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起,廣深兩地最快57分鐘直達、最短發車時間5分鐘一班!11月5日6時06分,首趟按時速200公里運營的C7001次動車組列車從廣州東站平穩開出,標志著廣深城際鐵路提質工程全面建成,同步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廣深城際鐵路起自廣州站,經廣州東、廣州新塘、東莞、常平、樟木頭、平湖,終至深圳站,全長147公里,連接廣州、東莞、深圳3座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
速度更快:
最高時速提至200公里,車次更密
多年來,廣深城際鐵路以時速160公里運行,運能潛力未能充分釋放。此次提質后,本線最高時速提升至200公里,運能釋放與時效優化成效顯著。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客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11月5日起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178列,平均每13分鐘1列,高峰時段最短間隔5分鐘開出1列,形成密集發車網絡。
其中,廣州東至深圳站間安排開行直達列車38列,13時至19時高峰時段平均每半小時1列,最短旅時降至57分鐘,較此前減少3分鐘,有效緩解高峰客流壓力;廣州東至福田站間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36列,較提質前增加8列,精準匹配兩地商務通勤與民生出行需求。
此外,廣深城際在光明城站日均停靠由31列增至47列,將更好服務十五運會深圳光明區分會場賽事;在廣州新塘站日均停靠達140列,新增停站17列,將進一步集聚珠三角城際換乘客流。
票制創新:
最低為公布票價的7.5折
廣深城際鐵路提質后繼續實行市場化票價機制,根據客流情況分席別設定不同折扣票價,最低為公布票價的7.5折。針對商旅、通勤等高頻出行旅客群體,在廣州白云站至深圳站區間推出定期票產品,30日/60次定期票最低可享6.2折。以廣州東到深圳站二等座為例,30天60次定期票最高可省1782元,優惠幅度達38%。
單次票服務同步優化,購買廣州白云站至深圳站區間單次票的旅客可乘坐所購車票當日的任意一趟列車,無需提前取票,憑身份證或購票二維碼即可直接進站,實現“即到即走”的公交化通行。
串珠成鏈:
穗莞深36.8%的區(鎮)覆蓋率
作為國家高鐵網區域聯絡樞紐,廣深城際鐵路通過多個關鍵站點銜接多條國家高鐵干線,構建起“城際+高鐵”復合型交通網絡,實現大灣區內部與全國跨區域客流的高效轉換。以起始站廣州站為例,向北經京廣鐵路延伸至廣州白云站、廣州北站,向南經廣深城際鐵路到達樟木頭站后,由莞塘廣聯絡線、贛深高鐵、廣深港高鐵至福田站。
此外,廣州東站銜接廣汕、贛深高鐵,可前往贛州、南昌、上海及惠州、汕尾等地;廣州白云站接駁京廣高鐵,可直達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等南北向核心區域;深圳站連接廈深鐵路,可便利前往廈門、福州等東南沿海城市;深圳北站則通過立體換乘銜接廣深港、京港高鐵,可直達香港西九龍或北上銜接全國高鐵網。
提質后,廣深城際鐵路以“串珠成鏈”的模式,通過銜接多條高鐵,串聯穗莞深三地14個區(鎮)14座車站,36.8%的區(鎮)覆蓋率,讓旅客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出行服務。
作用
提升跨境便利性 縮短穗港時空距離
伴隨中國單方面免簽、深圳赴香港“一簽多行”政策實施及大灣區文旅活力釋放,羅湖口岸單日出入境客流已突破29.7萬人次,躋身全國前三,提質后的廣深成為跨境出行核心支撐。它與廣九直通車同根于百年廣九鐵路,2007年后分工更明確:廣九直通車擔當跨境普速任務,以2至3小時直達香港紅磡承接粵港跨境客運;廣深城際動車組列車服務穗莞深通勤,兩者共享廣州東站等樞紐。
2018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后,憑借48分鐘直達的優勢,大量分流廣九直通車客流。2024年7月31日,擁廣九直通車終止運營。而廣深城際依托深圳站與羅湖口岸無縫銜接,實現了廣州東站直通香港西九龍站,香港居民入境后也能乘其直達廣州城區,徹底替代了廣九直通車的功能。
作為傳承廣九直通車聯通香港使命的新通道,廣深城際進一步提升跨境便利性、縮短穗港時空距離,助力灣區人流高效流動與深度融合。
采寫:南都記者 鐘麗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