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美國懷俄明州拉斯克鎮附近的一系列峽谷中,發現了被稱為木乃伊區的特殊地帶,該區域已出土兩具保存完好的恐龍木乃伊。這些6700萬年前的化石不僅保存了軟組織,還揭示了埃德蒙頓龍(Edmontosaurus)背部有尖刺、腳部有蹄的真實外觀,科學家們希望未來能在此發現完美保存的霸王龍或三角龍標本。
![]()
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團隊在新研究中詳細描述了這些發現。研究主要作者塞雷諾(Paul Sereno)表示,這些在2000年發現的埃德蒙頓龍木乃伊化石,為科學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恐龍外觀資訊。 這是我們首次真正了解大型恐龍外觀的例子,塞雷諾告訴《牛仔州日報》(Cowboy State Daily):“我們從頭到腳都了解埃德蒙頓龍,這非常令人興奮。”
![]()
這些恐龍死亡后經歷了特殊的保存過程。塞雷諾解釋說:“當恐龍被埋葬后,細菌膜覆蓋了開始在地下腐爛的恐龍尸體。被新鮮的沙子和泥土包圍時,一些泥土會被這層細菌膜吸引到腐爛尸體的表面。”這種黏土面膜形成了一層僅百分之一英寸厚的薄膜,完美保存了恐龍皮膚的質地和結構。
![]()
科學家們發現埃德蒙頓龍背部有一排肉質脊狀物,類似于現今波羅洲的多利亞角頭蜥蜴。更令人意外的是,這種恐龍的后腳竟然有蹄。 我們從未想過爬行動物會有蹄,但親眼所見才能相信。塞雷諾說:“這恐龍有著與馬蹄相同的結構:堅硬的蹄外層和柔軟的中心。這難以置信且相當壯觀。”
![]()
恐龍木乃伊在懷俄明州古生物學探索的早期就已成為重要發現。第一具恐龍木乃伊由古生物學家斯特恩伯格(Charles Sternberg)于1908年在拉斯克附近發現,現為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最珍貴的展品之一。塞雷諾通過歷史偵探工作重新發現了這個地點,在那里找到了論文中描述的恐龍木乃伊之一。在同一地點發現多具完美保存的恐龍木乃伊并非巧合。拉斯克附近的白堊紀晚期朗斯組地層露頭是美國西部最獨特的地質構造之一。
![]()
塞雷諾解釋:白堊紀晚期朗斯組地層是一種經典砂巖,厚約500英尺。地層厚度對恐龍木乃伊的保存至關重要,一旦被埋葬,即使上方地貌發生劇變,它們也不受干擾。塞雷諾對木乃伊區的未來充滿期待。他表示埃德蒙頓龍是晚白堊紀最常見的草食恐龍之一,它就像恐龍時代末期的水牛,他說,它們成群結隊地游蕩,就像19世紀的水牛一樣,而霸王龍是它們的天敵。如果木乃伊區能保存如此多的埃德蒙頓龍標本,那么完美保存的霸王龍或三角龍很可能也在其中一個峽谷中等待被發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