了,我們所謂的教養就剩這么點。
我參加工作的時候,大部分同事都是碩博士,出口臟話太正常,開會吵架甚至有人把鞋子脫了,拿著皮鞋敲桌子,回頭大家發現他襪子還有個洞。
我心里就在想,這就是當下的高知,就這德行。
我很小的時候,幼兒園時期,我奶奶的親戚來訪,打舊社會過來的一級教授,我看他們的談吐,真的是,寶玉和薛蟠的距離。
這就是什么水土養什么人。
社會存在決定了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影響了一代人的性格。
一群看著古惑仔長大的高知群體,你指著他謙謙君子是不現實的,他能反省,就很不錯了。
這才是重點,能不能反省?
等我們這批人,到了中年,開始走上舞臺,該做教授做教授,該做高管做高管,該做老板做老板。
咱也甭管當年是不是大環境污染了我們,我們能不能反省反省,從自己開始,別再繼續污染大環境了。
我沒說過能回到我爺爺奶奶的那個年代,回到道統還沒有破碎的那會子。
那個不指望。
我是說,我們作為如今的中年人,能否別那么老不羞,咱也學著斯文一點。
別讓我們的下一代,將來到了我這歲數,寫回憶錄,里面提到自己的爹,都是一句評價:切,那就是一老炮........
這就沒意思了。
能做的就這么丁點兒事兒,從約束自己做起,因為你的毛病也會影響人家的孩子,人家的毛病,也會影響你的孩子。
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這是大家的家,如果咱都要往家里拉屎,那社會上的男拳女拳,就永無寧日。
說到底,沒有男拳女拳,無非是一群受了上一代人傷害的孩子們。
那么回到個人,當社會還沒有完成凈化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遠離爛人,遠離爛事兒。
昨天凌晨還有滿級讀者在留言,她說:
36歲的人了,一直處于躺不下、但又做不成的狀態,雞娃(想)早教、加班(想)加薪、考證(想)渡金、理財(想)賺錢、人際(想)消息靈通、鍛煉(想)養生健康,啥啥都想去做,卻發現啥啥都做不好。家庭倆關鍵決策做錯了后(先生換工作、舊房沒及時賣),人生開始走下坡路,很多事開始失控:身體精力跟不上,習慣熬夜掉頭發,工作強度跟不上,考證復習全都掛,不會“來事兒”不想舔,娃還沒給陪伴好......
真要是個新讀者,我還有些想法,可是一看是滿級讀者,我就沒想法了。
我講的一切,她都看過了呀。
過去的數年中,無論是房子,是各種投資機會,是工作,是教育,我都是非常及時的有告訴到讀者們,應該怎么做。
我及時告訴你了,你也及時看了,你沒去做,甚至非要拿我當反向指標,對著干。
那你想想看,什么原因?
環境的原因。
就像20年,21年的時候,我跟讀者們怎么講賣房以及換房的策略,多年后都有很多讀者來反饋。
反饋說什么?說光靠我一個人說話是沒用的。
我說賣,她身邊有十個朋友說買。我一個打十個能打過么?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好多讀者跟我反饋說我2年前再怎么反復講黃金都沒用,因為他們身邊的人都說跌。
一個人是打不過一群人的。
我那天在新周期的第二個話題里,專門找出一個讀者作為案例。
我怎么分析他是如何賺到錢的?
他有一個優點,這個優點很獨特,那就是我講了什么投資策略,技巧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居然能夠執行。
執行才是最難的,因為執行意味著你要頂過你原生環境對你的拖累。
這就像70年代末,一個教授跑到一個村里給一個孩子一批高考教材,是很簡單的動作。
難的是什么?是這個孩子能頂著周圍所有人的嘲笑,每天復習,最后通過高考。
改變他命運的是那個教授么?不,明明是他自己呀。
所以我才說,這是那天第二個話題里那個讀者的優點,這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至少我很佩服,因為我自己做不到。
我沒本事在這么爛的環境下,抵著這么多往下拉自己的力量,還能咬著牙走出來。
我小時候,我爺爺奶奶哪怕一年里面有一小半時間都在潛移默化我,也沒用的。
因為一大半時間我是和社會待在一起的,而當時,我們全校99%的同學,都是痞子。
我外面剛cei完人回來,喝口水就要跟同學們出去約第二場架,你跟我講教養?我怎么可能有教養?
所以作為個人,你想提升,最好學會刻意的挑選環境。
人很難跨越很多階層,直接去捕捉機會,因為你身邊的人,當下階層的人,會可勁兒的把你往下拉。
你看你們經理,中午吃飯都不肯和員工坐一桌,拼命往高管,往老板跟前湊,不是拍馬屁去了,他是提升環境去了。
你的收入就是你身邊大多數人的平均值,這事兒誰改變不了。
這就不叫勢利眼,不叫舔,這是一個人想要擺脫原生階層桎梏的唯一法門。
就像小時候我們老師講的,你想學好,就往學霸身邊湊,實在湊不過去,人家不理你。
那也請記住:遠離學渣,過目不視,充耳不聞,遇到比自己差的,就當不存在,別和他們在一起。
先學會獨處,先學會遠離那些平庸的人,當周圍把你往下拉的力量減緩了,慢慢慢慢的,你自然而然就從泥淖里鉆出來了。
那一刻,深吸一口氣,一切都好新鮮啊。
關注公眾號,記憶承載,方能閱讀正文《新周期已經兩年了,從不相信到不甘心,我還來得及么?》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