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想到,遭自己親手任命的兩名大法官“背叛”,難道全面關稅政策敗局已定?“特朗普案”已經正式開審,如果敗訴,美國對全球的全面關稅政策很可能被叫停,關鍵時刻特朗普選擇不去旁聽,表示“國家存亡在此一舉”,可能覺得有自己任命的大法官“撐腰”,結果或許對自己有利。但這次讓他沒想到的是,在最高法院的口頭辯論環節,就遭到了自己親手任命的大法官的“背叛”。
![]()
報道截圖
“特朗普案”已經移交美國最高法院進行裁決,當地時間11月5日,美國最高法院就特朗普大規模征收“對等關稅”的合法性,展開口頭辯論。這場長達兩個半小時的聽證會的結果,出乎特朗普意料,因為在最高法院的口頭辯論結束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遭遇重大司法挫折,一方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直接指出核心問題:“政府用這項法律對來自任何國家的任何產品,在任何期限內征收關稅。這一主張的依據‘似乎并不恰當’。”他強調,關稅本質上是“對美國人征稅”,這始終屬于國會的核心權力。
不僅如此,另一方面,特朗普也遭“自己人”“背叛”,他親自任命的大法官戈薩奇和巴雷特也對特朗普全球關稅政策合法性,提出了關鍵質疑,認為用“監管進口”這個短語,來賦予征收關稅的權力站不住腳。目前已有三位保守派大法官,質疑特朗普全球關稅政策合法性。
![]()
特朗普拒絕出席,稱“國家存亡在此一舉”
要知道,美國最高法院里總共就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其中3人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任命,算是自己的“護身符”,可以說,這場關稅命運,系于這三位大法官手上,如果遭親手任命的大法官背叛,那么結局可想而知,因為另外3名自由派大法官,他們肯定是大概率上反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
此前,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以7:4的投票結果裁定,該法律并未授權總統實施如此大范圍的關稅措施。特朗普的全面關稅政策正面臨法律、政治和經濟的多重挑戰。4月2日推出的“對等關稅”計劃,意圖對60多個貿易伙伴征收10%至41%不等的關稅,但這一政策從出臺之初就備受爭議。
在法律層面,特朗普援引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站不住腳,宣布國家處于“緊急狀態”,這一做法已經遭到司法質疑,被指責超越了總統權限范圍。而且就在10月30日,美國參議院以51:47的微弱優勢通過決議,要求取消支撐關稅的“國家緊急狀態”。值得注意的是,5名共和黨人倒戈支持該決議,這也進一步反映出,特朗普關稅政策連自己人都難以全力支持。
![]()
美國最高法院總共9名大法官,特朗普局面堪憂
而且經濟層面上,也并未給美國帶來實惠,關稅政策已開始產生反噬效應。參議院民主黨報告指出,關稅每年讓美國家庭多支出1500美元,而9月美國通脹率飆升至3%,創下去年5月以來新高。制造業不僅沒有如特朗普所愿回流美國,反而連續四個月減少崗位,總計流失4.2萬個工作機會。這些都是特朗普敗訴的“硬傷”。
大法官們將在數月內仔細研究雙方論點后作出最終裁決,雖然最高法院里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但最終如何裁決仍有巨大懸念。若特朗普政府敗訴,政府可能不得不退還此前征收的部分關稅,巴雷特大法官曾指出這可能演變成“一團糟”。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法庭文件中警告,如果最高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美國可能需要退還至少7500億美元。而即使特朗普在最高法院獲勝,他的關稅政策也將面臨政治層面的挑戰。參議院已通過決議反對其關稅政策,雖然眾議院可能攔阻,特朗普也放話要否決,但這都表明關稅政策在政治上面臨巨大阻力。
最高法院的裁決會在年底前出爐,華爾街的金主們正通過各種渠道游說特朗普,而無論最高法院如何裁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顯露出疲態,即使他在最高法院獲勝,但關稅政策也將面臨實際執行層面的諸多挑戰,關稅大棒已揮不動的事實,他不得不接受,還是那句話,最終的結果,特朗普可能不得不調整其關稅策略,最終大概率會在實際行動上向中方以及被加稅的各國讓步,但會希望能夠給他一個“面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