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非G20峰會還沒正式開始,俄羅斯就提前搶了。
當地時間11月4日,普京簽署決定總統辦公廳的副主任奧列什金帶隊參加G20峰會。這一次,普京不僅不來,連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沒出現在名單上。
規格一下子降了幾個級別,與此同時,這說明普京跟特朗普不大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進行會晤了,這一來一回,把俄、美、烏、南非幾方的微妙關系都照了個底朝天。
![]()
南非沒給保障,俄羅斯不給面子
俄羅斯這次是對東道主南非的一次有意識的回應,2023年,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發出了逮捕令,南非作為該法院的成員國,理論上有義務配合執行這個逮捕令。
也就是說,如果普京前往南非,南非政府可能就會“依法行事”。
這對克里姆林宮來說,無異于一種潛在威脅。畢竟,作為一國元首,出訪需要的不只是禮儀上的歡迎,還得有法律上的明確保護。
![]()
2023年的金磚國家峰會,普京就因為這個原因沒有親自出席,改由外長拉夫羅夫代表。
到了2025年,俄羅斯干脆連外長都不派了,直接由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奧列什金帶隊。
這種安排在外交層面幾乎等同于“冷處理”,既不完全缺席,但也不在乎場面。克里姆林宮這個選擇,其實就是在告訴南非,既然南非不能明確保障俄羅斯國家元首的安全,那就別指望俄羅斯再給面子出席。
這也反映了俄方現在的基本立場,不在對方不明確表態的情況下參與高規格外交活動。
![]()
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奧列什金
俄羅斯不愿意在法律風險不明的背景下冒險,更不愿意在象征意義如此強的多邊場合中顯得被動。
俄方不想被“借臺唱戲”
除了對南非的態度,普京這次“人不到場、姿態到位”的操作,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那就是不給美國和烏克蘭任何可乘之機。
G20作為多邊平臺,本來就是各國高層互動的熱門場合。
特朗普與普京此前約定的會晤被擱置了,而明年的G20峰會將會在美國舉行。可現在,美俄的關系仍然緊張。
![]()
俄羅斯方面顯然有自己的盤算,普京不去這次的G20峰會就是一個信號,若是特朗普仍然這樣下去,那么明年的G20峰會普京也未必會去。
美國在軍事援助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經濟及外交孤立上的力度并未減弱,因此這既是對美方現在對俄政策的不滿,也是在戰略上避免被美國主導議程。
更重要的是,俄方還擔心烏克蘭會借機插入議程。如果這次烏克蘭高層也被邀請出席,俄方與烏方高層“偶遇”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這正是普京要避開的情形。
![]()
普京一向強調外交談判要有“層級控制”,也就是說,什么級別的人談什么話題,要由俄方掌控。
如果在多邊場合中與烏克蘭高官出現非正式接觸,俄方可能會陷入被動,甚至讓烏克蘭方面借機制造“對話正在進行”的印象,從而影響戰場態勢或國際支持。
不來不等于退場,核武授勛釋放強硬信號
當地時間11月4日當天,克里姆林宮還安排了一場高規格的授勛儀式。
![]()
普京親自為參與“海燕”核巡航導彈和“波塞冬”核魚雷研發的技術團隊授勛,這種安排顯然是一種配套動作。
俄羅斯雖然低調出席G20,但并沒有選擇沉默。通過這場授勛,普京向外界釋放出的信號很明確,俄羅斯雖然暫時不在外交場上高調發聲,但在安全和戰略層面絕不會退讓。
這兩種武器的共同特點是射程遠、威力大、技術復雜,被俄羅斯官方描述為“具有全球覆蓋能力”的戰略威懾工具。
![]()
授勛本身不僅是對技術團隊的認可,更是一次有意的政治表態。克里姆林宮想告訴世界,尤其是美國,如果不能在關鍵議題上讓步,比如停止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武器,那俄羅斯就會繼續強化自己的威懾能力。
這種公開授勛的做法,其實也是一種“外交語言”,當對話渠道被堵住,俄羅斯就通過展示軍事能力來強調自己的底線。這不是單純地展示力量,而是一種結構性的反制。
從俄方的視角看,如果美國不能在制裁、武器援助、領土爭議等核心問題上做出實際讓步,那就沒有必要進行任何象征性的“見面會”。
![]()
外交降級背后,是一場“姿態之爭”
從整體上看,俄羅斯這次的做法并不是簡單的“回避”或“冷淡”,而是一種有目標、有策略的外交姿態。
通過降級參會、強化軍事實力展示,俄羅斯想表達的并不復雜,在關鍵問題上不妥協,對外關系要以實際利益為前提。
普京不打算出席G20,并不代表俄羅斯退出國際舞臺,反而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參與。與其在一個沒有保障的場合被動應對議題,普京更愿意通過控制參會層級、掌握節奏,來保留最大程度的靈活性。
![]()
同時,這種做法也在對外釋放一種信息,如果西方國家的基本態度不變,俄羅斯就會繼續采取“選擇性參與”的策略。既不會完全退出多邊機制,但也不會配合任何明顯不對等的安排。
G20成了分歧放大的放大器
普京的決定,不是一次簡單的外交選擇,而是現在美俄關系的一個縮影。俄羅斯不想在不被尊重的前提下參與國際對話,美國也沒有表現出愿意做出實質讓步的意愿。
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上看,所謂的“特普會”至少在本年度內難有進展。俄羅斯在關鍵問題上仍然堅持底線,而美國則更傾向于通過平臺推進自己的議程。
![]()
接下來,如果美國繼續在烏克蘭問題上推進遠程武器援助,俄羅斯是否會進一步降低參與國際機制的意愿?而像南非這樣的國家,在夾在國際法義務與大國外交之間時,是否還能保持平衡?
這些問題都沒有明確答案,但都已經被放在了現實議程上。俄羅斯的態度,已經通過普京缺席說得很清楚了。
參考信息:
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奧列什金將率團出席南非G20峰會——央視新聞2025-11-04 22:59
普京:“海燕”和“波塞冬”兩款武器裝備可保數十年戰略平衡——環球網2025-11-05 09:4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