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青島老臺東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臺東人。我出生在臺東,長在臺東,上學的啟蒙階段也是在臺東,可以說老臺東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都十分熟悉。
我是1995年在臺東的順興路小學上的小學,當時正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那時全國的各大電影制片廠都拍攝了不少抗日題材或者反法西斯題材的影片,因此學校里就三天兩頭地組織去電影院觀看。因此,我對影劇院的了解也就是從1995年上小學一年級開始的。
因為順興路小學的大致方位正好處于臺東的中心區域,所以當時學校里組織觀看電影、話劇等無非是就近選擇。因此臺東地區的三大影劇院遵義劇院、臺東電影院、大光明電影院也就成了首選,對這三所影劇也是從此時開始了解的。
一、遵義劇院
遵義劇院是臺東三大影劇院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原址位于市北區的福寺路4號,原臺東市場樓的東側,建筑面積2651平方米,擁有1305個座席(樓下821個,樓上484個)。
![]()
曾經的遵義劇院
1928年,臺東的商業市場開始營業后,其東南角建了一座小型戲園,名為“同樂茶園”,上演京劇和一些地方戲,以供平民之娛樂。隨后改為東鎮商業舞臺,演出各類京劇和評劇。1939年9月轉由呂耕三、王逸塵、趙蘭亭等人合伙經營,并更名為“光陸戲院”。1951年4月,由青島市文教局接管,1966年正式改名為“遵義劇院”。
要說我人生當中的第一部電影那就是在遵義劇院觀看的,1995年9月,那時我剛剛上小學一年級,表哥帶我去遵義劇院觀看了根據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改編、由王家衛執導的《東邪西毒》,當時剛剛上學啥也看不懂,只記住了里面武俠的打打殺殺。
![]()
曾經在遵義劇院觀看過的電影《東邪西毒》、《空中大灌籃》
緊接著,學校里組織到遵義劇院觀看了一場話劇演出,不是整篇的話劇,而是由眾多的話劇短篇組合而成的,其中大部分內容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記得其中有一段是關于火警消防的。
后來,學校還組織在遵義劇院觀看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時期由青島話劇團主演的兩部經典兒童話劇《我愛我班》、《陳小虎》。
1998年春節期間,表哥表姐又帶我去遵義劇院看了由NBA巨星邁克爾?喬丹主演與華納著名動畫形象兔八哥、達菲鴨等進行籃球比賽的電影《空中大灌籃》。
遵義劇院畢竟只是劇院不是電影院,因此在這里觀看的大部分都是話劇、戲曲等演出。
![]()
在遵義劇院看過的話劇《我愛我班》劇照
記得學校里每次去遵義劇院看演出時,都是從劇院的正大門進入,演出結束后,劇院為了使人流及時疏散,往往都是打開劇院禮堂的兩個安全出口讓觀眾離開。從安全出口出來以后,迎面正好就是臺東利群大酒店,一樣就能望見酒店的兩個觀光電梯,這一當時比較稀罕的光景往往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2003年,臺東三路商業圈進行改造,七十五歲的遵義劇院隨著老臺東市場樓一起被拆除。隨著臺東萬達商業樓的崛起,這座老青島曾經的第二大劇院就此灰飛煙滅。
![]()
遵義劇院曾經的大體位置
二、大光明電影院
大光明電影院原址位于市北區臺東一路53號,始建于1953年,與遵義劇院隔臺東一路斜相望。是青島解放后臺東一路上的第一座新建筑,同時也是青島解放后市區內新建的第一座電影院。
![]()
圖一、圖二:1990年的大光明電影院(王挺老師拍攝);
圖三:2002年的大光明電影院(吳正中老師拍攝);
圖四:2008年的大光明電影院(王挺老師拍攝)
大光明電影院不僅是臺東三大影劇院里最高檔的一個,而且在整個青島市的所有電影院里也是能排得上前四名的電影院(當時在《青島晚報》的電影院上映欄里,大光明電影院的排名是僅次于安徽路上的銀海電影公司、中山路上的紅星電影院和中國電影院的)。總共擁有1029個座席(樓下196個、樓下833個),并配備了當時電影院里少有的豪華軟座包廂。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故事片《暗礁》中有一組鏡頭恰恰是在大光明電影院的前廣場取的外景。
![]()
1978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故事片《暗礁》中的大光明電影院鏡頭
小時候每次路過臺東一路的大光明電影院前都會被其門樓上新進上映的影片的巨幅宣傳海報所吸引。記得印象最深刻的一幅海報就是1995年長春電影制片廠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拍攝的戰爭題材影片《七七事變》的海報。
在大光明電影院觀看的第一部電影是小學組織觀看的二戰題材電影《紅櫻桃》。這是一部以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在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留學的部分中國革命者后代的真實經歷改編的影片。但遺憾的是影片幾乎全部都是用的俄語和德語對白,盡管有中文字幕,但剛剛上一年級打字不認識幾個,究竟描述的是啥內容也看不明白,又是只能是看熱鬧了。后來學校還組織在大光明電影院觀看了1965年上映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經典影片《雷鋒》和由畢彥君、濮存昕、丁嘉麗、李亞鵬主演的故事片《少女的紅發卡》。
上了初中之后,初一上半學期即將結束時,學校在大光明電影院包場舉辦了年終總結大會并進行了文藝演出,大會和演出結束后,又專門放映了2001年馮小剛執導的賀歲影片《大腕》。
初一下半學習,學校又專門組織去大光明電影院觀看了由奚美娟和陳思誠主演的電影《法官媽媽》,這是陳思誠的處女作,當時他還是中央戲劇學院大三的一名學生。
![]()
曾經在大光明電影院看過的電影《七七事變》、《紅櫻桃》、《雷鋒》、《少女的紅發卡》、《大腕》、《法官媽媽》
后來,在不景氣的電影院行業的影響下,加上自身硬件設施的老化,隨著遵義劇院的拆除,新建成的萬達影院的沖擊緊接而來。致使大光明電影院迅速蕭條,終于在2008年的3月停止放映。
2014年8月31日,停映多年的大光明電影院經過改造升級之后重新營業。雖然仍繼續保留了原名稱,在左邊建筑上還標注著“大光明電影院”的字樣,但卻成了一半放映廳、另一半量販式KTV的混合業態。
最終仍然因經營問題而導致全面停業,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光明電影院徹底走向了沒落。
![]()
如今的大光明電影院
三、臺東電影院
臺東電影院,位于市北區云門一路(現在很多年輕一代的青島人根本就不知道此路的路名了)28號,始建于1939年,當時名為“慈光電影院”。1964年,青島市文化局撥專款對慈光電影院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升級,并更名為“臺東電影院”,樓上樓下的坐席達700個。十年特殊時期,曾改名為“反修電影院”,1980年恢復“臺東電影院”名稱。1991年,臺東電影院又改造為一個大放映廳和兩個小放映廳。
![]()
曾經的臺東電影院
因為臺東電影院離著啟蒙母校順興路小學的路程最近,所以上一二年級的時候觀看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在此,而且每次都是步行前往步行返回。那個階段觀看的影片基本上也都是清一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題材的影片。
記得剛剛邁入一年級大門的時候,學校就在臺東電影院組織觀看了吳子牛導演執導的南京大屠殺題材影片《南京1937》,這也是我在臺東電影院所觀看的首部電影。通過該片第一次知道了1937年12月的那場慘烈的南京保衛戰,以及南京失陷之后日軍在南京犯下的那令人發指的野獸行徑、滔天罪行!仿佛聽到了那30萬同胞在血泊之中的恐怖呻吟!
緊接著,學校又組織觀看了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經典抗日戰爭題材影片《敵后武工隊》。相比上一部凄慘壓抑的《南京1937》,《敵后武工隊》的確是讓人看了比較解氣。但如果按今天的影視劇評判眼光來看,《敵后武工隊》在劇情制作上的確是多少有一些“抗日神劇”的鼻祖了。
有趣的是,觀看《敵后武工隊》時,由于剛剛上學識字不多,所懂的道理也不多,不明白武工隊的“武工”是“武裝工作”的簡稱,只單單從字面上相當然地認為“武工”就是指武術和功夫的那種“武功”。再加上劇中武工隊的隊員們打鬼子的時候各個都是身懷絕技、身手不凡。七八歲年齡段的小男孩們正好是最調皮搗蛋的時候,也同時都有著“功夫情節”。所以在觀看完《敵后武工隊》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經常在學校里模仿劇中的武工隊隊員,動不動就說“我們是武工隊的”,還把同學比作是日本鬼子, “嘿哈、嘿哈”地瞎比劃著武術動作在校園里你追我趕、胡打胡鬧。
![]()
曾經在臺東電影院看過的電影《南京1937》、《敵后武工隊》、《魔鬼發卡》、《綁架童心》、《飛虎隊》、《挺進中原》、《劉胡蘭》、《天生膽小》、《離開雷鋒的日子》
上了二年級之后學校又先后在臺東電影院組織觀看了根據劉知俠的長篇革命小說《鐵道游擊隊》改編,峨眉電影制片廠和香港永盛電影公司聯合拍攝,由李雪健、張豐毅、王志文、劉威、潘長江、陳小藝等全明星陣容出演的抗日戰爭題材影片《飛虎隊》,峨眉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根據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史實改編的戰爭影片《挺進中原》,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由吳軍、劉佩琦主演的故事片《離開雷鋒的日子》和山西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經典革命題材影片《劉胡蘭》(記得當時學校組織包場看電影的團體票基本上都是一塊二,但《劉胡蘭》卻是一塊五)。
后來學校還在臺東電影院先后組織觀看了那個時代著名的童星宮傲主演的兒童喜劇影片《綁架童心》、杭州娃哈哈集團贊助拍攝的兒童影片《魔鬼發卡》還有梁天與葛優主演的喜劇影片《天生膽小》。
記得當時每天放學都會在威海路上的公交車站(如今威海路上的婦女兒童用品商店前)等車,而公家車站隔著威海路能一眼從威海路工商銀行大樓(現在的威海路同仁堂)和青島交通銀行市北一支行大樓之間的夾道看到臺東電影院及其門樓上懸掛的新放映電影的巨幅宣傳海報。記得《紅河谷》、《孤兒淚》、《埋伏》、《再生勇士》這些影片最早都在威海路公交車站上等車時隔著威海路望見臺東電影院門樓上的宣傳海報知道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隨著設備陳舊、市場變化等種種原因,臺東電影院走向逐漸蕭條沒落,最終停止了放映。
臺東電影院停止了放映后,原建筑雖然至今還在,但先后改為了KTV、飯店、旅館、美容院等場所,電影院的功能已經全部徹底消失。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臺東電影院老建筑北側不遠處就是老臺東依然還在繼續營業的一家著名老字號小吃店——萬聚和壇子肉、豆腐腦。
![]()
如今的臺東電影院
其實老臺東除了遵義劇院、大光明電影院、臺東電影院這三大耳熟能詳的影劇院之外,位于順興路與昌邑路的交界處的原臺東區政府的大禮堂(如今的市北劇場)也時常放映電影、進行戲劇演出,老百姓俗稱為“臺東大禮堂”,附近的居民直接叫“臺東區委會堂”。因為我祖父家就在臺東大禮堂斜對面的昌邑路3號大院,所以當時臺東大禮堂只要一放電影或者進行演出,我也尾隨著家里的長輩們一本正經地進禮堂觀看,演出結束后還裝模作樣地學著大人們進行鼓掌。
![]()
曾經的臺東大禮堂,如今的市北劇場
如今,老臺東的三大影劇院因為時代的發展進步,全部走向了沒落直至銷聲匿跡,被時代前進的車輪所淘汰。但這畢竟是承載了幾代老臺東人、老青島人多年的記憶。也為我的童年、少年時代增添了不少童趣。因此,謹以此文回憶一下老臺東三大影劇院的往昔輝煌歲月,也算是以此慰藉我這位老臺東人以及更多的老臺東人的美好眷戀!
作者簡介:
石鑫,36歲,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函授本科學歷,八年軍隊服役史,目前在青島市公安局李滄分局工作,青島文史愛好者,二戰史愛好者,曾參加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2023年度、2025年度年會。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