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正看不好了,那就給我拉回去埋了吧……”
十一年前,當方阿姨說出這句絕望的話時,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小細胞肺癌,一次化療就讓她痛不欲生,她不想因為自己,拖垮了整個家。然而,十一年后的今天,她不僅好好地活著,還能和家人一起在鄭州奮斗,享受著平淡卻幸福的煙火生活。這中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
時間回到2013年3月,方阿姨開始咳嗽,起初以為是小事,但對癥治療總不見好,反而越來越重。到了12月初,她臉部疼得整夜睡不著,第二天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如同晴天霹靂——“肺占位,縱膈淋巴結轉移”。
家人不敢耽擱,立刻陪她趕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最終,診斷書上冰冷的字眼確定了病情:(左肺)小細胞肺癌。醫生解釋說,這種類型的肺癌惡性程度高,發展快,通常不適合手術,但對化療比較敏感。
治療方案很快定了下來——化療。可僅僅做完第一次化療,劇烈的反應就讓方阿姨幾乎垮掉。“體虛乏力,雙腿酸痛,完全不能動彈,夜里天天做噩夢,飯是吃一口吐一口。”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她仍然心有余悸,“好像就沒救了一樣。”
![]()
身體上的痛苦,疊加對家庭的擔憂,讓她陷入了深深的絕望。那時,兒子才7歲,女兒正準備高考,家里本就不寬裕。“我生病又不能干活了,家里能有幾個錢?不想最后落得個人財兩空……”她甚至萌生了放棄治療的念頭。
就在方阿姨想要放棄的時候,她的女兒站了出來。醫生當時曾告訴家屬,患者可能最多活一年半。女兒抱著母親痛哭,說什么也不肯放棄。她開始四處打聽,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的袁希福院長。
2014年元旦,女兒獨自打車趕到希福醫院,她沒有貿然帶母親前來,而是先實地考察,找那里的病友和家屬了解真實情況,又向醫生做了詳細咨詢。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她下定決心,要帶母親來試試。
可當女兒把想法告訴方阿姨時,卻遭到了強烈的抗拒。最終,在女兒的苦苦勸說下,2014年1月3日,方阿姨勉強同意,找到了袁希福院長,開始對癥服用中藥。
轉折,在服藥10天后開始出現。方阿姨的食欲好轉了,能吃下東西了,身體也感覺好受了一些。緊接著,她進行了第二次化療。讓她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這次化療的副反應明顯減輕了。就這樣,邊喝著中藥邊化療,方阿姨最終順利完成了所有的化療周期。
化療結束后,她依然堅持服用中藥。之前出現的四肢麻木漸漸減輕,左耳的疼痛范圍縮小,體重也慢慢增加了,身體在一點點地恢復元氣。
![]()
2015年3月8日復查,結果顯示她肺部未見明顯異常。這個好消息讓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氣。
病情穩定后,方阿姨又想起了家里的經濟壓力,她心疼女兒,想讓女兒繼續讀大學,甚至想自己停下中藥省錢。女兒得知后,含著淚對她說:“這家里沒你,哪還像個家?你要是不看病,這學不上也罷!”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方阿姨。她終于想通了,自己的健康,才是這個家完整的根基。
從2016年開始,方阿姨進入了每年春秋兩季用中藥鞏固調理的階段,生活也基本恢復了正常。她閑不下來,種地、養雞養鴨養羊,甚至還能出去打點零工。
![]()
在2019年12月的一次回訪中,袁希福院長來到了方阿姨家。她的鄰居羨慕地說:“身體恢復以后可能干了,自己家地種得好,沒活兒了還出去給別人干活呢!”袁院長離開時,方阿姨硬是塞給他一袋自己種的新鮮菠菜,那份質樸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十一年過去了。在2024年4月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舉辦的一次公益活動中,方阿姨分享了自己的近況,她滿足地說:“可好啊,一大家子都搬到鄭州了,女兒也買了房子,家里人都有活干,都能掙錢。我能活到現在,啥也可滿意。”
![]()
從當初那個被病痛和絕望折磨、想要放棄的生命,到如今兒孫繞膝、為幸福生活繼續奮斗的母親,方阿姨這十一年的路,走得艱難卻無比值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