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個做心理咨詢的博主講的一件事。
一個女孩總認為母親不愛她,心里一直感到很受傷。
當她長大成人以后,有一天忽然明白,母親不是不愛自己,而是她的能力太有限了,她為生活殫精竭慮,僅僅為活下去,就耗盡她一生所有的精力。
“僅僅為活下去,就耗盡她一生所有的精力”,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我不得不深思這個問題。
![]()
我在鄉村長大,經歷過勉強能吃飽的年代,見過不少僅僅為活著就榨干精力的人。
那些一輩子也沒有離開過貧瘠土地的老人,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幫助父母干農活,等到漸漸長大,就成了壯勞力。娶妻生子以后,更是像一頭老牛一樣,背負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不僅養活兒女,還要趕著牲口去鄉里交公糧。
等他們七八十歲了,仍然佝僂著身子,盡其所能地在田間地頭勞動。他們每個月只有100元的生活費,沒有能力去謀求活著以外的其他樂趣。
在我的印象里,家鄉的長輩們表情木訥,拙于表達,當兒女的又能從他們那里得到多少愛的撫慰?
我的母親就是一個活得極其艱難的人。我的外公曾經在天津做生意,很有錢,在家鄉也沒少做挖井修路之類的公益。日軍占領天津后,外公的生意破產,一病不起離開人世。外婆帶著兒女回到家鄉,孤兒寡母遭歧視冷遇,勉強維持生計。
父母結婚后,生了六個子女,辛辛苦苦拉扯長大。記得小時候,家里一年到頭吃窩頭咸菜,只能等到年夜飯,才能吃到一次燉肉。
母親和父親感情不好,在我記憶中常常生氣。等我上初中的時候,母親在一次生氣之后,再也沒有活下去的力量。
母親之死,給我的生命帶來極痛的創傷。她去世的時候還不到五十歲,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鄉村生活還是很落后。她一生窮苦,甚至沒見過電視,沒見過洗衣機電冰箱。
![]()
我們今天的生活,母親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在人生的中途,她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貧窮的人為活著耗盡一生的精力,有錢人同樣也難以擺脫這樣的命運。
我認識一個開金店的老板,擁有多家連鎖金店。但他重病在床的時候,好幾個女人帶著孩子在他病床前爭家產。他心力交瘁,絕望死去。
我想,人為什么活著要耗費所有的精力?如果說為衣食勞碌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那更重要的原因是來自人的罪孽,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算計和傷害。
以色列古諺說,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相互計較的生命痛苦而干枯,彼此相愛的生命喜樂而豐盛。
人的生活如果沒有愛,就一定活得極其艱難,人與人之間的計較和內耗,一定會耗盡一生所有的精力。
很喜歡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寫的小木屋系列作品。羅蘭的父母是來美國謀生的清教徒移民,他們帶著三個孩子,在艱苦的環境里打獵拓荒,艱難生存。但因為他們的虔敬信仰,這個貧窮的家庭里充滿愛和希望。
![]()
愛的力量來自生命的活水。有了愛的活水,不管清貧還是豐富,不管缺乏還是有余,都有喜樂和平安。
一條河流之所以會干涸,是因為源頭失去了泉水。一個人的精力之所以被榨干,是因為他的生命沒有活水的供應。
那位來自拿撒勒的圣者說,我所賜的水要在人的里面成為泉源,直涌到永生。
人生的意義不就在于連于這生命的活水嗎?愿你得著這活水,活出豐盛的愛和平安,給身邊的人帶來安慰和祝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