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北京中醫藥大學在良鄉校區舉辦《沉默的榮耀 永恒的信仰》師生大思政課暨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堂特殊的大思政課,以影像、書籍與故事為載體,讓紅色精神在北中醫師生的心中生根發芽。宣傳片《沉默的榮耀》拉開了活動的帷幕。光影之間,烈士們隱姓埋名、舍身報國的身影令現場動容。
![]()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停在致辭中表示,《沉默的榮耀》之所以動人,就在于它讓“沉默”被看見,讓“榮耀”被傳承。英烈們用血肉之軀告訴我們:“信仰不是抽象的名詞,而是可以交付生命的堅定選擇。”
陳寶倉烈士孫女陳怡女士、陳寶倉烈士外孫女李敏女士、朱楓烈士孫女朱容瑢女士、朱楓烈士外孫女徐云初女士、聶曦烈士侄孫女黃怡然女士,以及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書記趙建新將以烈士的英雄事跡書寫而成的紅色書籍《沉默的榮耀》《冷月無聲——吳石傳》《抗日儒將——陳寶倉》《朱楓傳》《朱楓烈士紀念文集》贈予學校圖書館。這些珍貴書籍將被珍藏于學校圖書館紅色文獻專區,成為師生了解隱蔽戰線英烈事跡的重要教材。
在烈士故事分享環節,現場師生聆聽了AI制作的“烈士寄語”,先輩仿佛跨越時空與師生進行對話。烈士后代陳怡女士、朱容瑢女士、李敏女士、黃怡然女士分別深情講述了吳石將軍、朱楓烈士、陳寶倉將軍、聶曦烈士的英雄故事,帶領師生走進那個“無聲的戰場”,追思那段珍貴的記憶。這些跨越時空的家國故事,讓在場師生深切感悟到:“沉默”不是忘記,而是守護;“榮耀”從未遠去,而是傳承。
烈士后代與師生展開的互動訪談,讓大家更加深入地走近這些英雄。一場跨越代際的對話,讓“忠誠”“擔當”“信仰”不再是抽象的詞匯,而是可感、可學、可踐行的精神力量。現場氣氛真摯而熱烈,思想在交流中碰撞,信仰在共鳴中閃光。部分學生代表獲贈烈士后代簽名書籍《沉默的榮耀》,象征紅色精神的接力與延續。
“吳石烈士在赴刑場時說了一句‘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他英勇赴死的無畏精神,使我非常動容。”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大一新生努爾巴爾斯·葉爾蘭說道,“他們之中有些人的名字可能世人無法知曉,但是他們的功績將與世長存。”
《沉默的榮耀 永恒的信仰》師生大思政課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更是一堂融情入理、潤物無聲的信仰之課。在新時代征途上,北京中醫藥大學師生將繼續以英烈精神為燈塔,堅守中醫藥人的初心與擔當,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中,續寫屬于北中醫人的榮耀。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葉婉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