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雙快充口的設計,是不是雞肋?
普通的電車,只有一個“9孔快充”、一個“7孔慢充”,各位在充電的時候,可以自由選擇快充和慢充,比亞迪在23年首創了“雙槍快充”技術。
你可以理解為,在原本一個快充、一個慢充口的基礎上,多了一個快充口。
也就是“兩個快充口+一個慢充口”,比亞迪的雙槍快充在表面上看起來和其它品牌不一樣,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
就是在你去了一處比較空曠、閑置率較高的充電站時,你可以左邊插一個快充,右邊插一個快充,結果就是:充電速度更快。
比如說我們之前測過一臺騰勢(參數丨圖片),單槍快充的峰值功率在110kW左右,雙槍快充的峰值功率為180kW左右。
當然,這是在普通快充樁上測試出來的速度,很多人認為雙槍的充電速度會翻倍,其實并不是,我們也來來回回測了幾次雙槍快充的比亞迪產品,雙槍比單槍提速了大概50%左右。
數據可能有所偏差,但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
![]()
從技術上來說,比亞迪的雙槍快充的確是一種創新,想要充電速度快,不僅僅要看車輛本身,還要看充電樁。
比如說,你去一個只能提供120A最大電流的充電樁上,假設你的車輛是400V電車,單槍理論上的最大充電功率不到50kW。
如果插兩個快充槍,電流能提升到200A,那么充電功率就能提升到80kW,這個速度很快。
雙槍快充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弱化了在整個充電過程中充電樁的限制,一個充電樁提供的電流有限,那么我就上兩個。
![]()
充電功率kW是由充電電壓V和充電電流A相乘的結果。
比亞迪本身就有較高的充電電壓,無論是400V還是800V電車,都要比其他品牌的電車,充電電壓高出了10%左右。
如果在電流上還能吃的更多一些,那么充電速度必然就會更快,這是雙槍快充的核心優勢:解決了充電樁無法提供的大電流問題。
只要是雙槍快充的電車,去哪都能獲得“大電流”。
當然,從場景上來說,其實更多人日常充電都是7kW的交流電,一小時充7度電,一晚上10個小時充70度電,對于比亞迪來說足夠用了。
![]()
畢竟比亞迪的電車,電池包普遍不是很大,主要是比亞迪不想走大電池包策略。所以回歸到日常真正的使用場景中,雙槍快充的使用頻率不會很高。
當然,這是技術和場景上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分析人性化,我真的見過強占兩個充電樁的車主,左邊一個右邊一個,一臺車霸占兩個充電樁。
原因是:先到先得,想怎么充怎么充,又不是沒掏錢。
所以,雙槍快充這個東西也是素質考驗器,高素質人群不會在補能高峰期占用兩個充電樁,即便在技術上和行為上可以,但其也會為了整個場景考慮。
![]()
低素質人群則不會。
總的來說,技術沒錯,關鍵就在于此,比亞迪的雙槍快充只要能保證可靠性、穩定性和耐用性,就是一種關于充電速度的解題思路。
和800V高壓平臺、5C電池、超快充樁一樣,都是讓充電速度更快的一種技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