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八真
來源 / 節點財經
10月底的浦發銀行,迎來“雙喜臨門”。
一方面,浦發銀行500億元“浦發轉債”(代碼:110059.SH)在到期日前取得了99.67%的轉股率,相當于其僅支付1.63億元(剩余未轉股余額僅占發行總額的0.33%,以110元/張兌付),即將一只原本可能引發流動性危機的“黑天鵝”,消弭于無形。
另一方面,承接上半年的上行勢頭,浦發銀行再次交出“雙增”成績單,也是行業內少數幾家保持營、利正增的選手。
一、元氣恢復中
財報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浦發銀行實現營收13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5億元,增幅1.88%;實現歸母凈利潤3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6億元,增幅10.21%;資產總額繼續攀升至98922億元,距離10萬億大關近在咫尺。
深入分析,報告期內,浦發銀行利息凈收入896.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3.87億元。
浦發銀行提及,本期存款付息率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8個基點,凈息差降幅明顯收窄。
支出端,因為信用減值損失壓降近40億元,帶動營業開支較上年同期減少33.61億元。
這“一增一減”,對浦發銀行的歸母凈利潤起到顯著的助攻作用。
具體到Q3,浦發銀行營收417.21億元、歸母凈利潤90.82億元,對應同比增速0.31%、10.29%。
![]()
圖源:浦發銀行財報
對于這張進步有加的“答卷”,各方給予積極評價和充分認可,也反饋到資本市場。年初至今,浦發銀行的股價漲幅超15%。
然而,若回溯該行的成長軌跡,便不難發現——當下的這出“高光時刻”,并非征程的終點,而僅是浦發銀行逐步恢復元氣、重塑競爭力過程中的一段關鍵步履。
事實上,早在2016年前三季度,浦發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就突破400億元。
但自2021年起,囿于宏觀經濟深度調整,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持續下探,政策強調支持實體經濟(減費讓利)等因素,疊加自身過重的資產質量歷史包袱,浦發銀行步入“下坡道”。
2021年-2023年,浦發銀行的營收分別為1910億元、1886億元、173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0億元、511.7億元、367億元,均呈逐年萎縮狀態。
其中的2023年,營收降幅達到8.05%,歸母凈利潤更是驟縮28.28%,也一舉把浦發銀行的盈利回撤到十年前的水平。
![]()
2024年,浦發銀行雖然展現出回暖復蘇的姿態,但無論是營收,還是歸母凈利潤,距離此前巔峰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二、資產質量:縱向改善,橫向承壓
業績彰顯韌性之余,浦發銀行的資產質量也進一步改善。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9月末,浦發銀行不良貸款余額729億,比上年末減少2.65億元;不良貸款率1.29%,比上年末下降了0.07個百分點。
同時,本期撥備覆蓋率為198.04%,比上年末拔高超11個百分點,創出自2016年起新高。
拉長視線,從2020年到2024年,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1.73%下行至1.48%,并繼續下行至2024年的1.36%。而在此前2019年,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度高達2.05%,2017年甚至飆到過2.14%。
相關核心指標的“雙降”局面和數據趨勢印證,浦發銀行資產質量持續向好,且資金“安全墊”加厚,風險抵補能力有所增強。
![]()
但不容忽視的是,橫向與同業角力,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處在高位,撥備覆蓋率則相對較低
截至2025年9月末,股份行陣營中的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94%、1.16%、1.08%,撥備覆蓋率分別為405.93%、204.16%、227.81%。
另外,有業內人士指出,浦發銀行今年中報披露的階段三貸款總額920.89億,但不良貸款只認定了736.72億,存在180億的缺口。而國有大行和優質股份行,所有三階段貸款都被認定為不良貸款。
簡單計算,浦發銀行中期階段三貸款撥備覆蓋率為65%,雖較去年有所提升,但仍遠低于頭部選手90%左右的水平,凸顯其潛在風險,也隱含未來利潤調整壓力。
《節點財經》獲悉,階段三資產是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中的最高風險等級,指存在客觀減值證據的資產,需全額計提預期信用損失。根據2023年監管新規,逾期超90天的資產必須歸入階段三,與不良資產基本對應。
三、內控漏洞亟待補齊
資產質量橫向對比的承壓狀態,其實也具象在浦發銀行的內控層面。
很具“反差萌”的是,10月底,浦發銀行不光“雙喜臨門”,還喜提一張千萬級的巨額罰單。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處罰通告顯示,因在相關互聯網貸款、代銷等業務管理環節存在不審慎問題,浦發銀行被重罰1270萬元,相關責任人被處以警告并罰款7萬元。
![]()
圖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浦發銀行的這張罰單,恰好降臨在助貸新規落地首月。
據《節點財經》粗略梳理,今年以來,浦發銀行多次被監管出示“黃牌”,共收到13張罰單,至少5張為百萬級以上大額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超過2100萬元。
7月,因以不正當手段發放貸款、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浦發銀行被處以罰款245萬元;同月,浦發銀行重慶合川支行因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金融統計管理規定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處以117.5萬元罰款。
6月,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浦發銀行鄭州分行被央行罰款100萬元。
4月,因貸后管理不到位、個人消費貸款管理不到位、違規處置不良貸款等行為,浦發銀行安陽分行被罰245萬元,7名員工一同遭到處分;
1月,涉及項目貸款貸前調查缺失、貸后管理失職及個人貸款資金被挪用等“老毛病”,浦發銀行泰州分行被罰款105萬元。
頻頻被監管“打板子”,暴露出浦發銀行內控層面的不足,特別是類似問題反復出現,說明總部合法守規的要求未能有效傳導至分支機構,整改措施未落到實處。
換言之,浦發銀行的合規文化始終飄在半空,未能真正落地生根。
對浦發銀行而言,拿到這份流露暖意的三季報,還遠沒到松口氣的時候。若想重返山巔,其在修復報表“面子”的同時,更需扎緊內控的“里子“,嚴守底線,筑牢管理籬笆,讓合規從紙面落到地面。
*題圖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