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美媒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馬杜羅已向俄羅斯致信,希望能夠得到包括導彈、戰機維修在內的軍事援助,以應對美軍可能發起的攻擊。
而現在,這份求援信,終于獲得了俄羅斯的公開回應。
日前,俄羅斯杜馬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謝·茹拉夫列夫在接受俄媒采訪時透露,俄羅斯已經開始向委內瑞拉提供武器。他聲稱,除了一些常規裝備外,也不排除向委內瑞拉提供新型“榛樹”(Oreshnik)中程高超音速導彈或“口徑”巡航導彈的可能性。這立即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
圖:俄媒報道原文
作為俄羅斯新一代固體燃料高超音速中程導彈,外界評估“榛樹”的射程可能在3000到5000公里,能帶多個分導式彈頭,據稱其最高速度接近10馬赫,曾在去年11月被俄軍用于實戰,當時打擊了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一家大型機械制造廠,精度和突防能力都不錯,但由于不是核彈頭,所以毀傷并不高。
而“口徑”巡航導彈則就比較常見了,它是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主力遠程打擊裝備,最大射程在1500公里到2000公里左右,采用慣導加衛星修正的制導方式,打擊精度很高,可有效打擊雷達站、港口設施等。
![]()
圖:俄軍艦艇向烏克蘭發射口徑巡航導彈
不過口徑巡航導彈是海基巡航導彈,俄軍自己是裝備在艦艇的3S14垂發中的,委內瑞拉根本沒有艦船能使用該導彈。所以如果俄羅斯真要援助這款武器,那就只能給他們集裝箱發射版本了。
這一版本將四聯裝的發射筒和起豎裝置偽裝成了集裝箱,另外還有制空集裝箱,可以直接安放在貨輪或者油輪上使用。通過接收指揮所下發的目標坐標來發起打擊。
這款型號確實很適合委內瑞拉,至于目標偵察和確認,顯然也只能依靠俄羅斯提供的衛星情報了。
![]()
圖:集裝箱版口徑巡航導彈發射裝置
對于委內瑞拉來說,若是得到“榛樹”和“口徑”這兩款導彈,確實可以對美國形成一些威懾力。
從地理上看,委內瑞拉離美國本土最近的地方才2000公里,“榛樹”5000公里的射程完全能實現對美國本土的打擊,這將可是古巴導彈危機之后,美國第一次面臨這么直接的本土導彈威脅。
而“口徑”導彈的射程也足以打擊美軍位于關塔那摩和波多黎各的軍事基地。
![]()
圖:口徑巡航導彈可以放在貨輪上
不過有人可能會問,外貿武器不都需要遵守《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TCR)的嗎?按規定俄羅斯應該不能出口射程超300公里、彈頭搭載能力超500公斤的導彈。如果把“榛樹”和“口徑”這兩款導彈給委內瑞拉的話,那就明顯違規了。
其實很多人沒有了解到,這個《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并不是一份正式的國際條約,只是一份意向性的國際協議,沒有法律效力,遵不遵守,全靠各國自覺,俄羅斯完全可以不理這份文件。
退一步說,就算不出口遠程型號,只賣射程300公里內的“口徑”短程版,也能提高委內瑞拉威脅美軍前沿部署的能力。
![]()
不過從戰略角度來看,俄羅斯大概率不會真把“榛樹”和“口徑”導彈賣給委內瑞拉,更可能是把它當成牽制美國的“籌碼”。現在烏克蘭那邊正天天盼著美國給“戰斧”導彈,要是美國松了口,俄羅斯正好有理由對委內瑞拉加碼;要是美國猶豫了,那俄羅斯的目的就達到了。
茹拉夫列夫這時候對外放話,本質上就是一場心理戰:你敢給烏克蘭遠程導彈,我就敢把能打美國本土的武器送到你家門口。
這種“鏡像威懾”的玩法俄羅斯熟門熟路,既不用真的引發美俄直接沖突,又能實實在在給美國施加壓力,基本穩賺不賠。
可以說,馬杜羅的求助只是一個由頭,俄羅斯真正的算盤,是用委內瑞拉這張牌,逼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讓步。至于那些能打美國本土的導彈,只是隨口放出的試探消息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