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年8月,黃姓女老板因犯拒不執行判決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諸暨市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二個月。
但黃老板實在不想去監獄,因為那里不自由。
2
她的丈夫金某找到了某醫院袁醫生求助,并隨手送了一箱大閘蟹。
金直言希望為妻子尋找保外就醫的途徑。
金提出黃女患有抑郁癥,且乳腺癌術后狀態不佳,但袁醫生明確告知這些情況均不符合保外就醫條件。
隨后,袁醫生主動提議:可將黃女“年輕時抽筋”的表述往“癲癇”方向引導。
就這樣,他們走上了制造“癲癇”之路。
“要表現出抽筋、口吐白沫、摔倒等癥狀,而且必須通過住院留記錄才能作為后續鑒定依據。”袁醫生詳細說明了關鍵操作要點。
3
第二天晚上,黃老板按照“設計”表現出“癲癇發作”,被緊急送往某醫院急診。
由于袁醫生已提前與科室溝通,黃女順利入院。住院期間,醫院對黃老板進行了動態腦電圖、頭顱CT等一系列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然而,袁醫生仍以“癲癇診斷依賴口述癥狀”為由,在出院小結中為黃女確診了“癲癇”。
4
此后兩個多月,袁醫生持續指導黃女“規律復診”,先后開具門診病歷、抗癲癇藥物,并多次記錄“癲癇發作”。甚至在無醫護人員觀察到發作跡象的住院期間,袁醫生仍在查房記錄中虛構“癥狀控制”情況。
5
光一個袁醫生還不行。
金某通過朋友結識了自稱在醫療系統“人脈廣”的楊某。楊某明確告知其癲癇保外就醫需滿足“經規范治療后每月發作2次以上”“藥物濃度達標”兩個硬條件。
“藥物濃度達標”需要打通醫院內部環節。于是楊某在收受了3萬元現金、1箱名貴白酒及多條高檔香煙后開始運作。
楊某先后聯系了醫院醫務科人員,以“親戚看病”為由請求在神經內科病歷書寫中給予“關照”;又找到血液科主任,要求優先獲取黃女的血液檢測結果,便于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在首次藥物濃度不達標時,督促黃女按劑量服藥,確保兩次檢測結果符合標準。
6
諸暨檢察官發現,在2024年8月前,黃女沒有任何癲癇病史及相關癥狀的就醫記錄。更可疑的是,她的癲癇發作記錄每月固定為2次以上,頻次精準貼合保外就醫標準,毫無自然波動可言。最令人生疑的是藥物濃度數據。“血藥濃度的提升需要逐步調整劑量,黃女的數據呈跳躍式增長,不符合臨床規律。”
這些疑點指向一個結論:病情可能系偽造。
就這樣,一條由家屬、醫療人員、中間人共同編織的暫予監外執行舞弊鏈條逐漸浮出水面。
7
調查發現了四大制度漏洞:
醫師抽取違規,未按要求從專家庫隨機選擇;
診查流程不規范,部分診斷僅依據家屬提供材料,無罪犯現場診查,也無委托單位人員在場監督,屬于“閉門診斷”;
診斷依據不充分,部分診斷書缺乏客觀檢查支撐,僅依賴口述癥狀;
結論邏輯矛盾,部分診斷書先認定“疾病不屬于久治不愈”,后又作出“符合保外就醫條件”的結論,前后沖突。
資料來源:《一場精心設計的癲癇病表演》,載《方圓》2025年10月下期。
8
一箱大閘蟹換來醫生的“癲癇”診斷,這箱大閘蟹就這么好吃?
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