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近日,一場以“微改造”為主題的社區美化行動在金山區石化街道多個居民區悄然展開,休閑長椅換上“新裝”,智能停車棚配備了充電樁,垃圾房升級改造……一系列貼近民生的細微改變,正不斷提升著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在四村居民區,黨員志愿者化身“社區美容師”,手持砂紙和油漆刷,分工協作,對小區內年久失修的休閑長椅進行打磨、上漆。經過一上午的辛勤勞動,15張長椅煥然一新,重新成為居民休憩、聊天的溫馨角落。居民王阿姨高興地表示:“現在坐著曬太陽聊天,心里特別舒坦。”同樣關注居民休憩需求的濱二居民區,通過區域化黨建聯建,在公共區域新增了18把嶄新長椅,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
社區服務的溫度,還體現在巧解居民生活中的實際難題上。四村居民區推出的“廢舊自行車換洗衣液”活動,以“閑置換實用”的方式,有效清理了長期占用公共空間的“僵尸車”,同時也為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實惠。居民張叔叔感慨:“樓道干凈了,家里還省了錢,真是一舉兩得。”
![]()
在十村居民區,“三駕馬車”協同推進,新建了配備10個充電樁的智能停車棚,一舉解決了電動自行車停放雜亂、充電不便及“飛線”帶來的安全隱患。居民下班后,可將車輛安心停入棚內充電,小小車棚,傳遞出“回家即安心”的社區溫情。
![]()
九村居民區的5座垃圾房也在此次改造中煥新啟用。4座腳踩式與1座感應式垃圾房搭配亮相,既提升了垃圾分類投放的便捷性,也以人性化設計增強了社區的現代感。居民紛紛稱贊:“現在扔垃圾順手多了,感覺社區越來越高級!”
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卻精準對接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微心愿”與“小難題”。石化街道通過一系列“微改造”舉措,不僅提升了社區環境,更讓“幸福家園”的美好愿景,在點滴細節中變得真實可感。
原標題:《長椅換“新裝”、垃圾房升級……看金山這個街道如何用“微改造”點亮居民生活》
欄目編輯:顧瑩穎
本文作者:新民晚報 趙菊玲
圖片來源:石化街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