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美軍大規模向加勒比海調動艦機、對委內瑞拉形成半包圍之際,一條消息讓華盛頓措手不及。
![]()
美國媒體披露,來自中國的首個水上石油鉆井平臺已經抵達委內瑞拉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并開始作業。
據美國國防情報渠道透露,五角大樓高層在得知消息后,內部會議一度出現強烈分歧,一名負責加勒比海軍事行動的軍官甚至直言:“我們可能遇到大麻煩了。”
在美國情報部門的研判中,這個平臺的存在等同于一個“風險觸發點”,它的位置處于委內瑞拉最關鍵的能源心臟地帶,一旦軍事行動波及,極有可能被解讀為對東大海外資產的直接沖擊,這將迫使東大不得不在外交、經濟甚至安全層面做出反應。
![]()
正是這種可能性,讓美國戰略圈出現了顯著分歧,一部分鷹派人士認為,不能因為外部介入就放棄施壓,否則等于坐視對手在美國“后院”立足。
另一部分官員則警告,任何輕率行動都可能把原本的區域危機升級為國際性對抗,對華盛頓而言,這意味著未來任何軍事行動都必須考慮另一股力量的存在。
據公開資料顯示,馬拉開波湖被稱為“石油湖”,其儲量約500億桶,占委內瑞拉總儲量七成以上,過去一個世紀里,這里是美國能源巨頭的主戰場,美孚、雪佛龍等公司長期在此開采,幾乎掌握了委內瑞拉石油產業的命脈。
![]()
但隨著馬杜羅政府上臺、石油資產收歸國有,美國企業逐步撤出,西方制裁加劇了這種趨勢,使得委內瑞拉不得不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中方的鉆井平臺進入湖區,成為當地能源史上的第一次“外部東向合作”。
對委內瑞拉來說,這不僅是經濟層面的救命稻草,更是政治上的安全保險,能源一旦與大國綁定,就意味著風險的門檻被抬高。
而中國早已成為委內瑞拉石油最大的買家,今年以來,其日均進口量維持在40萬至50萬桶,占到委出口總量的85%,這已經不僅僅是貿易關系,而是深度依賴。在這種背景下,東大將鉆井平臺部署到馬拉開波湖,等同于從“顧客”轉變為“股東”。
![]()
所以在美國軍方內部,真正的擔憂集中在兩個層面。
第一,是戰略風險的擴大。五角大樓的既定作戰設想,原本假設委內瑞拉是一支“孤立的力量”,但隨著東大石油平臺的出現,這一假設被打破。
如果軍事行動可能觸碰到大國的核心利益,那么整個行動邏輯必須重寫,從一次區域性“懲罰性打擊”,變成可能牽連多方的戰略較量,這種轉變,將使美國軍方面臨巨大的政治和軍事成本。
另一方面是是外溢效應的不可控,美軍內部分析指出,東大近年來持續擴展遠洋能力,提出“保護海外能源通道和利益”的戰略方向。
![]()
加勒比海原本與這一戰略沒有直接關聯,但平臺的落地,為這種戰略提供了現實支點,若美軍貿然行動,很可能被對手利用為加強海外存在的理由,甚至在加勒比海形成長期駐點,這將直接沖擊美國在西半球的傳統優勢。
而且近段時間美國與多個拉美國家關系緊張,如果此次行動被解讀為“破壞能源合作”或“挑釁大國利益”,將可能加速地區內的反美情緒擴散,換句話說,一個針對委內瑞拉的軍事行動,可能引發整個拉美的政治動蕩。
![]()
正因如此,軍方高層在內部匯報中多次強調“行動要謹慎”,并提出必須在政治層面進行風險預判,換言之,美軍雖擁有壓倒性的軍事手段,但在是否要真正動用上,卻面臨比以往更復雜的戰略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