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襲人這兩個假學究,平生最愛干的事就是勸寶玉讀書。
她們明知寶玉最厭煩科舉,卻天天經濟仕途不離口,寶玉聽了自是煩得不行,直接給她們這種人起個號叫“祿蠹”。
她們如此孜孜不倦非要寶玉讀書,為的其實并不是寶玉,而是自己。
在寶釵心中,自己將來是寶二奶奶,寶玉必須要有一官半職,這樣才能幫扶一把薛家,她自己也要混個誥命才不負一生。
而襲人,則認定了自己以后一定的寶玉的姨娘,寶玉將來為官做宰的,她才算終身有靠。
所以她們勸寶玉用功,很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將來。
還有一點,她們都喜歡打造賢惠的人設,不管寶玉愛不愛讀書,她們是一定要勸的,越死諫越能顯示她們的賢惠。
![]()
01
第十九回寫到,襲人被花家接回去喝年茶了,寶玉百無聊賴,讓茗煙帶著上花家去找襲人,并悄悄告訴襲人讓她早點回去。
晚上襲人回去后,寶玉問起那個穿紅衣服的女孩。
襲人說那是她表妹,嫁妝都已經準備好了明年就出嫁。襲人順便提起,自己的母親和哥哥也想贖自己回去,寶玉自是嚇了一跳馬上說不讓她回去。
襲人心中不消說是不舍得回去的,但她要利用此次機會要挾寶玉,因此不管寶玉怎么說,她都說是去定了。
最后見到寶玉失神落魄的,她才說要寶玉答應她三件事,這樣就算有八人大轎抬她也不走了。
山窮水盡之時,突然來個峰回路轉,此時別說三件事,就算三百件事寶玉也會答應。
寶玉忙笑道:“你說,哪幾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親姐姐別說兩三件,就是兩三百件,我也依。“
不得不說,襲人這招實在是高,她對寶玉的心態把握得剛剛好。不至于讓他徹底死心,但又不能讓他毫無代價,他總得為自己應允些什么。
襲人道:“第二件,你真喜讀書也罷,假喜也罷,只是在老爺跟前或在別人跟前,你別只管批駁誚謗,只作出個喜讀書的樣子來,也教老爺少生些氣,在人前也好說嘴。”
其中襲人提到的第二個條件,便是讓寶玉假裝讀書,不管他喜不喜歡讀書,他要在老爺和別人面前裝出愛讀書的樣子。
為什么要假裝讀書?因為寶玉愛讀書,襲人作為丫頭也有功勞,老爺太太都知道是她的勸導有功,這無疑會為她加分不少。
一個懂事的丫頭,一個能引導少爺走上正途的丫頭,這多賢惠,日后她成為寶玉的姨娘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
02
襲人明里暗里讓寶玉讀書,真假都行,只要別被人看穿,表面文章也好。
襲人是這樣的人,殊不知寶釵也是這樣的人。
第三十二回襲人說過寶釵勸寶玉讀書的事。
襲人道:“云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
面對寶釵的勸學,寶玉很是反感,連個好臉色都不想給她,直接就走了。
到了寶玉挨打之后的第三十四回,寶釵也跟襲人似的,希望寶玉裝模做樣的假讀書。
當時襲人說起寶玉挨打,是因薛蟠吃醋在外亂說話引起的,寶玉怕寶釵多想,趕緊打斷了襲人的話。
寶釵聽說,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話相攔襲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這個形像,疼還顧不過來,還是這樣細心,怕得罪了人,可見在我們身上也算是用心了。
你既這樣用心,何不在外頭大事上作工夫,老爺也喜歡了,也不能吃這樣虧。”
寶釵這想法,和襲人如出一轍。
你可以不讀書,但是在老爺面前,在外人面前,你一定要裝作喜歡讀書的樣子。
對,哪怕只是做做樣子也好,這樣老爺就會喜歡了,自己也不會吃虧。
果然,有心機的人,想法都是一樣的。
襲人是這樣說的,寶釵也是這樣想的。
是否真的讀書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以為你喜歡讀書。
只要你能蒙混過關就是聰明人,聰明人自然就不會吃虧。
![]()
襲人寶釵不是大家口中公認最賢惠的嗎,怎么會有這種弄虛作假的想法呢?
這又有什么奇怪呢,要知道她們的賢惠之名就是這樣得來的。
她們為人行事,心中都是先有定論,而后才去行動。
每一步都不會無的放矢,每一步都有其的目的使然。
所以不管是真賢惠也好,假賢惠也罷,但表面上是一定要做出一副賢惠的樣子的。這樣在別人眼中就是賢惠的表率了。
就像她們的勸學,在眾人看來,不也是賢惠的一種表現嗎?
至于這賢惠之下是真情,還是假意,誰知道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