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北京國家醫保談判現場迎來歷史性一刻。在2025年醫保談判第四日,復星凱特、藥明巨諾、馴鹿生物、合源生物、科濟藥業五家CAR-T藥企代表陸續入場,參與首次設立的“商保創新藥目錄價格協商”。這場談判的背后,是單價百萬元級別的“天價抗癌藥”與中國醫保支付體系之間長達四年的博弈。
此前,動輒120萬元一針的“天價”,將無數血液腫瘤患者阻隔在希望門外。CAR-T療法“一人一藥”的個性化定制模式,決定了其高昂的成本與復雜的工藝,也使其與傳統“保基本”的醫保基金之間,橫亙著難以逾越的支付鴻溝。
2025年醫保目錄調整首次有CAR-T療法進入商保創新藥目錄,為超出保基本定位、暫時無法納入基本醫保但創新程度高的藥品開辟了全新通道。此次商保目錄的設立,是醫保局在制度上的精準創新。
據醫保局消息,新版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和首版商保創新藥目錄計劃在12月的第一個周末在廣州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同時發布,并將于明年1月1日開始執行。
四年突圍:百萬抗癌針沖刺商保目錄
近年來,細胞免疫治療領域迎來重大突破,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作為腫瘤治療的新型手段,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據悉,CAR-T療法屬于個體化定制的腫瘤治療藥物,需要一個患者一個批次地進行生產。從患者血液采集、細胞分離、基因改造、擴增培養到質量檢測,整個生產鏈條的復雜性和高技術壁壘,決定了其成本結構難以在短期內實現大幅下降。
![]()
圖片來自網絡
2025年,隨著國家商保創新藥目錄價格協商的落地,這一局面迎來歷史性轉變——多款CAR-T療法藥物通過形式審查,患者自費負擔有望從百萬元級別降至四萬元左右,標志著我國高值創新藥的可及性與可負擔性實現跨越式提升。
在本次商保創新藥目錄價格協商中,共有五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通過形式審查,包括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合源生物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馴鹿生物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以及科濟藥業的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這一進展不僅是我國創新藥支付體系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也為更多患者打開了生命通道。
![]()
觀察者網制圖
復星凱特作為行業先行者,其阿基侖賽注射液(商品名:奕凱達)于2021年6月獲批上市,成為中國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2024年1月,復星凱特與國藥控股旗下宸汐健康聯合推出“按療效價值支付計劃”,承諾若患者治療后未達到完全緩解,最高可獲得60萬元的費用返還。
馴鹿生物則憑借其自主研發實力脫穎而出,其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福可蘇)是國內首款全程自主研發的CAR-T產品。值得關注的是,馴鹿生物已將CAR-T療法的應用拓展至罕見病領域,其針對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受理,成為全球首個在該疾病領域的CAR-T藥物IND申請。
合源生物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以99.9萬元/支的定價成為目前國內價格最低的CAR-T藥物,在商保目錄談判中率先取得突破。這一價格策略不僅體現了企業在成本控制與生產效率方面的優勢,也可能為其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推動CAR-T療法的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商保創新藥目錄內藥品不計入基本醫保自費率指標和集采中選可替代品種監測范圍,實行單獨定價、單獨結算,從根本上解決了醫院和醫生此前“不敢開方”的顧慮,為高值創新藥的臨床應用掃清了制度障礙。
產業重構,多層次支付體系的中國方案
當前國內已獲批的CAR-T產品共計七款,包含此次進入決賽圈的五家,市面上定價均在百萬元級別: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120萬元/針、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129萬元/針、馴鹿生物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116.6萬元/針、合源生物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99.9萬元/支、科濟藥業的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115萬元/針。
本次商保創新藥目錄談判的最大亮點在于機制創新。價格協商專家組中首次引入保險行業專業人士,構建起“醫保局-商保公司-藥企”三方協商機制。這一轉變意味著藥品價格談判不再是傳統的醫保部門與藥企之間的博弈,而是通過多方協同,共同探索高值創新藥的支付解決方案。
此前在2024年中國醫藥創新政策論壇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就提出,對于填補臨床空白、沒有目錄內可對照的創新藥,可以采取風險分擔、療效對賭以及確定超售返還比例等多元支付模式,協商確定支付價,最終價格根據上市后臨床證據確定。
地方試點已經為這一模式提供了成功經驗。上海“滬惠保”將阿基侖賽納入保障后,三年間已為80余名患者報銷超4000萬元。廣州穗新保則與22家醫院實現全流程數據對接,參保人使用商保目錄藥品時系統自動識別保障責任,出院時同步完成醫保與商保結算。
2024年商業健康保險保費規模約為9774億元。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30年要推動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16萬億元商保創新藥目錄的推出,為商業健康險打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圍繞高值創新藥設計專項保險產品、基于真實世界數據進行更精準的定價、從單純理賠延伸至全流程健康管理,都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然而,從制度設計到全面落地仍面臨挑戰。商保基金的賠付能力、定價機制的透明度與合理性、醫療機構在DRG/DIP按病種付費(疾病分組定價) 支付方式下的成本控制壓力、醫保與商保的數據互聯互通等,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