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福縣甘洛鄉石陂村千畝黃梔子基地內,村民正在采收成熟的新鮮黃梔子。通訊員 劉佳鳳攝
白墻黛瓦的民居,與阡陌縱橫的田園相映成趣;閑置土坯房變身網紅打卡點,許多游客慕名而來;千畝農田之間,學生們在體驗農耕文化的魅力……深秋時節的遂川縣左安鎮桃源村,處處躍動著發展的活力。這幅“村在景中、景在村里”的和諧畫卷,正是吉安市扎實推進“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吉安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以“四融一共”為抓手,系統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探索鄉村振興路徑,不僅成功喚醒了鄉村沉睡資源,重塑了鄉村治理模式,更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鄉村“火”起來,游客留下來
吉安縣永陽鎮中洲島村四面環水,曾是一個靠種植水稻、蘿卜維持生計的沉睡村落。專業團隊的市場化運營,讓這里蝶變為集精品民宿、網紅沙灘、星空露營、萌寵樂園于一體的旅游度假村。
“老房子收拾得干凈漂亮,院子經統一打造后更是像公園一樣。”76歲的村民張均云笑容滿面,他將老宅出租改建民宿,年租金4000元,不僅有了穩定收入,更讓閑置的老屋煥發新生。
沿贛江而下,青原區廬陵灣幸福河湖濱水度假區的前身是一片灘涂地和一座閑置糧庫。如今,1200多畝的土地上整合了濱水、美食、運動拓展、宿集度假等多元體驗。42歲的村民劉小瓊在此工作,月收入超3000元。她滿意地說:“這里環境好、離家近,工資待遇也不錯。”廬陵灣項目還巧妙地串聯起青原山、渼陂古村等周邊景區,將沉睡的生態資源轉化為連接城鄉的美麗紐帶。
中洲島的“破圈”與廬陵灣的“重生”,核心在于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將鄉村的自然風光、閑置房屋、歷史文脈等資源,與城市居民對高品質、多元化休閑度假的需求精準對接。吉安深知,“景村融合”遠不止于建幾個民宿、搞幾個景點,而是要以旅游為載體,實現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當地一方面將城市的資本、人才、信息和消費需求引入鄉村,激活鄉村沉睡資源;另一方面,鄉村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親近自然、體驗鄉愁的空間,促進城鄉文明的交流互鑒。這種空間互應、資源互享、要素互補、利益互顯的“景區+鄉村”共同體,正是吉安對城鄉融合發展的深刻詮釋。
治理“活”起來,民心聚起來
吉州區曲瀨鎮推出的“五福臨門”積分制管理辦法,從愛國守法、美麗庭院、和睦家庭、誠信友善、弘揚正能量五方面量化考評。因雞鴨散養、院落雜亂、衛生不達標,福田村村民裴來鳳的家被摘掉了“美麗庭院”的福牌。目睹鄰居因環境整潔掛上新福牌、領到獎品后,她深受觸動。為挽回“面子”,她主動申請改造,整理院落、規范養殖。
如果說福田村的轉變源于“面子”驅動,那么遂川縣碧洲鎮的治理則借助科技賦能。白水村創新打造“村圈”平臺,推行“一戶一碼”,構建綜合治理框架,創新數字化治理模式。村民通過“村圈”平臺了解并參與村內事務,村干部無需挨家挨戶通知,用手機就能高效管理村莊事務,讓村級事務管理更加規范透明,推動鄉村“智理”升級。
福田村的“福牌”與白水村的“村圈”,生動詮釋了吉安“三治融合”方面的創新實踐。該市積極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等治理方式,將抽象的村規民約具象化為可量化、可感知的福牌、積分,這種正向激勵與負面清單相結合的方式,將外部要求內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極大地激發了村民的自治熱情。同時,吉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建設“數字鄉村”等信息化平臺,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為建設和諧穩定的和美鄉村提供堅實的法治與德治保障。
產業興起來,村民富起來
在青原區富灘鎮張家渡村,一場“菜籃子”革命正悄然發生。江西雪榮云達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500畝大棚蔬菜基地內,廣東菜心、芥蘭等蔬菜長勢喜人。“每年給工人發工資超過100萬元。”公司負責人夏強的一句話,道出了產業帶來的直接效益。基地常年聘請50余名當地村民務工,人均年增收超3萬元。3月至11月,新鮮蔬菜供應本地商超與餐飲;11月至次年2月,蔬菜北上供應北京、天津等地。這種反季節的市場布局,既保障了企業利潤,又為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和收入來源。
每年5月,安福縣甘洛鄉石陂村漫山遍野的梔子花吸引游客賞花拍照。該村通過外引內培,引入洛豐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武功山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創新推行“經營+入股分紅”模式,吸納87戶脫貧戶入股,規模化發展黃梔子、白茶等特色種植2000余畝,昔日荒山披上綠裝,變成了百姓的“金山銀山”。該產業不僅為2萬余人次提供就業崗位,更帶動農民人均增收6000余元。
張家渡村的“革命”與石陂村的“蝶變”,是吉安“產村融合”發展戰略的縮影。該市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抓手,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引進龍頭企業、創新合作模式等多種途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同時,吉安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農民能夠深度參與產業鏈,并分享產業增值帶來的收益。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增加了工資性收入,還通過分紅等方式增加財產性收入,真正實現了從外部“輸血”到內部“造血”的根本性轉變,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左小煌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