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是偉大的愛國者、卓越的文化戰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聞記者鄒韜奮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日。他的一生,是“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以筆為劍,在黑暗中點亮思想的火炬;他身體力行,啟蒙和鼓舞了一代中國人。
![]()
![]()
鄒韜奮故居和重慶南路老弄堂(張安樸 繪畫)
重慶南路205弄53號、54號,是鄒韜奮故居和韜奮紀念館所在,目前正在閉館修繕之中。11月5日當天,上海畫家、老報人、上海硬筆畫學會會長張安樸通過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多年前創作的兩張作品,作品描繪了位于重慶南路的鄒韜奮故居和老弄堂。“今天是鄒韜奮先生130周年誕辰。韜奮先生的遺囑‘雖顛沛流離,但甘之如飴’是我的人生座右銘。”張安樸說
![]()
今年是《生活》周刊創刊100周年。1925年10月11日,《生活》周刊在上海創刊。創刊一年后,首任主編王志莘轉往銀行界發展,韜奮先生接任主編,這也是他新聞出版事業的開端。韜奮先生說:“本刊時常自勉的是要做讀者諸君的一位好朋友。”
![]()
1925年10月,《生活》周刊創刊號
韜奮先生接手之初,《生活》周刊僅由兩個半人撐起。由于經費緊張,作者幾乎沒有稿費,寫稿的人寥寥無幾,“光桿編輯”韜奮先生一人用十幾個筆名,分頭撰寫各類文章。當時沒人想到,起初這本發行量只有兩千多份的刊物,后來成為力主正義輿論、抨擊黑暗勢力、最高銷量達到15.5萬份的時代之聲。
1932年7月,韜奮先生創辦生活書店,此后歷經磨難,百折不撓地堅持辦店初衷,堅守文化陣地,同時精細經營拓展業務,使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生活書店鼎盛時期,在各地設有55家分店,業務遍及全國。
在1948年10月和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合并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以下簡稱“三聯書店”)之前,生活書店先后出版了1000多種進步的社會科學著作與期刊,在讀者中和社會上產生了極大影響,許多人因為讀了生活書店的書刊而走上革命道路。
![]()
上海報業大廈30樓,上海三聯書店鄒韜奮先生半身塑像(2025年11月5日拍攝) ![]()
生活書店的八大精神是鄒韜奮先生總結的基本經驗(2025年11月5日拍攝)
上海三聯書店位于上海報業大廈30樓,出版社的門口擺放著鄒韜奮先生半身塑像。11月5日下午,記者走進出版社,一位員工告訴記者:“今天是我們敬愛的鄒韜奮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日。”記者參觀了出版社專門制作的生活書店八大精神宣傳墻,八大精神也是鄒韜奮先生當年為生活書店總結的基本經驗,并沿用至今。
![]()
![]()
“紀念韜奮同志130周年誕辰生平事跡展”巡展上海站
上海,是韜奮先生求學立業的啟航之地,是他以筆為槍、為民吶喊的主戰場,也是他精神永駐的長眠之地。今年8月,由上海韜奮紀念館主辦的“紀念韜奮同志130周年誕辰生平事跡展”巡展上海站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開幕。
展覽在展陳設計上進行全新升級,以韜奮生平為線索,通過立體雕刻形式系統梳理先生在不同年份所經歷的重大事件,將他的一生濃縮為一幅可漫步其間的“年譜畫卷”,生動展現韜奮在血雨腥風的革命歲月里以筆為劍,傳播真理,主持正義,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的艱難時勢中不畏強權、喚醒民眾、抗戰到底的一生。
11月3日下午,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上海韜奮紀念館共同主辦的“鄒韜奮與華中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舉辦,這次研討會也是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十九屆(2025)學會學術活動月的重要項目之一。
![]()
11月3日,“鄒韜奮與華中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
會議開幕式由上海韜奮紀念館副館長張霞主持。上海韜奮紀念館館長趙書雷和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曹景文分別致辭。趙書雷指出,本次研討會旨在探討鄒韜奮在華中抗日根據地艱苦歲月中的思想貢獻,闡釋其對根據地文化塑造的深遠影響,繼承和發揚他崇高的愛國情懷、人民本位立場與追求真理的勇氣,這對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曹景文表示,新四軍素有“文化之軍”之稱,鄒韜奮的文化實踐對華中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未來,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將把“鄒韜奮與華中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作為重點研究方向。之后,曹景文與趙書雷共同簽署共建協議,未來雙方將在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承領域深化合作。
![]()
曹景文(右1)與趙書雷(左1)共同簽署共建協議
與會者一致認為,鄒韜奮先生不僅是我國現代新聞出版事業的先驅,更是華中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的關鍵推動者。他在極端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以筆為槍,通過創辦報刊、出版進步書籍、組織文化團體等方式,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軍民的抗戰士氣,為凝聚民族精神、傳播進步思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竭誠為讀者服務”的精神與大眾化的文化實踐,成功地將文化火種播撒至華中廣袤的抗日根據地,有效提升了群眾的文化覺悟與政治覺悟,為抗戰的最終勝利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撐與精神動力。
今天,以鄒韜奮名字命名的“長江韜奮新聞獎”“韜奮出版獎”已經成為我國新聞出版工作者的最高獎項,激勵著一代代新聞出版人不懈追求。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