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自創(chuàng)社交平臺Truth Social突然下達指令,要求五角大樓"立即重啟暫停近三十年的地下核試驗",并特別強調"美國擁有世界最大核武庫,俄羅斯第二,中國第三"。他宣稱因"其他國家正進行核試驗",美國需"對等試驗核武器"。短短幾小時后,特朗普向記者補充說明該計劃"與中國無關",并輕描淡寫地否認此舉會加劇全球安全風險。
![]()
中國外交部的反應迅速且強硬,嚴正敦促美方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國際義務,要求"立即停止危險舉動",以實際行動重建國際信任。這一立場延續(xù)了中方長期原則:只要美國仍保持全球最大核武庫,中國絕不參與任何限制自身防衛(wèi)能力的核軍控談判。早在2025年8月27日,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便以"既不合理,也不現(xiàn)實"八字直指特朗普要求中國加入核裁軍的荒謬性——畢竟中國核武數(shù)量尚不及美俄零頭,而美國每年耗費750億美元(占國防預算8.4%)升級核武庫的做法,暴露了其試圖固化戰(zhàn)略優(yōu)勢的真實意圖。
特朗普的核試驗決策暗藏三重戰(zhàn)略算計。其一,劍指俄羅斯近期高調展示的核威懾力量。在"特普會"意外取消、美俄關系跌入冰點之際,重啟核試驗成為美國對俄"硬碰硬"的直接回應。其二,施壓中國參與核裁軍。美國政府長期試圖將中國拉入美俄核控框架,目標實為削弱中國有限核力量以維持自身絕對優(yōu)勢。其三,重塑軍事威信并安撫盟友。特朗普亞洲行期間,美軍航母在南海半小時內連續(xù)損失兩架戰(zhàn)機,嚴重打擊其地區(qū)威懾力。
然而,美國聯(lián)邦政府當時正處于部分停擺狀態(tài),政治危機已直接癱瘓核武現(xiàn)代化進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研發(fā)被迫推遲,新一代核武器交付全面暫停。技術斷層與財政困境交織,使特朗普的核試驗指令淪為紙上談兵。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就在核試驗令發(fā)布前20天,特朗普曾因中國出臺稀土全鏈條管制政策威脅加征100%關稅。該政策規(guī)定含0.1%以上中國稀土成分的境外產(chǎn)品均需中方出口許可,且軍用領域原則上直接禁售。由于美軍75%關鍵武器部件依賴中國稀土,從導彈制導到戰(zhàn)機發(fā)動機皆受掣肘。美國磁鐵企業(yè)總裁韋德·森蒂坦言:"沒有中國技術支持,即便獲得設備也無法運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