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不愧是一代頑主,每次發言總是那么驚人!
年輕的時候就發誓絕不活到40歲,哪曾想現在都快70歲了。
除了這些,還有系列的逆天驚人發言,并且看完王朔的觀點,只能說一句還是太超前,太灑脫!
![]()
如今67歲的王朔,精氣神早已不復當年。
最近幾次露面,照片里的他皺紋深重,黑眼圈濃郁,昔日那股子“天王老子第一我第二”的眼神,也變得平和了許多,甚至帶著幾分落寞。
![]()
說起身體,他更是自嘲地列了一串老年標配,干眼癥、嚴重的失眠、痛風、心腦血管疾病,尿酸更是高得離譜。
去年剛換了人工晶狀體,本以為能看清報紙上的小字了,結果沒過幾天,又一頭扎進了短視頻的泥潭,刷到半夜,視力又回到了解放前。
![]()
他自己都承認,現在是個短視頻重度依賴者,最夸張的時候一天能刷上十一個小時,連平臺都發出了“注意休息”的提示。
除了刷短視頻,他生活里還多了一個新伙伴,那就是人工智能。不過他用得簡單,就查查貓咪吃藥吃幾天這類生活瑣事。
![]()
作息更是奇葩,這是早年寫稿落下的病根兒,下午五六點上床,半夜十二點準時起床,然后雷打不動地去喂貓。經濟上,他也不復當年輝煌,偶爾還得靠老友接濟。
你看,曾經不可一世的朔爺,如今也不過是個念舊、惜物的普通老人。
![]()
王朔這兩年難得接受采訪,但每次開口,都是掏心窩子的大實話。
在短視頻平臺的訪談里,他把自己的近況和心路歷程,毫無保留地攤開在世人面前。
![]()
記者問他現在的生活狀態,他沒藏著掖著,不過最讓人動容的,是關于生死的探討。
記者問他有沒有設想過自己會怎么離開,他輕描淡寫地說,自己這身子骨,遲早栽在中風上,仿佛在聊鄰居家的事。
![]()
可當提到女兒王咪時,他卻突然哽咽了。他曾設想自己死在北京的家里,結果女兒卻對他說,可別死屋里,到時候房子不好賣。
還說自己要勇敢的面對死亡,現在就觍臉活著。到時候就像貓一樣利利落落的過去。
![]()
鏡頭里的王朔,眼眶瞬間紅了,趕緊扭過頭去,那份無奈、心酸和委屈,誰看了都心疼。
而當記者問到他有沒有后悔的事時,他語出驚人,直言不諱地說,后悔生孩子。這句話把記者都驚到了,也讓屏幕前的觀眾為之側目。
![]()
他解釋說,并非不愛女兒,而是覺得自己這輩子活得太失敗,沒盡到當父親的責任,不該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跟著遭罪。
他還說,如果人生能重來一次,他肯定不會生孩子,不想讓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
![]()
說能想到如今看得開生死的王朔,年輕時曾放出豪言絕不活到40歲。這并非玩笑話,而是有其深刻原因。
他從小在大院長大,父親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母親是醫生。
![]()
父母工作繁忙,對他疏于照顧,童年時期的王朔,家庭溫暖匱乏,甚至有時候都記不清爸爸長什么樣。在那個冷冰冰的家庭里,他感受不到多少愛與呵護。
后來,他當兵、寫小說、闖文壇,一路走來,他始終活得很擰巴,覺得人生沒什么意義,40歲就夠本了,多活一天都是賺的。
![]()
年輕時的他,酗酒、抽煙,根本不拿身體當回事,似乎真的在用生命踐行著不活到40歲的誓言。
可沒想到,稀里糊涂就活到了67歲,比自己當年發誓的年齡足足多活了快30年。
![]()
如今的他,死亡觀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是怕死,而是怕死得不合時宜。他不敢離開北京,就怕在外地出事,找不到熟悉的醫生。
他曾想過自己死在家里,安安靜靜的。可女兒那句別死屋里影響賣房,讓他心里不是滋味,也開始琢磨著要不找個養老院?說到底,還是不想給女兒添麻煩。
![]()
王朔之所以能寫出那么多接地氣、直抵人心的作品,與他的成長經歷密不可分。
小時候父母都忙,于是沒人管的王朔,成了大院里的頑主,打架、逃課是常事,學習成績一塌糊涂。
![]()
16歲那年,他跟其他大院孩子一樣去當兵,被分到當文書。也就是在那里,他閑來無事,開始寫點東西打發時間,慢慢發現自己有點寫作天賦。
后來他回到北京,先是在一家雜志社當編輯,可天性自由的他覺得被束縛,索性辭職,專心寫小說。
![]()
那時的他,窮得叮當響,租著12平米的小平房,冬天靠蜂窩煤爐子取暖,連饅頭都要掰成兩半,自己啃硬的。
可就是在這種條件下,他寫出了《等待》,1984年發表后雖反響平平,卻讓他堅定了當作家的決心。
![]()
真正讓他火遍大江南北的,是1987年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小說里那種叛逆、真實的風格,一下戳中了年輕人的心。
緊接著,《頑主》《動物兇猛》等作品陸續發表,他成了文壇最火的作家,被稱為“京味小說的代表”。
![]()
他的小說,不光好看,還特別適合改編成影視劇。后來,姜文把《動物兇猛》改編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火爆全國,王朔的名字也從文壇火到了影視圈。
除了《陽光燦爛的日子》,《頑主》同名電影也成了經典,張國立、葛優主演,當年票房口碑雙豐收。
![]()
還有《過把癮就死》改編的電視劇《過把癮》,王志文和江珊主演,成了一代人的回憶。
他的傳奇之處在于,不僅自己火,還捧紅了一大批人。馮小剛早年是他的小弟,王朔帶著他寫劇本,《甲方乙方》《不見不散》這些經典賀歲片,都有王朔的影子。
![]()
那時的王朔,簡直是“文壇教父”,圈里人見了他都得讓三分。他還敢跟金庸叫板,寫文章批評金庸的武俠小說,引發了一場轟動文壇的論戰。
這種敢說敢做的性格,讓他圈粉無數,也樹敵不少。
![]()
王朔的感情史并不復雜,但每一段都轟轟烈烈,最終都以遺憾收場。他的第一任妻子沈旭佳,是他認識的文工團演員,長得漂亮,性格也好。
王朔對她一見鐘情,展開了猛烈追求,寫了200封情書,把能想到的浪漫都用上了。
![]()
彼時王朔還沒出名,窮得很,但沈旭佳不嫌棄他,跟著他住小平房,吃窩窩頭。1988年兩人結婚,第二年女兒王咪出生,一家三口雖然窮,但很幸福。
王朔后來把這段日子寫進《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沈旭佳的深情。
![]()
可這份幸福在1994年戛然而止。那年王朔因《陽光燦爛的日子》火遍全國,身邊多了個穿白裙子的大學生徐靜蕾。
這段三角戀鬧得人盡皆知,王朔最終選擇了徐靜蕾。沈旭佳心灰意冷,帶著剛6歲的王咪去了美國,從此再也沒回來。
![]()
王朔后來回憶起這件事,說自己那時候豬油蒙了心,對不起沈旭佳和女兒。
跟徐靜蕾在一起后,王朔把所有資源都砸在她身上,不光給她找戲拍,還投資讓她當導演。
![]()
可徐靜蕾紅了之后,慢慢跟王朔疏遠了,轉頭攀了新的高枝。王朔投錢拍的電影也賠得底朝天,抵押的房產都打了水漂,兩人最終不歡而散。
經歷過這兩段感情后,王朔再也沒結婚,也沒公開過其他對象。他說自己不適合談戀愛,更不適合結婚,這輩子欠兩個女人的,還不清了。
![]()
王朔這輩子最在意的人是女兒王咪,最對不起的人也是她。王咪6歲就跟著媽媽去了美國,王朔幾乎缺席了她的整個成長過程。
家長會沒參加過一次,女兒的生日也沒陪過幾回。那時的他,忙著賺錢、談戀愛,根本沒意識到自己錯過了什么。
![]()
直到2013年王咪結婚,馮小剛、陳丹青這些朋友都去了現場,王朔卻躲在酒店里看婚禮直播,眼淚把枕頭都洇濕了。
也就是從那時起,王朔開始懺悔,寫了《致女兒書》,里面寫著“我以為時間能沖淡一切,可恨卻在心里發了芽”。
![]()
現在父女倆的關系稍微緩和了一點,但還是很疏遠。王咪偶爾會回北京看他,每次來都會給他買些保健品,囑咐他少刷短視頻、按時吃藥。
有人說他晚景凄涼,可他自己不這么覺得。他說這輩子該經歷的都經歷了,該作的妖也作了,現在能安安靜靜過日子,能偶爾看看女兒,就挺好。
![]()
信息來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