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進衛生健康事業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黃浦區加強區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建設,建立了由29個學科的專家組成的強大科普團隊,以“科普引領,醫路向前”系列欄目為平臺,將專業的醫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科普內容,讓老百姓聽得懂、學得會、記得住。
冬日悄然而至,辦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聲、班級群里接連不斷的病假消息,都在提醒著我們:那個每年如期而至、讓人避之不及的“健康殺手”——流感,正帶著它的病毒大軍卷土重來。11月1日“世界流感日”的設立,不僅是對流感強大威脅的警示,更是一次全民預防的動員令。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何本質區別?流感病毒如何“狡猾”傳播?我們又該如何筑起三道“黃金防線”,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今天,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陳珺醫生,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帶您徹底認清流感真面目,掌握硬核防“流”秘籍!
嘿,朋友!
有沒有感覺 最近辦公室里咳嗽、擤鼻涕的聲音多了起來? 或者,你家娃的班級群里 突然多了幾個請病假的消息?
沒錯,那個“熟悉又討厭”的家伙——流感,又帶著它的病毒大軍,開始“沖業績”了!
每年的11月1日,就是專門為它設立的 “世界流感日” 。這個日子不是為了慶祝,而是為了提醒我們:流感很強大,預防不能忘!
今天,咱們就拋開那些晦澀難懂的醫學術語,像嘮家常一樣,把流感這事兒徹底整明白。
一、流感 VS 普通感冒: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覺得,流感不就是厲害點的感冒嗎?大錯特錯!它倆根本是“兩種病”,好比自行車和摩托車,雖然都叫“車”,但速度和事故危險性天差地別。
我們用一張表來看看核心區別:
特征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
致病元兇
多種病毒(如鼻病毒等)
流感病毒(甲、乙、丙型等)
發病速度
循序漸進(比如先嗓子癢,再慢慢鼻塞)
突然襲擊(可能上午還好好的,下午就突發高燒)
發燒情況
少見或低熱<38.5°C
常見,高熱 ≥38.5°C
全身癥狀
輕(鼻塞、流涕、喉嚨痛為主)
重!(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頭痛,像被“暴揍”了一頓)
并發癥風險
低,通常在5—10天自愈
高!可能引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重癥需住院,甚至危及生命
(表格內容參照:美國疾控中心CDC官網,中文注解版)
一句話總結: 如果你只是流鼻涕,那可能是感冒;但如果你感覺自己“一會兒在北極,一會兒在火焰山”,渾身疼得下不了床,那八成是中了流感的招!
二、流感病毒:“百變星君”的偷襲戰術
流感病毒的“狡猾”之處,在于它是個“百變星君”——毒株年年變異,且傳播途徑防不勝防:
? “飛沫攻擊”:當流感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會搭載微小飛沫(肉眼不可見),直接“空降”到周圍人的口腔或鼻腔。
? “接觸偷渡”:病毒還能“潛伏”在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電梯按鈕、桌面),當你摸完這些地方,再不經意揉眼睛、挖鼻孔時,它就能“偷渡”進入體內。
? 高危場景預警:地鐵、學校教室、辦公室、商場等人多且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簡直是流感病毒的“狂歡派對”!
三、硬核防“流”指南:守住這三道防線,流感繞道走!
那么,知己知彼后,如何有效防御?
記住這三道“黃金防線”,沉穩應對流感威脅!
防線一:主動出擊——接種流感疫苗(最有效的“護盾”)
為什么疫苗是預防流感的首選?
因為它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激發人體對流感病毒免疫力的手段!相當于提前給免疫系統“發放通緝令”,讓身體提前認識可能的病毒“敵人”。
關于疫苗,你必須知道的3件事:
1.為什么每年都要打? 因為流感病毒變得太快了!去年的疫苗可能已經不認識今年的新病毒了。每年世衛組織會根據全球監測數據,預測下一季最可能流行的毒株,每年的疫苗都是根據預測的流行毒株研制的,就像是給免疫系統更新了“病毒通緝令”。
2. 哪些人最需要打? 全人群均可接種,但以下高危群體尤其建議優先接種:
? 老人(65歲以上)、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孕婦;
? 慢性病患者(如哮喘、糖尿病、心臟病患者);
? 醫務人員(接觸患者多,感染風險高)。
3.什么時候打最合適? 最佳接種時間是每年10月底前(讓身體有足夠時間產生抗體,正好覆蓋冬春季流感高發期)。但即使11月后接種,仍能提供保護,千萬別錯過!
![]()
行動建議:把接種流感疫苗列入每年秋季的“健康必做清單”,給自己和家人的免疫力加一層“金鐘罩”!
防線二:日常防護——細節決定成敗
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卻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鑰匙”:
1. 洗手!洗手!洗手! 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搓洗至少20秒(相當于唱兩遍生日歌的時間)。沒條件時,隨身攜帶免洗洗手液(含≥60%酒精)。
![]()
![]()
2. 學會“優雅”地打噴嚏: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內側遮擋口鼻,絕對不用手!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帶蓋垃圾桶。
![]()
3. 給空氣“洗洗澡”:經常開窗通風,每天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自然風是最天然的“空氣凈化器”。
![]()
4. 遠離“病毒聚集地”:在流感高發季,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如果必須去,請規范佩戴好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
5. 增強自身“戰斗力”: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優質蛋白)、適度運動(如快走、跳繩)、每天喝夠1.5—2L水。這些習慣不僅能防流感,對預防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如新冠、普通感冒)同樣有效!
![]()
防線三:生病后——做個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人
如果你不幸中招,請務必:
1.居家休息,別逞強! 帶病上班/上學不僅自己恢復慢,還會傳染同事/同學(流感傳染性極強,1個患者平均可傳染2—3人)。
2.及時就醫:出現高燒不退(>3天)、呼吸困難、精神萎靡等癥狀,立即去醫院!用藥需嚴格遵醫囑,千萬別自行吃抗生素(抗生素只殺細菌,對病毒無效,濫用還會導致耐藥性)。
3.做好隔離:單獨使用餐具、毛巾,避免與家人密切接觸(尤其是老人、孩子等高危人群),咳嗽/打噴嚏時遠離他人至少1米。
結語:防流感,需要每個人的“小行動”,匯聚成群體的“大防護”。
世界流感日每年只有一天,但流感的預防,需要我們每一天的堅持。它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更是一種社會責任。你保護好自己,也就間接保護了你身邊的老人、孩子和所有你關心的人。
讓我們從今天起,一起行動起來:
“打疫苗,勤洗手,咳嗽遮口鼻,生病宅在家”。
愿這份防“流”指南,陪你和家人健康度過流感季!
聲明: 本文為科普內容,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
如有嚴重癥狀,請及時就醫。
記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編輯 / 黃騫文
圖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制圖 / 蔡嵩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