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商務部把稀土出口管制的范圍又擴大了,加了12種新東西。最狠的是那條線:但凡產(chǎn)品里有超過0.1%的中國稀土成分,出口就得申請許可。
很多人一看,哇,這是對臺制裁正式開打了嗎?
我得說,如果你覺得這才是“開始”,那你可能錯過了過去兩年最精彩的“前戲”。這哪是第一槍,這分明是看到對手(臺積電)已經(jīng)被盟友(美國)打得半跪在地,我們這邊順勢補上的“將軍”。
今天這局棋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那個被臺灣捧上“神山”的臺積電。它現(xiàn)在,正卡在懸崖邊上,岌岌可危。
![]()
“美國夢”還是“美國坑”?650億的亞利桑那“大工地”
咱們先把時間倒回2020年,那時候臺積電風光無限,宣布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計劃:赴美設廠。
地點選在亞利桑那州,沙漠里的鳳凰城。
這手筆有多大?前前后后三座工廠,累計投資砸下去高達650億美元。這可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筆外國直接投資。當時島內(nèi)一片歡呼,綠營媒體更是吹上了天,說什么“臺美關系史上最好”、“用芯片換保護”。
好了,現(xiàn)在是2025年10月。五年過去了。
那650億美元換來了什么?換來了一個“地表最貴大工地”。
根據(jù)媒體2024年的報道(現(xiàn)在情況并沒好轉),亞利桑那的工廠連一塊芯片都沒生產(chǎn)出來。錢燒著,工期一拖再拖。
臺積電給出的官方理由是:“難以克服臺灣地區(qū)和美國的工作文化差異”。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臺灣工程師能“爆肝”72小時連軸轉,美國工會和工人可不吃這套,到點就下班,活干得又慢又貴。
![]()
但這是真正的原因嗎?
咱們當作者的,得看透點。這事從根上,就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yè)行為。
一個企業(yè),會傻到把自己最先進的工藝、最賺錢的本事,搬到一個成本高、效率低、配套啥也沒有的沙漠里去嗎?
不會。除非有人拿槍指著你。
這背后,就是美國和民進黨當局聯(lián)手施壓的結果。美國要“掏空”臺灣,把“神山”搬到自己家后院,民進黨當局則拿這個當“投名狀”和“保護費”。
臺積電,就是那個祭品。
“盟友”的背刺:南京工廠的“E-ZPass”被沒收了
如果說亞利桑那的“大坑”是慢性失血,那美國在今年9月份的動作,簡直就是一刀插在臺積電的后背上。
就在上個月,美國官員通知臺積電,決定終止臺積電南京工廠的“驗證最終用戶”(VEU)資格。
這“VEU”是啥?
簡單說,就是一張“高速公路E-ZPass”。有了它,臺積電南京廠想從美國買關鍵設備、零件,打個招呼就行,非常便利。
![]()
現(xiàn)在,這張卡被沒收了。以后南京廠再想買個螺絲釘,對不起,請走人工通道,每一筆單子都要單獨申請許可,慢慢排隊等著審吧。
這一下,等于直接卡住了南京工廠的脖子。后續(xù)的升級、維護,全看美國人的臉色。
你看看美國這手有多黑:
它一邊在亞利桑那吸臺積電的血,讓它虧錢;一邊又在南京下絆子,不讓它在大陸這邊舒舒服服地賺錢。
這就是“兩頭抽水”。臺積電的“美國盟友”,比誰都狠。
關上的大門:ECFA的紅利,不能喂飽“白眼狼”
就在臺積電被美國“兩頭堵”的同時,大陸這邊在干嘛?
我們在“拆墻”。
![]()
不是拆自己的墻,是拆民進黨當局砌起來的“歧視之墻”。
這事也得從兩年前說起。2023年4月,中國商務部宣布,對臺灣地區(qū)針對大陸的貿(mào)易限制措施,啟動貿(mào)易壁壘調(diào)查。
這可不是“調(diào)查”那么簡單,而是我們把證據(jù)都拍在了桌上。
臺灣當局一邊享受著《海峽兩岸經(jīng)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ECFA)的巨大紅利,從大陸賺取天文數(shù)字的順差;一邊卻背地里搞小動作,禁止了大陸2455項產(chǎn)品進入臺灣,連半導體、農(nóng)產(chǎn)品、紡織品都卡。
說白了,就是我們拿你當同胞,給你好處(惠臺),你卻拿我們當錢包,轉頭就把從我們這賺的錢,拿去給美國當“保護費”,買武器,搞“認知戰(zhàn)”,妄圖“以武謀獨”。
天下哪有這種道理?
![]()
調(diào)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2023年12月),結論是:構成貿(mào)易壁壘。
那對不起了,同胞的善意不能這么被糟蹋。
于是我們看到,從2024年1月1日起,丙烯等12項臺灣產(chǎn)品,ECFA零關稅優(yōu)惠,取消。
到2024年6月15日,范圍再度擴大,又加了134個稅目
大家看懂這個邏輯了嗎?
大陸的“惠臺”紅利,是給臺灣民眾改善民生的,不是給“臺獨”分子拿去當炮彈錢的。
既然民進黨當局不肯把錢發(fā)給老百姓,那我們只能親自把這個“水龍頭”擰緊一點。
“將軍”:0.1%的稀土,壓垮“神山”的最后一根稻草
現(xiàn)在,我們再回頭看今天這個“稀土管制”。
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招有多么精準,多么致命。
![]()
臺積電被美國“掏空”在亞利桑那,被“背刺”在南京,又被大陸收緊了ECFA的口袋。它已經(jīng)是個失血過多的巨人了。
而商務部這記“稀土拳”,正好打在了它最脆弱的傷口上。
芯片制造,是離不開稀土的。光刻機鏡頭、芯片研磨拋光…雖然用量可能不大,但就像菜里的鹽,缺了它,再好的米也下不了鍋。
而中國,控制著全球稀土精煉產(chǎn)能的絕大部分。
那個0.1%的限制,就是一根“繡花針”,扎得你防不勝防。
這一下,直接“將軍”:
- 打臺積電的全球產(chǎn)線:無論你在哪,只要你的產(chǎn)品供應鏈里(哪怕是上游的上游)用了中國0.1%的稀土,都得來我這報備。
- 打臺積電的美國工廠:外媒為什么說“臺積電在美難以成功”?因為亞利桑那那個“大工地”本就舉步維艱,現(xiàn)在連“鹽”(稀土)的供應都可能被卡住。一個連本土供應鏈都沒有的工廠,還怎么玩下去?
![]()
“窮臺”的陽謀,和最后的選擇
朋友們,這就是我們正在親歷的“窮臺戰(zhàn)略”。
過去我們“惠臺”,是希望用善意和利益換取人心。但現(xiàn)實是,紅利被民進黨當局這層“隔離網(wǎng)”給截胡了。
所以,現(xiàn)在策略變了。
收緊ECFA,是斷其“財路”;稀土管制,是扼其“命脈”。
我們不再指望“施恩”,我們開始使用“杠桿”。
最近你可能也發(fā)現(xiàn)了,關于兩岸統(tǒng)一的報道越來越多,這說明統(tǒng)一已經(jīng)提上了日程,并且在加速。 我們當然希望高科技領域能有更多合作,但絕不接受民進黨那種“賣臺求榮”的方式。
![]()
臺積電的命運,就是臺灣的縮影。它本可以成為連接兩岸的橋梁,卻被民進黨當成了獻給美國的“祭品”。
商務部這一手,是陽謀,也是最后的機會。它在告訴賴清德和那些“臺獨”分子:
牌,已經(jīng)攤在桌上了。時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