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寶子們!大家好,我是開心!
一到冬天,不少人就想著靠人參這類名貴藥材補身體,覺得貴的才有用。但其實冬天養(yǎng)生,更該跟著時令走,那些菜市場里常見的家常食材,不僅便宜實惠,還能溫和滋養(yǎng)身體,比人參更貼合咱們?nèi)粘5男枨蟆V嗅t(yī)常說 “順應(yīng)天時”,冬天講究 “藏”,就是要通過飲食把脾胃養(yǎng)好了,氣血補足了,身心都潤潤的,這樣才能安穩(wěn)過冬天。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種冬天必吃的家常食材,就算偶爾不吃肉,吃它們也能補得妥妥的。
冬季養(yǎng)人 TOP1:脆嫩蓮藕藏著大能量
說到冬天的家常滋補食材,蓮藕絕對要排第一,很多人都把它叫做 “冬季第一補”,可不是沒道理的。蓮藕吃起來脆嫩或粉糯,口感特別好,而且好處也多。它性子溫和,味道甘甜,冬天天氣干燥,吃點蓮藕能讓喉嚨舒服,胃里也暖暖的,還能幫著消化。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平時吃蓮藕,最大的好處就是低脂高飽腹。同樣的熱量,吃蓮藕比吃牛羊肉更扛餓,而且脂肪含量特別低,怕胖的朋友吃也沒負擔(dān)。比如做一碗蓮藕排骨湯,不用放太多肉,幾片排骨就能燉出鮮美的湯。燉的時候加幾片生姜去腥,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蓮藕吸滿了肉湯的鮮,咬一口粉中帶脆,湯汁清清爽爽,喝下去從喉嚨暖到肚子里,既補營養(yǎng)又不油膩。
除了燉湯,清炒藕片也特別好吃。把蓮藕切成薄片,搭配百合、胡蘿卜一起快炒,不用放太多調(diào)料,保持食材本身的清甜。這樣炒出來的藕片脆嫩爽口,還能保留里面的營養(yǎng),冬天吃著不膩,還能打開胃口。如果平時容易口干、覺得心里燥,那就試試涼拌藕片,把蓮藕焯水后過涼水,加一點姜絲和米醋,酸脆開胃,吃了特別舒服。
養(yǎng)脾胃就找它:粉糯山藥超百搭
冬天很多人容易沒胃口,消化也不好,這時候就該吃點山藥。山藥是出了名的 “養(yǎng)脾胃高手”,性子平和,味道甘甜,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吃了都能消化得很好。而且山藥做法多,怎么吃都不膩,是冬天餐桌上的 “百搭王”。
![]()
最簡單的吃法就是清蒸山藥。把山藥去皮切段,上鍋蒸 20 分鐘,拿出來直接吃,粉糯香甜,能吃到山藥本身的味道。平時可以把它當主食,替代部分米飯、面條,既頂飽又養(yǎng)脾胃,吃多了也不會覺得脹肚子。
如果喜歡喝粥,那山藥枸杞粥一定別錯過。把山藥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煮,快煮好的時候撒一把枸杞,再燜幾分鐘。粥煮得黏糊糊的,山藥在粥里變得軟軟的,枸杞的甜融入粥里,喝起來暖乎乎的,不僅能補氣血,還能讓肝腎更舒服,體質(zhì)弱的朋友冬天多喝幾碗,整個人都會覺得有精神。
要是想補充點蛋白質(zhì),又不想吃太多肉,那就做山藥燉雞。選半只嫩雞,切成塊,和山藥一起燉。雞肉不用多,少量就能提鮮,山藥吸了雞肉的香味,變得更軟糯,湯喝起來不油不燥,既能補營養(yǎng),又不會給脾胃增加負擔(dān),冬天喝特別合適。
平民燕窩不是吹:膠質(zhì)滿滿的銀耳羹
很多人覺得燕窩貴,吃不起,其實冬天想補膠質(zhì)、潤身體,銀耳就足夠了。銀耳煮出來滿是膠質(zhì),喝起來滑溜溜的,被叫做 “平民燕窩”,價格卻特別親民,家家戶戶都能吃得起。冬天天氣干燥,皮膚容易起皮,喉嚨也容易干,每天喝一碗銀耳羹,就能緩解這些不舒服,讓身心都潤潤的。
![]()
最經(jīng)典的做法就是銀耳蓮子羹。把銀耳提前泡發(fā),撕成小朵,和去芯的蓮子一起煮,煮到銀耳出膠,蓮子變糯,再加點紅棗和少量冰糖調(diào)味。煮好的銀耳羹黏糊糊的,蓮子粉糯,紅棗香甜,喝下去喉嚨特別舒服,還能幫著補氣血,晚上喝一碗,睡覺也會更安穩(wěn)。
如果冬天容易咳嗽、嗓子不舒服,那銀耳雪梨湯就很適合。把雪梨去皮切塊,和銀耳一起煮,不用放太多糖,靠雪梨本身的甜味就夠了。雪梨的清甜融入湯里,銀耳的膠質(zhì)讓湯變得濃稠,喝起來潤潤的,對嗓子特別好,就算是慢性咽炎的朋友,喝了也會覺得舒服很多。
冬天別少了這口甜:潤養(yǎng)水果吃對才好
冬天除了吃蔬菜,水果也不能少。但冬天天氣冷,直接吃涼水果容易不舒服,其實很多水果換種吃法,既能保留好處,又不會傷脾胃。這幾種 “潤養(yǎng)水果”,冬天吃正合適,能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還能緩解干燥。
![]()
梨是冬天的 “天然潤養(yǎng)果”,生吃的時候脆甜多汁,能幫著清熱。但怕冷的朋友可以把梨蒸著吃,把梨去核,里面放幾顆冰糖,上鍋蒸 20 分鐘,蒸好的梨變得軟軟的,甜味更濃,吃下去暖乎乎的,還能緩解咳嗽,冬天經(jīng)常吃特別好。
甘蔗也是冬天的常見水果,汁水特別豐富,咬一口甜甜的汁水流進嘴里,能幫著補充水分,還能清熱生津。民間有 “立冬食蔗齒不痛” 的說法,冬天吃點甘蔗,不僅能解饞,還能讓身體更舒服。不過甘蔗含糖量高,一次別吃太多,適量就好。
蘋果大家平時都常吃,但冬天直接吃涼蘋果,脾胃弱的人容易不舒服。其實把蘋果煮著吃就很好,把蘋果去皮切塊,和少量水一起煮 10 分鐘,煮好的蘋果變得軟軟的,酸甜味更濃,還減少了對腸胃的刺激,脾胃虛寒的朋友冬天吃也沒問題。
荸薺口感脆甜,像小馬蹄一樣,冬天吃特別爽口。直接生吃能嘗到脆甜的口感,但更推薦和雪梨、百合一起煲湯,把荸薺去皮切塊,和雪梨、百合一起煮 20 分鐘,湯喝起來清甜,荸薺吃起來粉糯,能緩解冬天的燥熱,還能補充營養(yǎng)。
不吃肉也夠營養(yǎng):這些食材補蛋白
冬天很多人覺得不吃肉就沒營養(yǎng),但其實很多家常食材也能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而且低脂又健康,就算偶爾不吃肉,吃它們也能滿足身體的需求,還不會覺得膩。
![]()
豆類及豆制品是很好的選擇,比如黑豆、紅豆、豆腐、腐竹這些。它們富含植物蛋白,還含有膳食纖維,吃了既能補蛋白,又能幫著消化。比如用豆腐炒菜,或者用腐竹燉菜,味道都很好。冬天煮一碗紅豆粥,甜甜的暖暖的,既能補蛋白,又能幫著祛濕,特別適合冬天吃。
菌菇類也是冬天的 “營養(yǎng)寶庫”,香菇、平菇、黑木耳這些,不僅味道鮮,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低脂肪高營養(yǎng),吃了能增強體力,還能幫著提高免疫力。比如冬天燉菜的時候放幾朵香菇,菜的香味會更濃;或者用黑木耳炒肉片(就算不放肉,炒雞蛋也好吃),口感爽脆,營養(yǎng)又健康,平時多吃點菌菇,身體會更舒服。
堅果也是補充營養(yǎng)的好選擇,核桃、杏仁、腰果這些,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 E,每天吃一小把,能補充能量,還能幫著滋潤身體。冬天出門的時候帶一小把堅果,餓了的時候吃幾顆,既能解饞,又能補營養(yǎng),特別方便。不過堅果熱量高,一次別吃太多,一小把就夠了。
冬季吃對有講究:這幾點別忽略
冬天吃家常食材雖然好,但也要注意方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它們的好處,讓身體更舒服。這幾點小講究,大家可以記一下。
首先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一樣,吃的食材也該不一樣。比如平時怕冷、容易手腳涼的人,可以適當吃點暖性的食材,比如山藥燉雞;而平時容易上火、覺得燥熱的人,就適合吃點銀耳、百合這些潤性的食材,這樣才能貼合自己的體質(zhì),吃了才有用。
其次要適度進補。冬天雖然需要補,但也不能吃太多,不然容易積食,還可能導(dǎo)致身體燥熱。比如吃蓮藕、山藥這些食材,適量吃能養(yǎng)身體,吃多了反而會增加脾胃負擔(dān)。如果覺得吃多了不消化,可以搭配點白蘿卜,比如燉肉的時候放幾塊白蘿卜,能幫著消食理氣,讓身體更舒服。
最后要注意烹飪方式。冬天更推薦用燉煮的方式,比如燉湯、燉菜,這樣能讓食材的營養(yǎng)更好地釋放出來,還能讓食材變得更軟爛,容易消化,吃了也暖身。盡量避免油炸,油炸的食材不僅油膩,還會流失營養(yǎng),冬天吃多了容易不舒服。
冬天養(yǎng)生不用跟風(fēng)追求名貴的人參,那些菜市場里常見的家常食材,比如蓮藕、山藥、銀耳,還有各種水果、豆類、菌菇,都是冬天的 “養(yǎng)生好幫手”。它們實惠又好吃,既能養(yǎng)脾胃、補氣血,又能潤身心,就算偶爾不吃肉,吃它們也能補得妥妥的。
平時可以每周吃 3-4 次蓮藕湯,2-3 次山藥粥,再搭配點銀耳羹和煮水果,偶爾吃點豆類和菌菇,這樣搭配著吃,營養(yǎng)均衡又溫和。再加上注意保暖,偶爾做點適度的運動,比如散步、瑜伽,冬天就能把身體養(yǎng)得好好的,安穩(wěn)又舒服地度過這個冬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