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11月1日,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金山展區以“智繪四境·亭林向新而行”為主題,集中展示亭林鎮在居住、農村、老街、工業四大領域的轉型成果。
1
居住新社區:煥新城鎮界面,
打造宜居未來家園
亭林新社區位于金山區北大門、亭楓與亭衛發展軸交匯處,規劃總面積5.09平方公里、總建面581.05萬平方米(住宅約451萬平方米),預計導入人口13萬。目前一期已建成,累計導入約1.8萬人,建成或在建保障房70萬平方米、商品房13萬平方米,名悅廣場、亭新中學等商業、教育配套已投用。社區坐擁金山線、在建南楓線及多條高速構成的雙快線交通樞紐,瑞金醫院金山院區(2026年投用)落地,毗鄰亭林工業區與上海灣區高新區實現產城融合。同步規劃水系、綠地、亭林湖及高等級配套,全力打造浦南生態宜居新社區。
2
農村新畫卷:繪田園詩意,
筑和美鄉村圖
亭林鎮以“滬派江南?亭林新四景”為主線,依托基因識別方法深挖鄉村內涵,秉持“隱設計、微改造、大提升”理念,在保護性更新中提煉區域特色基因并凝練成專屬發展故事。以千年形成的疏枝意象藍脈為基底,勾勒獨具滬派江南風格的鄉域新貌,同步以非遺工藝、民間藝術與歷史文化為核心展示內容,通過黑陶、特色手工藝品及“卯時問酒”文化,全面彰顯亭林鎮悠久文化脈絡與鮮活生活美學。
3
老街新風貌:承千年文脈,
煥時代新顏
作為浦南重鎮、全國重點鎮及上海中心鎮,亭林鎮兼具人文、醫療、教育、工業等綜合優勢,借毗鄰老街的東新村“城中村”改造契機,向現代化宜居宜業社區轉型。亭林老街沿市河分布,保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筑風貌,擁有古松園(含600年“江南第一松”)、寶云橋等文化地標及亭林醬鴨、非遺月餅等特色美食,底蘊深厚。東新村改造項目占地約30.23公頃,以區域聯動、醫養結合、合作共贏為亮點,2023年完成項目認定及控規批復,2025年9月啟動動遷簽約且簽約率超70%,未來將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新活力。
4
工業新高地:聚創新動能,
建設現代產業集群
亭林鎮聚焦工業新高地建設,形成智能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及生產性服務業四大產業集群。工業區歷經33年發展,面積7.27平方公里,集聚企業742家,通過產業鏈招商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金地威新?金山智造園等載體入駐率超90%。在生命健康領域,依托南亭醫療健康科技港打造產業閉環;在智能裝備領域,有米開羅那等龍頭企業,累計獲專利180余項;在紡織科技領域,嘉麟杰累計授權專利129件,成為行業領先的國際化企業。園區提供充足產業用地與廠房,助力企業發展,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社區民生溫度到鄉村振興活力,從老街文化傳承到園區智創動能,亭林鎮以“四境同繪”的參展成果,在2025上海城博會上全面展現現代化轉型之路,既緊扣展會“智慧”“綠色”主題,又深植滬派江南地域特色,為超大城市郊區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來源:i金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