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鳴,恭喜你再次與主任醫師職稱擦肩而過。"
王澤明院長站在領獎臺上,手里握著那份我早已料到的晉升名單,臉上掛著那種我見過無數次的虛假笑容。
臺下的醫護人員們竊竊私語,有些人投來同情的目光,更多的則是幸災樂禍的窺視。
我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白大褂,從口袋里掏出那封早已準備好的辭職信。
"王院長,我想您更需要的是這個。"
我將辭職信高高舉起,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清楚那幾個大字。
王澤明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手中的名單差點滑落到地上。
"陳醫生,你這是..."他的聲音開始顫抖。
"第6次了,王院長,我想是時候說再見了。"
![]()
01
二十年前,我剛踏進這所三甲醫院大門的時候,心中滿懷著救死扶傷的理想。
那時的我意氣風發,剛從省醫科大學畢業,專業成績全年級第一,導師推薦信上寫著"前途無量"四個字。
王澤明那時還只是普通的科室主任,見到我時眼中閃爍著欣賞的光芒。
"小陳啊,好好干,咱們醫院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他拍著我的肩膀,言語間充滿了期待。
我被分配到心胸外科,那是醫院里最有挑戰性的科室之一。
第一次上手術臺,我的手有些發抖,但主刀醫生老張鼓勵我說:"別緊張,你的理論基礎很扎實。"
果然,我很快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無論是復雜的心臟搭橋手術,還是高難度的肺葉切除,我都能迅速掌握要領。
同期入院的醫生中,我總是第一個下班的那個,因為我的手術效率最高,失誤率最低。
患者們都喜歡找我看病,因為我不僅技術好,而且有耐心,愿意詳細解釋病情。
"陳醫生,您真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一位患者家屬握著我的手,眼中含著淚水。
那時的我以為,只要醫術精湛,品德高尚,升職晉級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錯了,而且錯得很徹底。
工作第五年,我第一次申請副主任醫師職稱。
論文發表了十二篇,其中三篇被SCI收錄,手術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患者滿意度調查連續三年全科第一。
然而,評審結果出來的那一天,我的名字卻不在名單上。
"小陳啊,你還年輕,再等等,機會總會有的。"王澤明,現在已經升任副院長的王澤明這樣安慰我。
我當時還真的相信了他的話,以為自己只是資歷不夠。
于是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刻苦地鉆研醫術。
我開始承擔科室里最困難的手術,那些其他醫生不愿意接的高風險病例。
"陳醫生,這個病人的情況很復雜,成功率不高,要不..."科室主任欲言又止。
"讓我來吧,病人等不起。"我總是這樣回答。
正是因為這些高難度手術,我的名聲在業界越來越響亮。
外院的專家開始邀請我去會診,醫學雜志主編主動約稿,全國性的學術會議也會邀請我做專題報告。
同事們開始用一種復雜的眼神看著我,那里面有敬佩,也有嫉妒。
"陳一鳴現在可是咱們醫院的招牌啊。"有人私下里這樣議論。
我以為這次晉升應該穩了,畢竟我的業務能力有目共睹。
02
第二次申請副主任醫師是在工作的第八年。
這一次,我的簡歷更加光鮮亮眼:主刀完成心胸外科手術超過800例,搶救成功率99.2%,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8篇。
更重要的是,我還獲得了省醫學會頒發的"青年醫師杰出貢獻獎"。
頒獎典禮上,省衛健委的領導親自為我頒獎,稱贊我是"醫學界的新星"。
王澤明院長坐在臺下,臉上的表情很復雜,既有驕傲,又有某種我當時沒有理解的擔憂。
"陳醫生,恭喜你獲得這個榮譽,這是我們醫院的光榮。"他在慶祝宴會上舉杯向我祝賀。
我滿懷信心地提交了晉升申請,這次連科室里最挑剔的老教授都說:"陳一鳴這次必須得過。"
然而,現實再一次給了我當頭一棒。
評審結果公布的那天,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再次缺席,心中涌起的不再是失望,而是困惑。
"為什么?"我直接找到了王澤明院長的辦公室。
"小陳,你先坐下,我們慢慢談。"王院長的態度還是很溫和,但我已經能感覺到某種微妙的變化。
"你的業務能力毫無疑問是一流的,但是職稱評定不僅僅看業務。"他緩緩說道。
"還要看什么?"我追問。
"綜合素質,團隊協作,還有...時機。"王院長的最后兩個字說得很輕很輕。
我當時沒有理解"時機"這兩個字的深層含義,只是以為他指的是醫院內部的晉升名額有限。
"王院長,我會繼續努力的。"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忍耐。
走出院長辦公室的那一刻,我在走廊里遇到了張峰。
張峰是和我同期進入醫院的醫生,業務能力中等,但人際關系處理得很好。
"老陳,聽說你這次又沒過?"他裝作關心的樣子問道。
"嗯,再等等吧。"我苦笑著回答。
"其實吧,有些事情光靠技術是不行的。"張峰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那時的我還是太天真,以為他只是在暗示我應該多搞好人際關系。
我開始嘗試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主動和同事們打交道,甚至學會了在飯桌上應酬。
但是我的性格注定了我不是那種八面玲瓏的人,這些努力收效甚微。
更讓我困惑的是,我發現每當我在學術會議上獲得榮譽,或者在媒體上被報道時,王院長的態度就會變得更加微妙。
"陳醫生最近很紅啊,各種報紙雜志都有你的名字。"他有一次這樣跟我說,語氣中帶著某種我無法解讀的情緒。
我開始意識到,這里面可能有我不知道的深層原因。
但是我仍然選擇相信,只要我足夠優秀,總有一天會得到應有的認可。
第三次申請是在工作第十一年,第四次是第十四年,第五次是第十八年。
每一次,我都帶著滿腔希望而來,帶著深深的失望而去。
03
到了工作第二十年,我已經成為了醫院心胸外科的實際帶頭人。
雖然職稱還是副主任醫師,但科室里最復雜的手術都是我在主刀,最困難的患者都是我在救治。
"陳醫生,您什么時候有時間?北京協和的專家想和您探討一下那個罕見病例的治療方案。"護士長李曉月經常會給我傳達這樣的消息。
我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各種醫學教科書的參考文獻中,我創新的手術方法被同行們廣泛采用。
"爸爸,你真的很厲害呢!"十六歲的女兒陳思遠有一次這樣對我說,"我同學的爸爸住院開心臟手術,主刀醫生說要學習你發明的那個術式。"
聽到女兒這么說,我心中涌起一陣暖流,覺得所有的委屈都值得了。
妻子趙慧雖然不懂醫學,但她能感受到我這些年的不容易。
"一鳴,要不你別太在意那個主任醫師的頭銜了,你現在已經很了不起了。"她在一個深夜里輕撫著我的背這樣說。
"不,這不僅僅是頭銜的問題。"我望著窗外的夜空,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執著。
我知道自己在意的不是那個稱謂,而是它背后代表的認可和公平。
就在這一年,我接到了一個改變命運的電話。
"陳醫生,我是省人民醫院的院長,我們想邀請您來我們醫院擔任心胸外科主任。"電話那頭的聲音充滿誠意。
"職稱方面您不用擔心,我們可以直接聘任您為主任醫師,待遇方面也會讓您滿意。"
這樣的邀請我在這兩年里收到了不下十次,從省內到省外,從公立醫院到私立醫院,都有人想挖我過去。
每一次,我都禮貌地拒絕了。
我對這家醫院有感情,我不想就這樣離開。
但是王院長似乎并不理解我的堅持,反而對我的態度越來越冷淡。
"陳醫生,最近外面的風聲很大啊,都說有醫院想挖你。"他在一次科室會議后單獨找我談話。
"王院長,我沒有離開的打算,這里是我的家。"我真誠地說。
"希望如此。"他的回答很簡短,但我能感覺到他的懷疑。
這種微妙的變化讓我很困惑,我不明白為什么我的忠誠反而換來了更多的疑慮。
更讓我意外的是,在這一年的年終總結大會上,王院長在表彰先進個人時,竟然沒有提到我的名字。
要知道,這一年我主刀完成了全院難度最高的手術,救治了三例其他醫院都不敢接收的危重患者。
"可能是疏忽了吧。"李曉月護士長私下里這樣安慰我,但我能看出她眼中的憤慨。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對著鏡子看了很久。
鏡子里的男人已經四十歲了,鬢角有了白發,眼角有了皺紋,但眼神依然堅定。
"我到底在堅持什么?"我問自己。
答案很快就浮現了出來:我堅持的是醫者的尊嚴,是對公平的追求,是內心深處那份不愿意向不公低頭的驕傲。
第六次晉升申請的機會終于來了。
這次我準備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充分,我搜集了所有可能需要的材料,完善了每一個細節。
更重要的是,我獲得了一個重量級的推薦。
那是在全國心胸外科學術年會上,我遇到了一個特殊的人。
04
那個人改變了一切,但當時的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全國心胸外科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我作為特邀專家在大會上做了專題報告。
我的報告題目是《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微創治療新進展》,這是我多年來研究的心血結晶。
臺下坐著全國各地的心胸外科專家,其中不乏業界泰斗級人物。
報告結束后,掌聲如雷般響起,有幾位知名專家當場就站起來表達贊賞。
"陳醫生的這項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中華醫學會心胸外科分會主任委員這樣評價。
就在我準備離開會場的時候,一個中年男子走到了我面前。
"陳醫生,您好,我想和您聊聊。"他遞給我一張名片。
名片上的頭銜讓我吃了一驚:省衛健委副主任劉德華。
"劉主任,您好。"我連忙恭敬地回應。
"我剛才聽了您的報告,非常精彩,我們省能有您這樣的專家,真是患者的福音。"劉主任的話讓我受寵若驚。
"您過獎了,我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我謙遜地回答。
"聽說您還沒有晉升主任醫師?"劉主任的這個問題讓我有些意外。
我點了點頭,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很不合理,以您的水平和貢獻,早就應該是主任醫師了。"劉主任皺了皺眉頭。
"體制內的事情比較復雜,我理解。"我苦笑著說。
"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為您寫推薦信。"劉主任的這句話讓我激動不已。
有了省衛健委副主任的推薦信,這次晉升應該萬無一失了。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把推薦信交給了王院長。
王院長看到推薦信時,臉色明顯變了變。
"陳醫生,您和劉主任很熟?"他小心翼翼地問道。
"不熟,只是在學術會議上認識的。"我如實回答。
"哦,這樣啊。"王院長的表情很復雜,"這封推薦信確實很有分量。"
我以為這次終于可以成功了,甚至開始在心里規劃拿到主任醫師職稱后要做的事情。
然而,命運再一次跟我開了玩笑。
晉升結果公布的前一天,我接到了一個神秘的電話。
"陳醫生,明天的結果您可能要有心理準備。"電話里的聲音很陌生,但語氣很誠懇。
"什么意思?"我追問。
"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您應該明白。"說完這句話,對方就掛斷了電話。
我一夜沒睡,心中涌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第二天公布的名單上,依然沒有我的名字。
這一次,我徹底憤怒了。
我直接沖進了王院長的辦公室,把那份名單重重地拍在他的桌子上。
"王院長,我需要一個解釋!"我的聲音在顫抖。
王院長看起來也很緊張,他站起來關上了辦公室的門。
"小陳,你先冷靜一下。"他的聲音很低。
"冷靜?我已經冷靜了二十年!"我的情緒終于爆發了,"您告訴我,到底還要什么條件我才能晉升?"
王院長沉默了很久,最后嘆了一口氣。
"陳醫生,有些事情很復雜,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他的話充滿了無奈。
"什么事情?"我逼問。
"算了,說了你也不會理解。"王院長擺了擺手,顯然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就在這時,我的手機響了。
05
那是一個讓我意想不到的電話。
"陳醫生,我是劉德華,聽說您這次的晉升又沒有通過?"電話里的聲音充滿了憤怒。
"是的,劉主任。"我看了一眼王院長,走到了辦公室的角落里接電話。
"這太不像話了!我明天就要去你們醫院,當面問問王院長到底是什么情況。"劉主任的語氣非常嚴厲。
"劉主任,您別為了我的事情..."我連忙想要阻止。
"這不是你個人的事情,這是原則問題!"劉主任打斷了我的話,"像您這樣的專家得不到應有的認可,是我們整個醫療體系的損失。"
掛斷電話后,我看到王院長的臉色已經變得非常難看。
顯然他聽到了我們的對話內容。
"陳醫生,您和劉主任的關系比我想象的要好啊。"王院長的語氣中帶著某種我從未聽過的東西。
"我和劉主任沒有什么特殊關系,他只是欣賞我的專業能力。"我強調道。
"是嗎?"王院長的笑容很奇怪,"那您知不知道,劉主任明年可能要升任省衛健委主任?"
這個消息讓我愣住了,我確實不知道這個內部消息。
"看來您真的不知道。"王院長仔細觀察著我的表情,似乎在確認什么。
"這和我的晉升有什么關系?"我困惑地問。
王院長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而是轉身看向了窗外。
"陳醫生,如果有一天您決定離開,我不會阻攔。"他的話讓我感到莫名其妙。
"為什么要這樣說?"我追問。
"因為有些路,注定不是一起走的。"王院長的話充滿了深意,但我當時完全理解不了。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把今天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妻子。
"一鳴,我覺得這里面有什么誤會。"趙慧分析道,"會不會是院長以為你和那位劉主任有什么特殊的關系?"
"能有什么特殊關系?我們只見過兩次面。"我搖頭道。
"可是外人不知道啊,特別是劉主任這么為你出頭。"趙慧的話讓我陷入了思考。
難道王院長真的誤會了什么?
但即使有誤會,也不應該影響正常的職稱評定啊。
我決定主動找王院長解釋清楚,化解可能存在的誤會。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王院長辦公室,準備開誠布公地談一次。
然而,還沒等我開口,秘書就告訴我一個消息:今天上午十點,醫院將召開全體中層干部會議,宣布新一輪的人事任命。
"陳醫生,您也要參加,院長特別強調了。"秘書的話讓我心中涌起一絲希望。
也許,王院長是要在會上宣布我的晉升消息?
十點鐘,醫院大會議室里坐滿了人。
王院長站在主席臺上,手里拿著一份文件。
"今天召集大家來,是要宣布幾項重要的人事決定。"王院長的開場白很正式。
我坐在臺下,心跳得很快。
"首先,根據上級部門的決定,經過嚴格的評審程序,以下幾位同志晉升為主任醫師職稱..."
王院長開始念名單,我屏住呼吸等待著自己的名字。
第一個名字不是我,第二個不是,第三個還不是...
念完所有的名字,我的心徹底沉了下去。
又一次,又一次被排除在外。
但更讓我震驚的還在后面。
"另外,考慮到科室發展的需要,經醫院黨委研究決定,張峰同志擔任心胸外科副主任,分管日常醫療工作。"
張峰?那個業務能力遠不如我的張峰?
我感覺自己的世界在瞬間坍塌。
二十年的堅持,二十年的忍耐,換來的竟然是這樣的結果。
會議結束后,我機械地走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李曉月護士長紅著眼圈跑來找我:"陳醫生,這太不公平了!"
其他幾個年輕醫生也圍了過來,他們的眼中都充滿了憤慨。
"陳老師,我們都知道您的能力,這個決定太荒唐了。"
看著這些支持我的同事,我心中涌起一陣暖流,但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一個決定。
我打開電腦,開始寫一封辭職信。
這一次,我不會再忍了。
就在我寫辭職信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王院長走了進來,而就在這時,我的電腦屏幕上正顯示著一封郵件的收件人信息,那個名字讓王院長瞬間瞪大了眼睛...
06
郵件收件人顯示的是:"劉德華 省衛健委主任(代)"。
王院長看到這行字后,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
"陳...陳醫生,您這是要..."他的聲音開始顫抖。
"寫辭職信。"我平靜地回答,同時關閉了郵件界面。
但我知道,王院長已經看到了那個致命的信息。
就在這時,我的手機響了,來電顯示正是劉德華主任。
我當著王院長的面接起了電話。
"陳醫生,我剛才和上級領導匯報了您的情況,領導對您的遭遇非常重視。"劉主任的聲音從聽筒里傳出,王院長顯然也能聽到。
"另外,我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剛剛接到正式通知,下個月我將擔任省衛健委主任。"
聽到這句話,王院長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
"劉主任,恭喜您。"我說道。
"謝什么,倒是您的事情讓我很憤怒。我決定親自過去一趟,好好了解一下情況。"劉主任的語氣非常嚴厲。
掛斷電話后,辦公室里陷入了死寂。
王院長站在那里,額頭上已經滲出了汗珠。
"陳醫生,我想我們之間可能有些誤會..."他的語氣完全變了,變得小心翼翼。
"什么誤會?"我冷冷地看著他。
"關于您的晉升,可能...可能確實有些程序上的問題。"王院長支支吾吾地說道。
"程序問題?"我冷笑一聲,"王院長,您覺得我是三歲小孩嗎?"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也許我們可以重新考慮..."
"重新考慮?"我打斷了他的話,"王院長,您知道劉主任為什么這么關心我的事情嗎?"
王院長搖了搖頭,眼中充滿了恐懼。
"因為三年前,我救過一個人的命。"我緩緩說道。
那是一個深夜,急診科送來了一個突發心肌梗死的患者。
患者情況危急,需要立即進行急診手術,但值班的主刀醫生臨時有事無法到場。
我二話不說,立即趕到醫院主持手術。
手術進行了整整六個小時,我和團隊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當時我并不知道那個患者的身份,只是按照醫生的職責救死扶傷。
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那個患者是劉德華主任的父親。
"劉主任的父親?"王院長的聲音幾乎是從嗓子眼里擠出來的。
"是的,劉老先生康復后,劉主任專門來醫院感謝過我,但我一直沒有因為這件事向他提過任何要求。"我繼續說道。
"那為什么這次..."
"這次是他主動了解到我的情況,覺得很不公平,所以才會主動幫我。"我解釋道。
王院長聽完,整個人都癱軟了。
他顯然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
得罪一個即將上任的省衛健委主任,對一個醫院院長來說意味著什么。
"陳醫生,我想我們需要重新談談。"王院長的語氣變得極其恭敬。
"不用了,王院長。"我搖了搖頭,"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就在這時,醫院的廣播響了起來:"請全體醫護人員到大禮堂集合,有重要事情宣布。"
07
大禮堂里,所有人都在議論紛紛,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我坐在后排,靜靜地看著主席臺。
王院長走上臺,手里拿著話筒,但他的手在顫抖。
"各位同事,今天召集大家,是要宣布一個決定。"他的聲音很不穩定。
臺下竊竊私語聲更大了。
"經過醫院黨委重新研究,我們決定撤銷上午關于科室人事任命的決定。"
全場一片嘩然,所有人都在猜測到底發生了什么。
"同時,經過重新評審,決定晉升陳一鳴同志為主任醫師職稱,并任命為心胸外科主任。"
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特別是心胸外科的同事們,他們激動地站了起來。
但我卻沒有任何激動的感覺,只有深深的疲憊。
二十年了,這個本該水到渠成的認可,來得太晚了。
會后,王院長追到了我的辦公室。
"陳主任,關于之前的事情,我向您道歉。"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王院長,您為什么要這樣對我?"我看著他,心中的困惑終于找到了傾訴的機會。
王院長沉默了很久,最后嘆了一口氣。
"說實話,一開始我確實是欣賞您的,但是隨著您的名聲越來越大,我開始感到威脅。"他坦誠地說道。
"威脅?"
"您的能力太出眾了,在業界的聲望也越來越高,我擔心您會取代我的位置。"王院長苦笑道。
"所以您就一直壓制我?"
"是的,我承認我的心理很陰暗。每當看到您獲得榮譽,我就會想方設法阻撓您的晉升。"
聽到這個解釋,我心中涌起的不是憤怒,而是深深的悲哀。
"王院長,您知道嗎?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和您競爭什么位置,我只想做好一個醫生。"我說道。
"我知道,但是我當時被嫉妒蒙蔽了雙眼。"王院長低著頭說道。
"那現在呢?為什么現在又要給我這個職位?"
"因為我害怕了。"王院長的回答很直接,"我害怕劉主任會追究我的責任,我害怕失去現在的位置。"
聽到這個回答,我徹底失望了。
不是因為對錯的認識,不是因為公平的回歸,而是因為恐懼。
"王院長,您的害怕來得太晚了。"我站了起來,從抽屜里拿出那封早已寫好的辭職信。
"陳主任,您這是..."王院長的臉色又變了。
"我決定離開。"我的聲音很平靜。
"為什么?您現在已經是主任醫師了,還是科室主任。"王院長不理解。
"因為我已經對這里失望了。"我看著他的眼睛,"二十年的堅持,換來的只是您的一句恐懼,這不是我想要的認可。"
王院長想要說什么,但我舉起手阻止了他。
"我已經想清楚了,省人民醫院那邊一直在邀請我,我決定接受他們的邀請。"
"陳醫生,您再考慮考慮,咱們醫院離不開您啊。"王院長急了。
"離不開?"我冷笑道,"二十年您都能離得開我,現在突然又離不開了?"
就在這時,我的助手小李敲門進來。
"陳主任,外面來了很多記者,說是要采訪您晉升主任醫師的事情。"
我和王院長同時愣了。
"記者?誰通知的記者?"王院長問道。
小李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我們走到窗邊往下看,只見醫院門口停著幾輛采訪車,已經有記者在采訪患者和家屬了。
"陳醫生,您看這樣好不好,記者采訪的事情我們先應付過去,您的辭職我們私下再談。"王院長小聲說道。
我看著樓下的記者,心中突然涌起一個想法。
08
"不,王院長,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對王院長說道。
"什么機會?"他困惑地看著我。
"一個說真話的機會。"我的眼中閃爍著某種光芒。
王院長似乎意識到了什么,臉色變得更加緊張。
"陳醫生,您可要慎重啊,有些話說出去就收不回來了。"
"我知道。"我點點頭,"但是有些真相,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半小時后,醫院大禮堂里坐滿了記者。
王院長坐在主席臺上,臉色很不自然。
我坐在他旁邊,心情卻異常平靜。
"請問陳主任,您對這次晉升有什么感想?"第一個記者提問。
我站起來,看著臺下的記者們。
"說實話,我應該感到高興,但我現在的心情很復雜。"
"為什么復雜?"記者追問。
"因為這個晉升來得太晚了,晚了整整二十年。"我的話讓全場陷入了沉寂。
旁邊的王院長使勁咳嗽了一聲,想要阻止我繼續說下去。
但我沒有理會他。
"二十年來,我申請了六次主任醫師職稱,每一次都被拒絕。"我繼續說道。
"那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記者敏銳地抓住了重點。
我看了一眼王院長,他的臉已經完全白了。
"原因很復雜,但最主要的是人為因素。"我的話引起了臺下的騷動。
"您能具體說說嗎?"
"能。"我深吸了一口氣,"作為醫生,我始終堅持以醫術為本,以患者為中心,但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僅僅有醫術是不夠的。"
"還需要什么?"
"還需要符合某些人的利益需求。"我的話讓全場嘩然。
王院長終于忍不住了,他站起來想要阻止我。
"陳主任,我覺得我們今天的采訪就到這里吧。"
"不,王院長。"我也站了起來,"既然記者朋友們都來了,我覺得有些話應該說清楚。"
我轉向記者們:"各位,我今天不僅要宣布我的晉升,還要宣布另一件事。"
全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我身上。
"我決定辭去在這家醫院的所有職務,包括剛剛任命的主任醫師職稱和科室主任職位。"
這句話如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全場沸騰了。
"為什么?"所有記者幾乎同時問道。
"因為我對這里已經徹底失望了。"我的聲音很清楚,"一個讓有能力的醫生等待二十年才得到認可的地方,一個因為院長的個人嫉妒就可以隨意操控人事安排的地方,不值得我繼續待下去。"
王院長想要阻止我,但已經來不及了。
"陳醫生,您這樣說是不是太..."一個記者想要緩解氣氛。
"不,一點也不過分。"我打斷了他,"我想讓所有人都知道,在我們的醫療體系中,還存在著多少不公平,多少優秀的醫生因為各種非專業因素而得不到應有的認可。"
說完這些話,我感覺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二十年的委屈,二十年的堅持,二十年的不甘,在這一刻全部釋放了出來。
我轉身走向門口,臺下的記者們還在追問著各種問題。
王院長坐在主席臺上,臉色蒼白如紙。
走到門口時,我回過頭看了一眼。
"王院長,感謝您二十年來的'栽培',讓我明白了什么叫現實,什么叫人性。"
走出大禮堂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久違的輕松。
李曉月護士長和幾個年輕醫生追了出來。
"陳老師,您真的要走?"
"是的,我要去一個能真正發揮自己價值的地方。"我笑著說道。
"我們舍不得您。"李曉月的眼中含著淚水。
"放心,醫學是沒有邊界的,我們還會有合作的機會。"我安慰道。
一個月后,我正式入職省人民醫院,擔任心胸外科主任兼主任醫師。
在我的帶領下,新科室很快就建立起了良好的聲譽,我們的醫療團隊也在不斷壯大。
更重要的是,我在這里找到了真正的價值認同和職業尊嚴。
至于原來的醫院,據說王院長因為那次記者會的事情受到了上級部門的嚴重批評,最終也選擇了提前退休。
而我,終于在四十二歲的時候,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舞臺。
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勇氣,離開也是一種重新開始。
二十年的堅持沒有白費,它讓我更加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也讓我有了重新選擇的勇氣。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醫生的堅持與選擇,一個關于尊嚴與價值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