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新中醫:一味中藥,清熱除濕,祛風止癢,調理濕疹、蕁麻疹、皮炎、皮膚瘙癢,學會了不吃虧!
中醫認為,濕疹、蕁麻疹、皮炎等皮膚問題,其核心病機常與“濕熱”和“風邪”相關。濕邪特性黏滯,導致皮膚出現水皰、滲液;熱邪能使皮膚發紅、灼熱;風邪則善行數變,引發瘙癢游走不定。有一味藥材,性寒味苦,核心功效在于清熱燥濕、祛風止癢,并能引導藥效下行至小便排出,因此對于多種濕熱風邪交織所致皮膚病,都有獨特的調理價值。
![]()
這味藥材就是——苦參。今天分享苦參的幾種巧妙搭配,讓調理效果翻倍!
1.對于濕熱偏重、皮膚糜爛、滲液明顯的濕疹,可將苦參與土茯苓配伍。土茯苓利濕解毒,能深入筋骨經絡化解濕濁,二者結合,清熱利濕之力倍增。
2.當遇到來去迅速、癢無定處的蕁麻疹,這多與風邪有關,此時,苦參與防風搭配尤為適宜。防風是“風藥中之潤劑”,祛風解表的同時不易傷津,兩者一個擅長疏散外風以止癢,一個長于清利內在濕熱以解毒,內外兼治。
3.對于病程較長、皮膚增厚、干燥脫屑的慢性皮炎或頑固瘙癢,單純清熱祛風恐力度不足,需兼顧滋陰養血。這時,苦參與生地黃的組合便顯出優勢。生地黃能滋陰涼血,補充被耗傷的陰血,潤澤肌膚。
兩者一清一補,既祛除了病邪,又扶助了正氣,防止復發。需要強調的是,苦參性寒,務必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根據皮損表現和個人體質辨證配伍,嚴格掌握用量。
殷新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擅長:善于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皮膚病,尤其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帶狀皰疹、癬、痤瘡、瘙癢癥、銀屑病、紅斑狼瘡的中醫診治,亦擅長激光去除色素痣、疣、脂溢性角化病(老人斑)等美容疾患。對各種性病如梅毒、淋病、生殖器皰疹、支原體、衣原體、念珠菌感染等的診治有一定的造詣。現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互聯網醫院坐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