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
回憶起15年前那段跨越海峽的歸鄉(xiāng)之行,67歲的劉添財仍然難掩激動,濕潤了眼眶。那一年,他親手捧著朱楓烈士的骨灰,從臺北護送回北京。三個小時的航程,承載的卻是烈士家人整整六十年的期盼。
“飛機落地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只有一句話——‘我們回家了’。”劉添財說,那一刻,所有的辛勞、奔波與等待,都化作熱淚,模糊了眼前的世界。
近日,隨著電視劇《沉默的榮耀》熱播,他在重慶再次回憶起那段塵封的往事——那些淚水與榮耀,至今仍烙印在心。
往返海峽二十多趟 破冰之旅險些生變
在渝臺商、中國生命集團創(chuàng)辦人劉添財從事殯葬行業(yè)三十余年。15年前,他接到一項特殊任務(wù)——護送朱楓烈士的骨灰“回家”。
“烈士的后人尋了她很多年,幾乎要放棄。直到偶然間得到線索,終于在臺灣找到了她的骨灰。”劉添財回憶。
那時,兩岸在處理此類事務(wù)上并無先例。烈士身份的確認、骨灰的轉(zhuǎn)運手續(xù)、家屬的委托文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極其復(fù)雜。
“為了完成這件事,我們來回跑了二十多趟,海協(xié)會、海基會等多個部門聯(lián)合助力。這不僅僅是一次歸鄉(xiāng),更是一次破冰之旅。”
就在一切艱難推進時,意外卻發(fā)生了——從南京寄往高雄的一份重要文件,在途中“失蹤”。
“那份快遞裝著烈士女兒的委托書和關(guān)系證明書,如果丟了,一切都要從頭來過。”那幾天,臺灣陰雨連綿,他和同事都心急如焚。
突然,電話鈴響,一位銀行安保人員打來電話,說在路邊撿到了文件。“我們連夜取回,外包裝上滿是雨水。打開后,發(fā)現(xiàn)文件完好無損,激動得快要哭出來。就像是朱楓烈士在天有靈,庇護著我們。”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劉添財展示行程的詳細記錄。
“外婆回家了外婆回家了……”
2010年11月底,所有手續(xù)辦妥。劉添財接到護送烈士骨灰回家的任務(wù),更是感到沉甸甸的責(zé)任。“哪家老人不希望落葉歸根?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zé)任,也一定要做好!”
裝著烈士骨灰的陶罐已有裂紋,家屬希望保持“原貌”,不做修補。為防止意外,劉添財和團隊用鐵盤托住陶罐,再用兩層布包裹,裝入特制的白色圓桶容器中。
他還特制了背帶,將容器牢牢固定在胸前,用身體作為支撐,小心呵護。他說:“這不只是一個骨灰罐,更是一位歸家的老奶奶,一位可親可敬的英雄。”
上下交通工具時,劉添財都會輕喚一聲:“老奶奶,請上車。”這是民間習(xí)俗,也表尊重。在飛機上,經(jīng)過爭取,劉添財?shù)靡院凸腔覊谝慌牛潭ㄔ谏砼裕_保即使飛機顛簸,也不會有大的晃動。
2010年12月9日,飛機從臺北起飛。當(dāng)日12時40分,落地北京的那一刻,他百感交集,只化作一句話:“我們回家了……”
地勤安排了優(yōu)先通道,用專車直接送到機場貴賓廳。現(xiàn)場黑壓壓站了好多人,都在翹首期盼。
![]()
2010年12月9日,劉添財將朱楓烈士骨灰交給烈士外孫女徐云初。
當(dāng)他將骨灰交到朱楓烈士外孫女徐云初手中時,年過半百的老人哽咽著,反復(fù)念著一句話——“外婆回來了,外婆回來了,外婆終于回家了……”
現(xiàn)場的人都泣不成聲——那是整整六十年的等待。
![]()
劉添財與朱楓烈士外孫女、外孫女婿。
看到劉添財用身體護著烈士的骨灰,家屬深深鞠躬,連聲道謝。
他們想表達心意,卻被劉添財婉拒——“一毛錢都不能收,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這是對英雄的敬意!”
看《沉默的榮耀》落淚 不忍看完
15年過去了,那段記憶仍鮮明如昨。
“我把每一個細節(jié)都記錄下來,從起飛時間到降落地點,因為那是我生命中最難忘、最榮耀的一天。兩岸和平,血濃于水啊!讓我怎能不感動、不驕傲呢!”劉添財說,這不僅是一段過去的歷史,更是活在當(dāng)下的精神力量。
《沉默的榮耀》上映后,劉添財看了數(shù)度落淚,看到十六集,就不忍再看下去,需先平復(fù)一下心情,再慢慢看完。
“很多場景都讓我熱淚盈眶。那種信仰、那種犧牲,實在是太偉大了!”
![]()
1950年6月,朱楓烈士就義。
劉添財語氣哽咽:“朱楓烈士明知危險,卻毅然前行。那是她的信仰,為了國家和人民,赴死亦無悔。就像那句話,‘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這樣壯烈的情懷,足以照亮后人。”
至今,他仍與烈士的后人保持聯(lián)系。前不久,朱楓的孫女婿還發(fā)來信息——“有機會我們想去臺灣看看,再去拜訪您。”
海峽不隔血脈 歸鄉(xiāng)不問遠近
劉添財祖籍福建,常年往返兩岸。2005年回到大陸后,他在重慶開拓事業(yè),也愛上了這座美麗的城市。
“高雄人和重慶人其實挺像,都很熱心、直爽。”他說。
![]()
劉添財回憶15年前的往事。
那次“護靈歸鄉(xiāng)”后,他又陸續(xù)親手護送過兩位烈士回家,分別回到江蘇和湖南。
“這不僅是我的職業(yè),更是一種信念。讓每一個人,都能回到屬于自己的土地。”
在劉添財看來,一次次的跨海護送,是一段段關(guān)于信仰、關(guān)于家國、關(guān)于人性的溫情見證。
他說,每一次歸鄉(xiāng),對自己而言也都是心靈的洗禮。“這灣海峽隔不斷血脈親情,也擋不住回家的腳步。”
上游新聞記者 紀文伶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