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五五”規劃建議)發布,中央對于未來五年的房地產發展定調。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制度。優化保障性住房供給,滿足城鎮工薪群體和各類困難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給。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實施房屋品質提升工程和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01
政策取向發生重大變化
“房住不炒”移出
與5年前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相比,關于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取向發生了重大變化。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房地產政策的核心基調與根本遵循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即“房住不炒”)。
而“十五五”規劃建議的核心則轉向“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
“十五五”規劃建議主要圍繞兩大支柱展開:
一是“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重點在于完善商品房的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
二是“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好房子”比較好理解,已經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上升為國家層面引導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重要方向。
地方政府、房地產行業,都在加快推動“好房子”理論和實踐探索。
10月15日,以“‘好房子’·浙樣造”為主題的浙江省“好房子”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幕,以“好標準、好設計、好材料、好建造、好運維”為引領,精心打造了9個實景樣板間和多個互動體驗區,讓“好房子”這個概念以生動、可感知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
![]()
浙江省“好房子”展現場圖
圖源:潮新聞
10月30日,由浙江省房地產業協會、綠城中國綠城生活科技集團、潮新聞等共同主辦的“合力精耕 匠心質造”活動,行業協會代表、企業領袖與專家學者圍繞技術創新、產業鏈協同與用戶價值等維度,展開了一場關于“好房子”從“營造”到“創造”的高水平深度對話與思想碰撞,并沉浸式體驗了工地和全產業鏈的樣本。
走在市場前列的浙江省,“好房子”已不僅是政策導向,更升華為一場全民認同、深度落地的廣泛實踐。
![]()
“合力精耕 匠心質造”活動現場圖
圖源:潮新聞
02
什么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早在2020年就已提出,但官方對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到底包括哪些內涵,最重要體現哪些方面的內容,迄今沒有明確的表述。
可以明確的是,告別“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舊模式。
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是房地產新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也可以肯定沒有懸念。
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模式?在過去幾年的不同階段,相關表述和側重點有所差異。
例如,住房供給體系確立了“市場+保障”雙軌并行機制。
但理論上,這并不完全算是全新模式,因為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我國就已確立“市場+保障”的雙軌制框架。
再如,過去幾年曾多次提及大力發展租賃市場、推動租購并舉等政策方向,這些算不算新模式之一?
2021年,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試點,讓人感覺一觸即發的房地產稅試點,針對房產持有環節的稅收制度,是否也屬于房地產新模式之一?
而今年廣為流傳的現房銷售模式,又是否會成為未來房地產新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提到“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大力實施城市更新”。
“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是不是未來房地產新模式的重要方向?城市更新由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亦或業主自主更新?
![]()
“加快構建房地產市場發展新模式” 這一提法自提出至今已經5年多時間,未來五年仍將處于“加快構建階段”。
然而,對于市場各方參與者來說,現階段對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具體內涵還是比較迷茫,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模式?市場參與各方會有哪些改變?
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稅務部門、市民和購房者等市場各方,如何適應未來所謂的新模式,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